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提得授記,不受陰記界入記。
其所得忍本空寂,忍及與盡等無二。
是無量名無生忍,如是則得於授記。
無有能盡於無盡,盡問不起一切法。
通達忍已得授記,無句入句無有相。
實無有數無二邊,無有異作當作實。
若如是者佛授記,今我性等一切法。
己性無我等空性,菩提之性猶虛空。
若能如是得授記,是名邪行非正行。
若以心意而修行,平等法中行勝行。
是等皆悉在地住,我今在上空中祝知住地者不同等,不著三界智轉增。
是故得授無上記。
爾時大樹緊那羅王。
說此偈已從虛空下。
頂禮佛足合掌向佛。
如是白言:世尊,為我已作佛事。
授我滿足無上道記。
世尊,我於過世所修諸行則為不空。
我為不诳所作諸行。
爾時大衆中。
有菩薩摩诃薩。
作是念言:是大樹緊那羅王。
於何佛所初種善根。
彼佛如來号字何等。
是時天冠菩薩。
知諸菩薩心之所念白言:世尊,是大樹緊那羅王。
於何佛所初種善根發菩提心。
彼佛世尊号字何等。
爾時佛告天冠菩薩。
善男子,乃往過世無量無邊阿僧祇劫。
複過無量無邊阿僧祇劫。
彼時有佛。
号曰寶聚如來應供正遍覺乃至佛世尊,是佛世界名淨莊嚴。
劫名淨潔。
是寶聚如來應正遍覺。
其菩薩衆有六十億。
一切皆是無量精進。
得陀羅尼。
不退無上正真之道。
其佛壽命六十億歲。
彼國土中所受用物。
皆悉具足琉璃所成。
如兜率天飲食豐多。
土無馀乘純一大乘。
爾時有轉輪大王。
名尼泯陀羅。
四域自在。
有四萬夫人千子具足。
勇健妙色能伏他衆。
是時尼泯陀羅王。
請寶聚如來及菩薩僧。
滿一億歲施諸所安。
衣服飲食床敷醫藥一切樂具。
作於如是無量供養。
供如來已成此善根。
及四萬夫人并諸千子。
複有八萬四千衆生。
同發無上正真道心。
發道心已,複更滿於一億歲中。
以諸樂具恒常供養寶聚如來。
過是後已舍於王位。
授最長子名曰淨戒。
自舍國位。
彼佛法中剃除須發以信出家。
如是千子。
轉相禅位各各出家。
唯除最小王子名曰覺悲。
正法治國不加兵仗。
善得自在統領國土。
善男子,爾時尼泯陀羅王。
及其諸子既出家已,寶聚如來初中及後。
所說諸法悉能受持。
善男子,汝意雲何。
謂異人乎勿有疑也。
彼轉輪王尼泯陀羅。
即今大樹緊那羅王是。
其王諸子。
今皆修行於菩薩道善男子是。
大樹緊那羅王。
於彼寶聚如來法中。
初發無上菩提心。
自是之後。
不離見佛聞法供僧。
教化衆生。
而不速疾取於無上正真之道。
我今授是無上道記。
當得作佛号功德王光明如來。
時天冠菩薩白言:世尊,未曾有也。
如來智慧不可思議。
乃能知於如是久遠。
佛言如是,善男子,如汝所言:如來知見無量無邊。
何以故?善男子,過去無量一切衆生。
如來悉能知彼諸心。
如是十方。
如是處處。
如是所作。
若善不善及無記業。
如是一切所有心轉。
如來悉知。
若現在起心。
若善不善若無記心。
如是十方。
如是處處。
如是所作。
如來悉知。
如來應正遍覺。
所有知見如是無礙。
若未來世一切衆生當起諸心。
如來悉知。
說是如來無礙智時三萬二千衆。
