卷上
關燈
小
中
大
求恭敬利養。
善住出家所修行法。
謂一切法如實通達。
雲何一切法如實通達。
善男子一切法者,謂蘊處界。
雲何通達五蘊。
應觀五蘊如幻遠離空性無所緣。
寂靜不生不滅。
作如是通達。
亦不見通達者,亦無所見無知無思。
亦無分别及所分别。
一切分别寂滅通達。
名為菩薩摩诃薩正行不舍有情。
何以故彼自知其法。
如是為他有情。
演說有情及法皆不可得。
善男子由一法成就故。
速證無上正等菩提,則能圓滿淨佛刹土。
說此佛刹功德莊嚴成就法門時。
摧過咎菩薩。
得無生法忍。
歡喜踴躍上昇虛空。
高七多羅樹。
於彼衆中二千有情發菩提心。
一萬四千諸天及人。
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淨。
於是世尊熙怡微笑。
從其面門放青黃赤白紅紫等光。
照無量無邊世界。
照已還來繞佛三匝而從頂入。
是時具壽阿難陀。
即從座起整現衣服。
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於世尊前說伽陀曰: 諸法自在到彼岸,十力導師最勝尊。
一切智者世普聞,唯願今說現微笑。
牟尼雲何覺過去,雲何未來悉覺悟。
現在雲何而覺知,唯願演說現微笑。
一切有情之心行,下中最上之差别。
解脫諸想到彼岸,唯願調禦說笑因。
億那庾多諸天來,禮敬世尊而合掌。
於大衆中生渴仰,唯願牟尼說妙法。
智到於彼岸,愆過不可得。
知一切勝行,何緣而現笑。
如是憶俱胝,求法諸天衆。
無量諸刍,皆來聽正法。
供養發願故,無量種音聲。
一切皆渴仰,願佛除疑惑。
佛告具壽阿難陀。
汝今見此摧過咎菩薩摩诃薩上昇虛空。
高七多羅樹不。
阿難陀白佛言:世尊已見修伽陀已見。
佛言阿難陀此摧過咎菩薩。
卻後過於六十二阿僧企耶百千劫。
於此三千大千世界離熱惱劫中。
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号寂靜調伏音聲如來應正等覺。
阿難陀彼寂靜調伏音聲如來。
佛刹功德莊嚴。
及以聲聞菩薩之衆。
亦如不動如來妙喜世界。
而無異也。
是時世尊說是法已從於彼處漸次而往未生怨王宮。
到已與刍衆。
各随次第敷座而坐。
時未生怨王。
知其世尊并刍僧坐已,即以種種飲食色香美味。
手自斟酌供供世尊及刍僧。
悉令充足。
複以上妙衣服。
奉上如來及刍衆。
為佛及僧躬自披擐。
披擐已訖為佛作禮。
即於佛前。
退就一面處於卑座而白佛言:世尊忿恨及覆并諸過咎。
及以無知從何而生從何而滅。
佛告大王。
忿恨及覆并諸過咎。
皆從我我所生。
我我所者,於無處建立。
若不知功德及以過患名為無知。
若如實知我我所者,智與非智不能施設。
是故大王應如是學。
一切有為法。
本無來去亦無言說。
大王法無來去。
無來去法不生不滅。
無生滅者則名為智。
而是無智亦名為智。
何以故諸法入出互不相知。
若無所知名之為智。
爾時未生怨王白佛言:世尊甚奇甚特。
如來應正等覺如是善說。
我今甯可聞法中天。
不願不聞壽命長遠。
是時大王。
複諸世尊晡時說法。
爾時世尊,即便聽許飯食已訖。
而收衣缽往靈鹫山。
洗足敷座入三摩地。
於時世尊為欲說法。
於其晡時從三摩地起。
時具壽舍利子及諸大聲聞皆從定起。
時文殊師利童真菩薩。
亦從定起與四萬天子俱。
慈氏菩薩與五千菩薩衆俱。
師子勇猛雷音菩薩與五百菩薩衆俱。
皆從定起。
領諸眷屬前後圍繞。
詣靈鹫山頭面禮佛。
各各敷座退坐一面時未生怨王。
與諸眷屬前後圍繞。
往靈鹫山詣如來所。
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時王舍城。
複有無量百千有情。
悉皆共往鹫峰山中。
至如來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舍利子,以佛威神力故。
