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十方恒河沙等諸佛世界。
休息一切衆生苦已,遍至天世還來繞佛。
滿千匝已從頂相入。
爾時阿難。
即從坐起頂禮佛足。
右繞七匝在如來前。
合掌住立而說偈言: 我禮善逝未曾見,如是事相之微笑。
遍照無量億世界,十方猶如恒河沙。
帝釋梵王及護世,日月珠火星光明。
人尊光明普隐蔽,願說以何因緣笑。
寂滅三惡諸苦惱,衆生離結得歡悅。
人天得樂及馀衆,清淨衆生何緣笑。
誰有人天住大乘,誰當得證轉法輪。
誰為得滿上菩提,勇健放斯淨妙光。
法王願為我斷疑,及馀諸天得無疑。
大衆歡喜願欲聞,為誰故現是微笑。
爾時阿難偈問佛已,右繞三匝還複本座。
爾時世尊猶如大龍。
顧視十方告阿難言:阿難。
汝今見是大樹緊那羅王作廣博供養如來不。
阿難白言:已見世尊,佛告阿難。
是大樹緊那羅王。
過六十八百千億劫已,當得作佛号功德王光明如來應供正遍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土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國名無垢月。
劫名有寶。
阿難。
是無垢月世界之地平等如掌。
白琉璃為地,猶如月色極淨無垢。
無諸荊棘瓦礫沙石。
有妙寶台住虛空中。
諸菩薩等在地經行。
時兩邊有功德王光明如來世尊像現。
是諸菩薩見如來像即得是念。
一切諸法亦皆如像。
若有衆生於法有疑即問佛像。
問佛像已便能受持得無生忍。
一切衆生皆依虛空寶台而祝彼佛國土無女人名。
其國衆生皆悉化生。
是國土中無飲食名純法喜食。
彼國土中無有馀乘純一大乘。
一切衆生決定大乘。
彼諸衆生無有毀禁及與威儀破正見者,一切衆生決定佛法。
彼國無魔及與魔天外道尼乾諸異道等。
不著諸見。
乃至不住著於善見。
一切衆生皆為深行空印所櫻彼諸衆生人天無别。
所受用物皆悉同等。
是功德王光明如來壽十中劫。
多所利益多所安樂利安天人。
多有無量菩薩眷屬皆不退轉。
是功德王光明如來欲涅槃時。
授上精進菩薩記言:是上精進菩薩。
次於我後當得作佛号大莊嚴如來乃至佛世尊,於是劫中佛寶法寶僧寶不斷。
是故此劫名曰有寶。
爾時大樹緊那羅王。
自聞受記歡喜踴躍得未曾有。
以大菩薩善根神力。
欲令大衆發歡喜心增善根故。
上昇虛空高七多羅樹。
以佛神力及己言辯。
說是偈言: 實性普攝一切法,其性如空無垢穢。
知於如是妙道已,是一切佛最長子。
猶如夢中有所見,無實可見悉虛妄。
知解諸法如夢已,是於諸行無憂厭。
猶如幻化之所現,象馬車步等兵衆。
第一義中無有實,此陰如幻無堅實。
色之體性如水沫,諸受猶如水泡現。
其想猶如熱時焰,諸行無實如芭蕉。
三有心意及與識,如來說是如幻化。
知陰性空無所有,於諸行中無疲厭。
四大諸界如法界,諸入喻如空聚落。
如是解知諸法已,能持諸佛空法藏。
善自調伏於财施,以空淨戒自調伏。
忍性常盡無有相,精進勝妙常寂滅。
禅性寂靜無戲論,智亦空寂無戲論。
若有能入如是法,是名為度到彼岸。
慈心無我無衆生,大悲清淨如虛空。
大喜大舍悉空寂,是道梵道常最勝。
是四所攝為最勝,如來說是能普攝。
此攝所攝永解脫,彼得攝法之彼岸。
衆生無我無衆生,不得壽命及士夫。
六根常自寂靜相,能如是知名菩薩。
無有菩薩有衆生,亦複不生無我慢。
離二無著無戲論,是名無著實菩薩。
諸法無實猶浮雲,無有來者無去者,其體常住法界性,善逝如如而覺了。
諸法非有亦非無,以因緣故諸法有。
如電暫現尋複滅,其心常樂如是觀。
心行非色不可捉,世間如是同叵捉。
若知心性本清淨,無有結使諸闇冥。
說身如木如牆壁,癡無有主如瓦礫。
能如是知本性已,更不作心依倚身。
口說清淨猶如風,猶如山谷中響聲。
知說音聲亦如是,於諸音聲不染欲。
住在空虛不堕落,虛空無住亦無處。
知於諸法如空已,如是衆生住於如。
虛空本無生及燒,千萬億劫而不燒。
知於諸法如虛空,彼至百千界離燒。
須彌輪圍及諸山,大城村邑及草木。
能知是等如虛空,神通遠至千億界。
地大水火及風大,四大猶之如虛空。
能知此等皆平等,勇健乘空千億界。
三界所有諸音聲,勝妙增上及中下。
無量百千億劫說,不見本性知所在。
彼勝無有别異相,雖知不能覺於心。
心意等同入寂靜,諸如來等同於法。
百千萬劫修善根,本為菩薩修行時。
知菩提同一切法,彼得受記大名稱。
諸法境界性自淨,如來境界無有量。
如是知於平等已,持德如是得授記。
今我無有色受陰,想思行陰亦如是,解知菩
