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至彼。
與諸菩薩大聲聞僧。
釋梵護世及諸大衆。
詣大樹緊那羅王所。
莊嚴道場坐所敷座。
爾時大樹緊那羅王。
語釋梵護世及諸天子諸大德等。
可前就坐所。
為如來施設飲食當共同甘。
爾時緊那羅王。
與諸妻子男女眷屬。
手自斟酌敬意奉食。
種種甘美雜味具足。
從於菩薩善根所生。
供養如來菩薩聲聞一切大衆悉皆充足。
既充足已,緊那羅王。
知各洗缽澡手已畢。
與己眷屬於如來前。
次第而坐欲得聞法。
爾時世尊,為緊那羅王及諸大衆。
演說妙法示教利喜。
爾時世尊,即為演說如是妙法。
緊那羅王。
菩薩有三十二法淨檀波羅蜜。
何等三十二。
緊那羅王。
菩薩不忘菩提之心。
而為先導而行布施。
不贊下乘而行布施。
諸所為者無傷毀心而行布施。
有來求者無侵害心而行布施。
又所請者起福田想而行布施。
諸所詣者起於師想起善知識想而行布施。
舍内慳結而行布施。
無所貪惜歡喜踴躍而行布施。
申手正直善好放舍無所期為而行布施。
生增上心不生下心而行布施。
不生惡處而行布施。
不望果報無所悕望而行布施。
欲於佛法而行布施。
心無惱熱而行布施。
以攝為首而行布施。
我當教導化諸衆生而行布施。
我當護法而行布施。
我當順用如來言教而行布施。
我應當作降魔伴黨而行布施。
我宜應當正覺菩提而行布施。
我應當作善丈夫業而行布施。
我應當離餓鬼惡道而行布施。
我應當集修舍心因而行布施。
我當獲得大财封邑攝取他人而行布施。
我應當行和敬之法而行布施。
我當不離得善知識而行布施。
我應當於一切衆生無瞋害眼而行布施。
我應當以布施善根向無上道而行布施。
我應當學馀菩薩舍而行布施。
我宜應當莊嚴相好而行布施。
我宜應當淨佛國土而行布施。
緊那羅王。
是為菩薩三十二法淨檀波羅蜜。
緊那羅王。
菩薩複有三十二法淨屍波羅蜜。
善自淨身是名為戒淨貪瞋癡故。
善自淨口是名為戒。
不自欺诳佛及諸天是無虛相故。
善自淨心是名為戒離無明貪瞋邪見故。
淨十善業是名為戒生人天故。
不忘菩提心是名為戒不貪馀乘故。
志意清淨是名為戒舍幻僞故。
稱贊賢聖是名為戒勤攝非聖故。
以慈為首是名為戒於諸衆生心平等故。
修大悲心是名為戒趣向教化諸衆生故。
善好等學是名為戒畢竟無缺故。
慚愧所攝是名為戒怖畏惡道故。
無有穿漏是名為戒不中舍故。
無有瑕疵是名為戒究竟白法故。
自己自在是名為戒至馀佛土故。
尊重豪貴是名為戒智者所贊故。
能超出過是名為戒離惡道故。
善安止住是名為戒一切安樂悉具足故。
諸佛所贊是名為戒是佛戒故。
不自慢緩是名為戒堅實救拔世間人故。
不自高毀他是名為戒善棄舍故。
修行棄舍是名為戒離諸煩惱故。
自己修行是名為戒一切助道菩提法故。
作於歡喜是名為戒離愛貪故。
善攝取他是名為戒随如說故。
調伏出家是名為戒舍離一切家系縛故。
堅欲修行是名為戒欲樂法故。
決定少欲及與知足是名為戒依聖種故。
樂修頭陀是名為戒欲舍一切諸惡法故。
無著相應是名為戒觀無衆生故。
随順不違是名為戒順緣法故。
離一切見是名為戒離斷常故。
緊那羅王。
是為菩薩三十二法淨屍波羅蜜。
緊那羅王。
菩薩複有三十二法淨忍波羅蜜。
何等三十二。
不堅著身是名知忍。
不住壽命是名知忍。
無侵害心是名知忍。
堪耐惡言是名知忍。
悲於下劣是名知忍。
不輕未學是名知忍。
有大勢力能苦切他而不為之是名知忍。
節節支解不起瞋恚是名知忍。
無有粗澀是名知忍。
不生瞋害是名知忍。