從座而起。
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如來。
適於王舍大城四衢路中。
已為摧過咎菩薩摩诃薩。
略說菩薩摩诃薩圓滿佛刹功德莊嚴。
善哉世尊唯願廣說。
如諸菩薩行菩薩行。
勿令退轉無上菩提。
獲一切智摧伏魔羅。
降諸外道淨諸煩惱嚴淨佛刹滿其願已,起善巧慧離於佛地。
住於聲聞及緣覺地。
善轉法輪修諸波羅蜜。
令其獲得薩婆若智。
現為菩薩與無量無數有情作大利益。
於此會中有求菩提。
善男子善女人。
得親從佛聞說妙法歡喜踴躍。
彼歡喜已如說修行。
爾時世尊作是思惟。
我今現起如是神通。
由此神通現行境界。
普遍十方即放多百千光明。
一一光明。
於多佛刹作那庾多百千光明。
照曜於彼諸刹土中。
映蔽日月。
是其光明映奪眼根。
所有諸天龍藥叉摩尼電火等光。
悉不複現。
亦無地獄色相及馀有情光明。
乃至十方諸世界中輪。
圍山大輪圍山。
目真鄰陀山大目真鄰陀山蘇。
迷廬山王及。
馀黑山牆壁樹林以。
佛光明而。
照曜故悉皆透徹。
爾時世尊,於斯光已作謦欬聲。
警覺十方無量世界。
是時東方去此世界。
過八十四克伽沙數諸佛刹土。
有世界名普遍。
彼土有佛。
号吉祥積王如來應正等覺。
今現住世。
彼佛刹中不聞聲聞緣覺之名。
唯有清淨大菩薩衆充滿其國。
一一菩薩各有百俱胝不退轉菩薩摩诃薩。
前後圍繞而為眷屬。
彼世界中有一菩薩摩诃薩。
名為法勇。
以何義故名為法勇。
彼吉祥積王如來處衆說法。
法勇菩薩聞說法已,上昇虛空高七多羅樹。
自隐其身為衆說法。
所謂菩薩藏法門陀羅尼金剛句。
時彼衆會鹹作念言:一切諸法唯有其聲。
善男子何以故?不見其身而聞其聲。
出如是聲色成就不現。
如色聲亦爾。
如聲一切法亦爾。
無量菩薩而獲得忍。
以是義故名為
善住出家所修行法。
謂一切法如實通達。
雲何一切法如實通達。
善男子一切法者,謂蘊處界。
雲何通達五蘊。
應觀五蘊如幻遠離空性無所緣。
寂靜不生不滅。
作如是通達。
亦不見通達者,亦無所見無知無思。
亦無分别及所分别。
一切分别寂滅通達。
名為菩薩摩诃薩正行不舍有情。
何以故彼自知其法。
如是為他有情。
演說有情及法皆不可得。
善男子由一法成就故。
速證無上正等菩提,則能圓滿淨佛刹土。
說此佛刹功德莊嚴成就法門時。
摧過咎菩薩。
得無生法忍。
歡喜踴躍上昇虛空。
高七多羅樹。
於彼衆中二千有情發菩提心。
一萬四千諸天及人。
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淨。
於是世尊熙怡微笑。
從其面門放青黃赤白紅紫等光。
照無量無邊世界。
照已還來繞佛三匝而從頂入。
是時具壽阿難陀。
即從座起整現衣服。
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於世尊前說伽陀曰: 諸法自在到彼岸,十力導師最勝尊。
一切智者世普聞,唯願今說現微笑。
牟尼雲何覺過去,雲何未來悉覺悟。
現在雲何而覺知,唯願演說現微笑。
一切有情之心行,下中最上之差别。
解脫諸想到彼岸,唯願調禦說笑因。
億那庾多諸天來,禮敬世尊而合掌。
於大衆中生渴仰,唯願牟尼說妙法。
智到於彼岸,愆過不可得。
知一切勝行,何緣而現笑。
如是憶俱胝,求法諸天衆。
無量諸刍,皆來聽正法。
供養發願故,無量種音聲。
一切皆渴仰,願佛除疑惑。
佛告具壽阿難陀。
汝今見此摧過咎菩薩摩诃薩上昇虛空。
高七多羅樹不。
阿難陀白佛言:世尊已見修伽陀已見。
佛言阿難陀此摧過咎菩薩。
卻後過於六十二阿僧企耶百千劫。
於此三千大千世界離熱惱劫中。
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号寂靜調伏音聲如來應正等覺。