休息一切衆生苦已,遍至天世還來繞佛。
滿千匝已從頂相入。
爾時阿難。
即從坐起頂禮佛足。
右繞七匝在如來前。
合掌住立而說偈言: 我禮善逝未曾見,如是事相之微笑。
遍照無量億世界,十方猶如恒河沙。
帝釋梵王及護世,日月珠火星光明。
人尊光明普隐蔽,願說以何因緣笑。
寂滅三惡諸苦惱,衆生離結得歡悅。
人天得樂及馀衆,清淨衆生何緣笑。
誰有人天住大乘,誰當得證轉法輪。
誰為得滿上菩提,勇健放斯淨妙光。
法王願為我斷疑,及馀諸天得無疑。
大衆歡喜願欲聞,為誰故現是微笑。
爾時阿難偈問佛已,右繞三匝還複本座。
爾時世尊猶如大龍。
顧視十方告阿難言:阿難。
汝今見是大樹緊那羅王作廣博供養如來不。
阿難白言:已見世尊,佛告阿難。
是大樹緊那羅王。
過六十八百千億劫已,當得作佛号功德王光明如來應供正遍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土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國名無垢月。
劫名有寶。
阿難。
是無垢月世界之地平等如掌。
白琉璃為地,猶如月色極淨無垢。
無諸荊棘瓦礫沙石。
有妙寶台住虛空中。
諸菩薩等在地經行。
時兩邊有功德王光明如來世尊像現。
是諸菩薩見如來像即得是念。
一切諸法亦皆如像。
若有衆生於法有疑即問佛像。
問佛像已便能受持得無生忍。
一切衆生皆依虛空寶台而祝彼佛國土無女人名。
其國衆生皆悉化生。
是國土中無飲食名純法喜食。
彼國土中無有馀乘純一大乘。
一切衆生決定大乘。
彼諸衆生無有毀禁及與威儀破正見者,一切衆生決定佛法。
彼國無魔及與魔天外道尼乾諸異道等。
不著諸見。
乃至不住著於善見。
一切衆生皆為深行空印所櫻彼諸衆生人天無别。
所受用物皆悉同等。
是功德王光明如來壽十中劫。
多所利益多所安樂利安天人。
多有無量菩薩眷屬皆不退轉。
是功德王光明如來欲涅槃時。
授上精進菩薩記言:是上精進菩薩。
次於我後當得作佛号大莊嚴如來乃至佛世尊,於是劫中佛寶法寶僧寶不斷。
是故此劫名曰有寶。
爾時大樹緊那羅王。
自聞受記歡喜踴躍得未曾有。
以大菩薩善根神力。
欲令大衆發歡喜心增善根故。
上昇虛空高七多羅樹。
以佛神力及己言辯。
說是偈言: 實性普攝一切法,其性如空無垢穢。
知於如是妙道已,是一切佛最長子。
猶如夢中有所見,無實可見悉虛妄。
知解諸法如夢已,是於諸行無憂厭。
猶如幻化之所現,象馬車步等兵衆。
第一義中無有實,此陰如幻無堅實。
色之體性如水沫,諸受猶如水泡現。
其想猶如熱時焰,諸行無實如芭蕉。
三有心意及與識,如來說是如幻化。
知陰性空無所有,於諸行中無疲厭。
四大諸界如法界,諸入喻如空聚落。
如是解知諸法已,能持諸佛空法藏。
善自調伏於财施,以空淨戒自調伏。
忍性常盡無有相,精進勝妙常寂滅。
禅性寂靜無戲論,智亦空寂無戲論。
若有能入如是法,是名為度到彼岸。
慈心無我無衆生,大悲清淨如虛空。
大喜大舍悉空寂,是道梵道常最勝。
是四所攝為最勝,如來說是能普攝。
此攝所攝永解脫,彼得攝法之彼岸。
衆生無我無衆生,不得壽命及士夫。
六根常自寂靜相,能如是知名菩薩。
無有菩薩有衆生,亦複不生無我慢。
離二無著無戲論,是名無著實菩薩。
諸法無實猶浮雲,無有來者無去者,其體常住法界性,善逝如如而覺了。
諸法非有亦非無,以因緣故諸法有。
如電暫現尋複滅,其心常樂如是觀。
心行非色不可捉,世間如是同叵捉。
若知心性本清淨,無有結使諸闇冥。
說身如木如牆壁,癡無有主如瓦礫。
能如是知本性已,更不作心依倚身。
口說清淨猶如風,猶如山谷中響聲。
知說音聲亦如是,於諸音聲不染欲。
住在空虛不堕落,虛空無住亦無處。
知於諸法如空已,如是衆生住於如。
虛空本無生及燒,千萬億劫而不燒。
知於諸法如虛空,彼至百千界離燒。
須彌輪圍及諸山,大城村邑及草木。
能知是等如虛空,神通遠至千億界。
地大水火及風大,四大猶之如虛空。
能知此等皆平等,勇健乘空千億界。
三界所有諸音聲,勝妙增上及中下。
無量百千億劫說,不見本性知所在。
彼勝無有别異相,雖知不能覺於心。
心意等同入寂靜,諸如來等同於法。
百千萬劫修善根,本為菩薩修行時。
知菩提同一切法,彼得受記大名稱。
諸法境界性自淨,如來境界無有量。
如是知於平等已,持德如是得授記。
今我無有色受陰,想思行陰亦如是,解知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