無不與語是名知忍。
有於志意是名知忍。
其心無濁是名知忍。
無堯亂心是名知忍。
護他人心是名知忍。
以财利益是名知忍。
知覺大悲是名知忍。
滅除憍慢是名知忍。
謙下一切諸衆生等是名知忍。
不增熾然是名知忍。
樂於寂靜是名知忍。
閑晏無為是名知忍。
自觀己過是名知忍。
他人有缺不見其過是名知忍。
如法财封是名知忍。
有於信财是名知忍。
心無熱惱是名知忍。
意念安樂是名知忍。
先意問訊無有瞋面是名知忍。
順甚深法是名知忍。
順三脫門是名知忍。
解無生無起是名知忍於無生法忍。
緊那羅王。
是為菩薩三十二法淨忍波羅蜜。
緊那羅王。
複有三十二法淨進波羅蜜。
何等三十二。
緊那羅王。
菩薩不斷佛種行進波羅蜜。
不斷僧種行進波羅蜜。
受無量生死行進波羅蜜。
集無量善根行進波羅蜜。
供養給事無量諸佛行進波羅蜜。
為欲攝持無量聞故行進波羅蜜。
為欲教導無量諸衆生故行進波羅蜜。
欲以妙說悅可一切諸衆生故行進波羅蜜。
為令一切衆生逆流故行進波羅蜜。
為諸衆生當設何宜行進波羅蜜。
舍一切所有行進波羅蜜。
護一切戒無有毀缺行進波羅蜜。
一切柔和忍力無恚行進波羅蜜。
出過一切所作事故行進波羅蜜。
欲起一切禅定解脫諸三昧故行進波羅蜜。
滿無量智故行進波羅蜜。
欲以一切諸佛國土所有莊嚴嚴己佛土故行進波羅蜜。
大力堅固越到彼岸故行進波羅蜜。
降伏一切諸魔場故行進波羅蜜。
降伏一切外道論故行進波羅蜜。
具佛十力無畏法故行進波羅蜜。
莊嚴身口意故行進波羅蜜。
能辦衆事無休息故行進波羅蜜。
心無怯弱故行進波羅蜜。
其心勇健故行進波羅蜜。
不共一切煩惱結住故行進波羅蜜。
摧伏一切諸煩惱故行進波羅蜜。
滅一切結故行進波羅蜜。
度諸流故行進波羅蜜。
脫未脫者安未安者度未度者故行進
與諸菩薩大聲聞僧。
釋梵護世及諸大衆。
詣大樹緊那羅王所。
莊嚴道場坐所敷座。
爾時大樹緊那羅王。
語釋梵護世及諸天子諸大德等。
可前就坐所。
為如來施設飲食當共同甘。
爾時緊那羅王。
與諸妻子男女眷屬。
手自斟酌敬意奉食。
種種甘美雜味具足。
從於菩薩善根所生。
供養如來菩薩聲聞一切大衆悉皆充足。
既充足已,緊那羅王。
知各洗缽澡手已畢。
與己眷屬於如來前。
次第而坐欲得聞法。
爾時世尊,為緊那羅王及諸大衆。
演說妙法示教利喜。
爾時世尊,即為演說如是妙法。
緊那羅王。
菩薩有三十二法淨檀波羅蜜。
何等三十二。
緊那羅王。
菩薩不忘菩提之心。
而為先導而行布施。
不贊下乘而行布施。
諸所為者無傷毀心而行布施。
有來求者無侵害心而行布施。
又所請者起福田想而行布施。
諸所詣者起於師想起善知識想而行布施。
舍内慳結而行布施。
無所貪惜歡喜踴躍而行布施。
申手正直善好放舍無所期為而行布施。
生增上心不生下心而行布施。
不生惡處而行布施。
不望果報無所悕望而行布施。
欲於佛法而行布施。
心無惱熱而行布施。
以攝為首而行布施。
我當教導化諸衆生而行布施。
我當護法而行布施。
我當順用如來言教而行布施。
我應當作降魔伴黨而行布施。
我宜應當正覺菩提而行布施。
我應當作善丈夫業而行布施。
我應當離餓鬼惡道而行布施。
我應當集修舍心因而行布施。
我當獲得大财封邑攝取他人而行布施。
我應當行和敬之法而行布施。
我當不離得善知識而行布施。
我應當於一切衆生無瞋害眼而行布施。
我應當以布施善根向無上道而行布施。
我應當學馀菩薩舍而行布施。
我宜應當莊嚴相好而行布施。
我宜應當淨佛國土而行布施。
緊那羅王。
是為菩薩三十二法淨檀波羅蜜。