阿難陀彼寂靜調伏音聲如來。
佛刹功德莊嚴。
及以聲聞菩薩之衆。
亦如不動如來妙喜世界。
而無異也。
是時世尊說是法已從於彼處漸次而往未生怨王宮。
到已與刍衆。
各随次第敷座而坐。
時未生怨王。
知其世尊并刍僧坐已,即以種種飲食色香美味。
手自斟酌供供世尊及刍僧。
悉令充足。
複以上妙衣服。
奉上如來及刍衆。
為佛及僧躬自披擐。
披擐已訖為佛作禮。
即於佛前。
退就一面處於卑座而白佛言:世尊忿恨及覆并諸過咎。
及以無知從何而生從何而滅。
佛告大王。
忿恨及覆并諸過咎。
皆從我我所生。
我我所者,於無處建立。
若不知功德及以過患名為無知。
若如實知我我所者,智與非智不能施設。
是故大王應如是學。
一切有為法。
本無來去亦無言說。
大王法無來去。
無來去法不生不滅。
無生滅者則名為智。
而是無智亦名為智。
何以故諸法入出互不相知。
若無所知名之為智。
爾時未生怨王白佛言:世尊甚奇甚特。
如來應正等覺如是善說。
我今甯可聞法中天。
不願不聞壽命長遠。
是時大王。
複諸世尊晡時說法。
爾時世尊,即便聽許飯食已訖。
而收衣缽往靈鹫山。
洗足敷座入三摩地。
於時世尊為欲說法。
於其晡時從三摩地起。
時具壽舍利子及諸大聲聞皆從定起。
時文殊師利童真菩薩。
亦從定起與四萬天子俱。
慈氏菩薩與五千菩薩衆俱。
師子勇猛雷音菩薩與五百菩薩衆俱。
皆從定起。
領諸眷屬前後圍繞。
詣靈鹫山頭面禮佛。
各各敷座退坐一面時未生怨王。
與諸眷屬前後圍繞。
往靈鹫山詣如來所。
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時王舍城。
複有無量百千有情。
悉皆共往鹫峰山中。
至如來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舍利子,以佛威神力故。
從座而起。
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如來。
適於王舍大城四衢路中。
已為摧過咎菩薩摩诃薩。
略說菩薩摩诃薩圓滿佛刹功德莊嚴。
善哉世尊唯願廣說。
如諸菩薩行菩薩行。
勿令退轉無上菩提。
獲一切智摧伏魔羅。
降諸外道淨諸煩惱嚴淨佛刹滿其願已,起善巧慧離於佛地。
住於聲聞及緣覺地。
善轉法輪修諸波羅蜜。
令其獲得薩婆若智。
現為菩薩與無量無數有情作大利益。
於此會中有求菩提。
善男子善女人。
得親從佛聞說妙法歡喜踴躍。
彼歡喜已如說修行。
爾時世尊作是思惟。
我今現起如是神通。
由此神通現行境界。
普遍十方即放多百千光明。
一一光明。
於多佛刹作那庾多百千光明。
照曜於彼諸刹土中。
映蔽日月。
是其光明映奪眼根。
所有諸天龍藥叉摩尼電火等光。
悉不複現。
亦無地獄色相及馀有情光明。
乃至十方諸世界中輪。
圍山大輪圍山。
目真鄰陀山大目真鄰陀山蘇。
迷廬山王及。
馀黑山牆壁樹林以。
佛光明而。
照曜故悉皆透徹。
爾時世尊,於斯光已作謦欬聲。
警覺十方無量世界。
是時東方去此世界。
過八十四克伽沙數諸佛刹土。
有世界名普遍。
彼土有佛。
号吉祥積王如來應正等覺。
今現住世。
彼佛刹中不聞聲聞緣覺之名。
唯有清淨大菩薩衆充滿其國。
一一菩薩各有百俱胝不退轉菩薩摩诃薩。
前後圍繞而為眷屬。
彼世界中有一菩薩摩诃薩。
名為法勇。
以何義故名為法勇。
彼吉祥積王如來處衆說法。
法勇菩薩聞說法已,上昇虛空高七多羅樹。
自隐其身為衆說法。
所謂菩薩藏法門陀羅尼金剛句。
時彼衆會鹹作念言:一切諸法唯有其聲。
善男子何以故?不見其身而聞其聲。
出如是聲色成就不現。
如色聲亦爾。
如聲一切法亦爾。
無量菩薩而獲得忍。
以是義故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