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大樹緊那羅王。
即以供散於如來上。
當散花時佛神力故。
令是衆花成一寶蓋覆千世界。
是寶蓋中垂懸無量千萬億數寶真珠貫。
一一珠貫出於無量萬億光明。
一一光明出寶蓮花。
雜色妙好妙香適意。
諸花台中一切皆現釋迦牟尼如來色像結加趺坐。
如是諸佛皆贊大樹緊那羅王。
善哉善哉!緊那羅王。
乃能教化無量衆生。
菩薩應當如是施作。
既出世間還來世間教化衆生。
生死已盡還來受有。
得涅槃位還遊三界。
於是中生教化衆生。
爾時大樹緊那羅王。
作如是念。
我今當作一一寶蓋。
覆一一佛上。
爾時是王即入三昧。
名莊嚴寶蓋。
當其入是三昧之時,有妙寶蓋一一各覆諸如來上。
一切大衆右手亦各執持寶蓋。
以為己用供養於佛。
是時大樹緊那羅王。
複作是念。
我今當請釋迦如來。
及諸菩薩并聲聞僧一切大衆。
至香山中我宮殿。
食令無量無邊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
集令聽法。
我身當供如來給使。
令彼衆生長夜利益安隐快樂。
爾時大樹緊那羅王。
作是念已,頂禮佛足。
合掌白言:唯願世尊及菩薩衆,并聲聞僧哀愍我等。
至香山王受請七夜。
令無量衆生增長善根。
世尊,我今堪任能為走使。
哀愍大樹緊那羅王。
及菩薩衆諸聲聞僧。
當至香山七日之中憐愍我故。
爾時緊那羅王。
知佛可已,歡喜踴躍遍滿其身。
與其夫人男女眷屬。
作衆伎樂供養於佛。
禮世尊足右繞三匝。
出衆而去還至香山。
是時大樹緊那羅王。
於香山中莊嚴自己所住園林。
為供如來。
莊嚴妙地縱廣五百由旬。
青琉璃地閻浮檀金以為間錯。
衆寶雜色互相映發。
是時場上敷百千妙座。
以寶蓮花而間錯之。
敷置百千萬億天衣。
複於場上為佛如來敷師子座。
高三十二由旬。
衆寶嚴飾衆寶欄楯而圍繞之。
張施幢蓋豎衆寶幢。
無量香?瓦燒堅黑沈水。
上張缯采以承塵露。
周遍垂懸幡蓋缯采散衆天花。
於座四面作大寶樹雜色妙好。
外多衆來及自眷屬皆悉已集。
便為說偈而教授之。
佛出於世時乃值,猶如優昙缽羅花。
人尊今已出現世,善好恭敬供養之。
舍慢懈怠及诳僞,亦離慳貪及幻惑。
皆當舍離諸戲笑,善好恭敬於導師。
所有衆妙適意花,天中勝花香山花。
皆當聚集置一處,當以供養於人仙。
所有衆妙適意香,堅黑沈水及栴檀。
當於此間香山中,燒用供養勝衆生。
所有伎樂妙歌音,緊那羅等所愛樂。
各各善調諸音樂,當以供養丈夫仙。
幢幡寶蓋及妙衣,柔軟善染適天意。
張設以侍供如來,難值難得無有比。
供養佛已至善處,或為帝釋四天王,或作梵王自在王,常作人天中尊王。
形色威德及名稱,眷屬侍從及珍寶。
所有言教悉受用,供養佛已得是利。
諸天歡樂及人樂,欲於生死常歡樂。
欲得常樂及樂具,當供養是勝衆生。
欲得緣覺聲聞乘,及得最上勝妙乘。
又欲降伏於魔怨,當作供養供法王。
爾時大樹緊那羅王。
如是教令諸眷屬已,即時集聚諸花香鬘。
塗香末香。
辦百味食。
已在香山王前。
作衆音樂。
歌諸偈頌。
白言時到。
佛能利益施安樂,和顔喜笑柔軟語。
妙華善聽人天供,時到善逝今可來。
十力降伏諸魔力,降伏他衆利益世。
斷除諸垢無垢濁,時到利益世尊來。
樂頭陀行無染著,勝集念慧堅固者, 勝人常出過世間,歡喜心來作利益。
隐蔽日月珠光明,釋梵天有諸光明。
牟尼光明皆喜樂,光明自在蔽諸光。
天龍緊那羅歌聲,是聲增結不滅欲。
佛音柔軟梵音聲,能滅諸結與安樂。
世醫遊行於十方,不能治世煩惱玻十力醫王演妙音,滅諸結使與安樂。
大名大威力無等,無比無錯無濁語。
伏怨寂怨離諸怨,世尊利益願時來。
施調施主慧甘露,持戒行戒尊最勝。
善巧調忍熏修心,念我故來可愛者,善具進力相應法,住於禅定具神通。
慧調伏意慚德備,持百福相願時來。
大慈悲心意平等,離愛欲過無使患。
善知梵道住佛道,世尊施樂願時來。
爾時世尊,知大樹緊那羅王白言時到。
告諸比丘,各持衣缽受七夜請差守房人。
大樹緊那羅王白言時到。
是時天冠菩薩作是念言:我今當化作大寶台。
令佛世尊及諸菩薩衆。
大聲聞僧安處寶台。
坐於蓮花莊嚴座上置之右掌。
乘空而往至香山中。
天冠菩薩作是念已即入三昧。
以三昧力作大寶台。
縱廣高下各十由旬。
雜色好妙四方四柱莊嚴差别。
時寶台中出於百千寶蓮花座。
複為世尊敷寶蓮花師子之座。