緊那羅王。
菩薩複有三十二法淨屍波羅蜜。
善自淨身是名為戒淨貪瞋癡故。
善自淨口是名為戒。
不自欺诳佛及諸天是無虛相故。
善自淨心是名為戒離無明貪瞋邪見故。
淨十善業是名為戒生人天故。
不忘菩提心是名為戒不貪馀乘故。
志意清淨是名為戒舍幻僞故。
稱贊賢聖是名為戒勤攝非聖故。
以慈為首是名為戒於諸衆生心平等故。
修大悲心是名為戒趣向教化諸衆生故。
善好等學是名為戒畢竟無缺故。
慚愧所攝是名為戒怖畏惡道故。
無有穿漏是名為戒不中舍故。
無有瑕疵是名為戒究竟白法故。
自己自在是名為戒至馀佛土故。
尊重豪貴是名為戒智者所贊故。
能超出過是名為戒離惡道故。
善安止住是名為戒一切安樂悉具足故。
諸佛所贊是名為戒是佛戒故。
不自慢緩是名為戒堅實救拔世間人故。
不自高毀他是名為戒善棄舍故。
修行棄舍是名為戒離諸煩惱故。
自己修行是名為戒一切助道菩提法故。
作於歡喜是名為戒離愛貪故。
善攝取他是名為戒随如說故。
調伏出家是名為戒舍離一切家系縛故。
堅欲修行是名為戒欲樂法故。
決定少欲及與知足是名為戒依聖種故。
樂修頭陀是名為戒欲舍一切諸惡法故。
無著相應是名為戒觀無衆生故。
随順不違是名為戒順緣法故。
離一切見是名為戒離斷常故。
緊那羅王。
是為菩薩三十二法淨屍波羅蜜。
緊那羅王。
菩薩複有三十二法淨忍波羅蜜。
何等三十二。
不堅著身是名知忍。
不住壽命是名知忍。
無侵害心是名知忍。
堪耐惡言是名知忍。
悲於下劣是名知忍。
不輕未學是名知忍。
有大勢力能苦切他而不為之是名知忍。
節節支解不起瞋恚是名知忍。
無有粗澀是名知忍。
不生瞋害是名知忍。
無不與語是名知忍。
有於志意是名知忍。
其心無濁是名知忍。
無堯亂心是名知忍。
護他人心是名知忍。
以财利益是名知忍。
知覺大悲是名知忍。
滅除憍慢是名知忍。
謙下一切諸衆生等是名知忍。
不增熾然是名知忍。
樂於寂靜是名知忍。
閑晏無為是名知忍。
自觀己過是名知忍。
他人有缺不見其過是名知忍。
如法财封是名知忍。
有於信财是名知忍。
心無熱惱是名知忍。
意念安樂是名知忍。
先意問訊無有瞋面是名知忍。
順甚深法是名知忍。
順三脫門是名知忍。
解無生無起是名知忍於無生法忍。
緊那羅王。
是為菩薩三十二法淨忍波羅蜜。
緊那羅王。
複有三十二法淨進波羅蜜。
何等三十二。
緊那羅王。
菩薩不斷佛種行進波羅蜜。
不斷僧種行進波羅蜜。
受無量生死行進波羅蜜。
集無量善根行進波羅蜜。
供養給事無量諸佛行進波羅蜜。
為欲攝持無量聞故行進波羅蜜。
為欲教導無量諸衆生故行進波羅蜜。
欲以妙說悅可一切諸衆生故行進波羅蜜。
為令一切衆生逆流故行進波羅蜜。
為諸衆生當設何宜行進波羅蜜。
舍一切所有行進波羅蜜。
護一切戒無有毀缺行進波羅蜜。
一切柔和忍力無恚行進波羅蜜。
出過一切所作事故行進波羅蜜。
欲起一切禅定解脫諸三昧故行進波羅蜜。
滿無量智故行進波羅蜜。
欲以一切諸佛國土所有莊嚴嚴己佛土故行進波羅蜜。
大力堅固越到彼岸故行進波羅蜜。
降伏一切諸魔場故行進波羅蜜。
降伏一切外道論故行進波羅蜜。
具佛十力無畏法故行進波羅蜜。
莊嚴身口意故行進波羅蜜。
能辦衆事無休息故行進波羅蜜。
心無怯弱故行進波羅蜜。
其心勇健故行進波羅蜜。
不共一切煩惱結住故行進波羅蜜。
摧伏一切諸煩惱故行進波羅蜜。
滅一切結故行進波羅蜜。
度諸流故行進波羅蜜。
脫未脫者安未安者度未度者故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