生本未發心今始殷重。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爾時大樹緊那羅王。
請佛供養及諸菩薩聲聞大衆七夜已訖。
複更以諸所須樂具及其宮殿園林場地悉以奉施。
作如是言:願佛世尊,屈意數來憐愍我故。
當大安樂。
當大利益。
諸乾闼婆緊那羅摩睺羅伽。
爾時大樹緊那羅王子名無垢眼。
以寶珠網奉上如來白言:世尊,我緊那羅耽醉華香。
耽醉歌舞。
耽醉歡喜。
唯願世尊,當為我等說所入法門。
當令我等舍離狂醉。
修集菩提助道之法爾時世尊,告緊那羅王子無垢眼。
賢士自爾已去。
我當護汝令諸伎樂出六十四。
護助菩提妙法之音。
何等六十四。
所謂演出布施之聲。
戒聲。
忍聲。
進聲。
禅聲。
智慧之聲。
慈聲。
悲聲。
喜聲。
舍聲。
四攝法聲。
不忘無上菩提心聲。
不厭生死聲。
集善根聲。
佛聲。
法聲。
比丘僧聲。
念處聲。
正斷聲。
神足聲。
根聲。
力聲。
覺聲。
道聲。
定聲。
慧聲。
無常聲。
苦聲。
無我聲。
寂聲。
無行聲。
靜聲。
無生聲。
無起聲。
如聲。
法性聲。
實際聲。
無我聲。
無衆生聲。
無命聲。
無丈夫聲無人聲。
無來聲。
無去聲。
無處聲。
無住聲。
空聲。
無相聲。
無願聲。
離聲。
滅聲。
無所有聲。
因緣聲。
無物聲。
無聚聲。
無依聲。
護正法聲。
降魔聲。
善方便聲。
教化衆生聲。
如幻如化如電水月夢響之聲。
法界破壞聲。
如說如作聲。
集諸善根而不忘失無放逸聲。
如是賢士當令汝等諸樂音中出如是等六十四種護助菩提道法之聲當令汝等得不放逸滿助菩提法。
其所得忍本空寂,忍及與盡等無二。
是無量名無生忍,如是則得於授記。
無有能盡於無盡,盡問不起一切法。
通達忍已得授記,無句入句無有相。
實無有數無二邊,無有異作當作實。
若如是者佛授記,今我性等一切法。
己性無我等空性,菩提之性猶虛空。
若能如是得授記,是名邪行非正行。
若以心意而修行,平等法中行勝行。
是等皆悉在地住,我今在上空中祝知住地者不同等,不著三界智轉增。
是故得授無上記。
爾時大樹緊那羅王。
說此偈已從虛空下。
頂禮佛足合掌向佛。
如是白言:世尊,為我已作佛事。
授我滿足無上道記。
世尊,我於過世所修諸行則為不空。
我為不诳所作諸行。
爾時大衆中。
有菩薩摩诃薩。
作是念言:是大樹緊那羅王。
於何佛所初種善根。
彼佛如來号字何等。
是時天冠菩薩。
知諸菩薩心之所念白言:世尊,是大樹緊那羅王。
於何佛所初種善根發菩提心。
彼佛世尊号字何等。
爾時佛告天冠菩薩。
善男子,乃往過世無量無邊阿僧祇劫。
複過無量無邊阿僧祇劫。
彼時有佛。
号曰寶聚如來應供正遍覺乃至佛世尊,是佛世界名淨莊嚴。
劫名淨潔。
是寶聚如來應正遍覺。
其菩薩衆有六十億。
一切皆是無量精進。
得陀羅尼。
不退無上正真之道。
其佛壽命六十億歲。
彼國土中所受用物。
皆悉具足琉璃所成。
如兜率天飲食豐多。
土無馀乘純一大乘。
爾時有轉輪大王。
名尼泯陀羅。
四域自在。
有四萬夫人千子具足。
勇健妙色能伏他衆。
是時尼泯陀羅王。
請寶聚如來及菩薩僧。
滿一億歲施諸所安。
衣服飲食床敷醫藥一切樂具。
作於如是無量供養。
供如來已成此善根。
及四萬夫人并諸千子。
複有八萬四千衆生。
同發無上正真道心。
發道心已,複更滿於一億歲中。
以諸樂具恒常供養寶聚如來。
過是後已舍於王位。
授最長子名曰淨戒。
自舍國位。
彼佛法中剃除須發以信出家。
如是千子。
轉相禅位各各出家。
唯除最小王子名曰覺悲。
正法治國不加兵仗。
善得自在統領國土。
善男子,爾時尼泯陀羅王。
及其諸子既出家已,寶聚如來初中及後。
所說諸法悉能受持。
善男子,汝意雲何。
謂異人乎勿有疑也。
彼轉輪王尼泯陀羅。
即今大樹緊那羅王是。
其王諸子。
今皆修行於菩薩道善男子是。
大樹緊那羅王。
於彼寶聚如來法中。
初發無上菩提心。
自是之後。
不離見佛聞法供僧。
教化衆生。
而不速疾取於無上正真之道。
我今授是無上道記。
當得作佛号功德王光明如來。
時天冠菩薩白言:世尊,未曾有也。
如來智慧不可思議。
乃能知於如是久遠。
佛言如是,善男子,如汝所言:如來知見無量無邊。
何以故?善男子,過去無量一切衆生。
如來悉能知彼諸心。
如是十方。
如是處處。
如是所作。
若善不善及無記業。
如是一切所有心轉。
如來悉知。
若現在起心。
若善不善若無記心。
如是十方。
如是處處。
如是所作。
如來悉知。
如來應正遍覺。
所有知見如是無礙。
若未來世一切衆生當起諸心。
如來悉知。
說是如來無礙智時三萬二千衆。
生本未發心今始殷重。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爾時大樹緊那羅王。
請佛供養及諸菩薩聲聞大衆七夜已訖。
複更以諸所須樂具及其宮殿園林場地悉以奉施。
作如是言:願佛世尊,屈意數來憐愍我故。
當大安樂。
當大利益。
諸乾闼婆緊那羅摩睺羅伽。
爾時大樹緊那羅王子名無垢眼。
以寶珠網奉上如來白言:世尊,我緊那羅耽醉華香。
耽醉歌舞。
耽醉歡喜。
唯願世尊,當為我等說所入法門。
當令我等舍離狂醉。
修集菩提助道之法爾時世尊,告緊那羅王子無垢眼。
賢士自爾已去。
我當護汝令諸伎樂出六十四。
護助菩提妙法之音。
何等六十四。
所謂演出布施之聲。
戒聲。
忍聲。
進聲。
禅聲。
智慧之聲。
慈聲。
悲聲。
喜聲。
舍聲。
四攝法聲。
不忘無上菩提心聲。
不厭生死聲。
集善根聲。
佛聲。
法聲。
比丘僧聲。
念處聲。
正斷聲。
神足聲。
根聲。
力聲。
覺聲。
道聲。
定聲。
慧聲。
無常聲。
苦聲。
無我聲。
寂聲。
無行聲。
靜聲。
無生聲。
無起聲。
如聲。
法性聲。
實際聲。
無我聲。
無衆生聲。
無命聲。
無丈夫聲無人聲。
無來聲。
無去聲。
無處聲。
無住聲。
空聲。
無相聲。
無願聲。
離聲。
滅聲。
無所有聲。
因緣聲。
無物聲。
無聚聲。
無依聲。
護正法聲。
降魔聲。
善方便聲。
教化衆生聲。
如幻如化如電水月夢響之聲。
法界破壞聲。
如說如作聲。
集諸善根而不忘失無放逸聲。
如是賢士當令汝等諸樂音中出如是等六十四種護助菩提道法之聲當令汝等得不放逸滿助菩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