上高七仞。
爾時天冠菩薩。
化作寶台及花座已自言:世尊,願就寶台坐師子座。
及諸菩薩聲聞大衆憐愍我故。
世尊,我今當以如是寶台置於右掌著香山中。
爾時世尊愍天冠菩薩。
即昇寶台就師子座。
諸菩薩衆及聲聞僧次第而坐。
時天冠菩薩。
即擎寶台置右掌中。
上昇虛空往赴香山。
爾時欲界諸天。
色界諸天。
見天冠菩薩作是神變。
歡喜踴躍生希有心。
為供養佛及天冠菩薩故。
持花香鬘塗香末香。
作衆伎樂來詣寶台。
在虛空中供養於佛。
乃至香山。
爾時大樹緊那羅王。
遙見如來坐寶台中從空而來。
見己與己眷屬八萬四千諸緊那羅等。
持香花鬘末香塗香。
作於八萬四千伎樂。
以清妙歌善和衆樂往迎如來。
到已及諸眷屬頂禮佛足。
以所赍持諸花香鬘塗香末香。
供養佛已引前而去。
爾時世尊知已
即以供散於如來上。
當散花時佛神力故。
令是衆花成一寶蓋覆千世界。
是寶蓋中垂懸無量千萬億數寶真珠貫。
一一珠貫出於無量萬億光明。
一一光明出寶蓮花。
雜色妙好妙香適意。
諸花台中一切皆現釋迦牟尼如來色像結加趺坐。
如是諸佛皆贊大樹緊那羅王。
善哉善哉!緊那羅王。
乃能教化無量衆生。
菩薩應當如是施作。
既出世間還來世間教化衆生。
生死已盡還來受有。
得涅槃位還遊三界。
於是中生教化衆生。
爾時大樹緊那羅王。
作如是念。
我今當作一一寶蓋。
覆一一佛上。
爾時是王即入三昧。
名莊嚴寶蓋。
當其入是三昧之時,有妙寶蓋一一各覆諸如來上。
一切大衆右手亦各執持寶蓋。
以為己用供養於佛。
是時大樹緊那羅王。
複作是念。
我今當請釋迦如來。
及諸菩薩并聲聞僧一切大衆。
至香山中我宮殿。
食令無量無邊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
集令聽法。
我身當供如來給使。
令彼衆生長夜利益安隐快樂。
爾時大樹緊那羅王。
作是念已,頂禮佛足。
合掌白言:唯願世尊及菩薩衆,并聲聞僧哀愍我等。
至香山王受請七夜。
令無量衆生增長善根。
世尊,我今堪任能為走使。
哀愍大樹緊那羅王。
及菩薩衆諸聲聞僧。
當至香山七日之中憐愍我故。
爾時緊那羅王。
知佛可已,歡喜踴躍遍滿其身。
與其夫人男女眷屬。
作衆伎樂供養於佛。
禮世尊足右繞三匝。
出衆而去還至香山。
是時大樹緊那羅王。
於香山中莊嚴自己所住園林。
為供如來。
莊嚴妙地縱廣五百由旬。
青琉璃地閻浮檀金以為間錯。
衆寶雜色互相映發。
是時場上敷百千妙座。
以寶蓮花而間錯之。
敷置百千萬億天衣。
複於場上為佛如來敷師子座。
高三十二由旬。
衆寶嚴飾衆寶欄楯而圍繞之。
張施幢蓋豎衆寶幢。
無量香?瓦燒堅黑沈水。
上張缯采以承塵露。
周遍垂懸幡蓋缯采散衆天花。
於座四面作大寶樹雜色妙好。
外多衆來及自眷屬皆悉已集。
便為說偈而教授之。
佛出於世時乃值,猶如優昙缽羅花。
人尊今已出現世,善好恭敬供養之。
舍慢懈怠及诳僞,亦離慳貪及幻惑。
皆當舍離諸戲笑,善好恭敬於導師。
所有衆妙適意花,天中勝花香山花。
皆當聚集置一處,當以供養於人仙。
所有衆妙適意香,堅黑沈水及栴檀。
當於此間香山中,燒用供養勝衆生。
所有伎樂妙歌音,緊那羅等所愛樂。
各各善調諸音樂,當以供養丈夫仙。
幢幡寶蓋及妙衣,柔軟善染適天意。
張設以侍供如來,難值難得無有比。
供養佛已至善處,或為帝釋四天王,或作梵王自在王,常作人天中尊王。
形色威德及名稱,眷屬侍從及珍寶。
所有言教悉受用,供養佛已得是利。
諸天歡樂及人樂,欲於生死常歡樂。
欲得常樂及樂具,當供養是勝衆生。
欲得緣覺聲聞乘,及得最上勝妙乘。
又欲降伏於魔怨,當作供養供法王。
爾時大樹緊那羅王。
如是教令諸眷屬已,即時集聚諸花香鬘。
塗香末香。
辦百味食。
已在香山王前。
作衆音樂。
歌諸偈頌。
白言時到。
佛能利益施安樂,和顔喜笑柔軟語。
妙華善聽人天供,時到善逝今可來。
十力降伏諸魔力,降伏他衆利益世。
斷除諸垢無垢濁,時到利益世尊來。
樂頭陀行無染著,勝集念慧堅固者, 勝人常出過世間,歡喜心來作利益。
隐蔽日月珠光明,釋梵天有諸光明。
牟尼光明皆喜樂,光明自在蔽諸光。
天龍緊那羅歌聲,是聲增結不滅欲。
佛音柔軟梵音聲,能滅諸結與安樂。
世醫遊行於十方,不能治世煩惱玻十力醫王演妙音,滅諸結使與安樂。
大名大威力無等,無比無錯無濁語。
伏怨寂怨離諸怨,世尊利益願時來。
施調施主慧甘露,持戒行戒尊最勝。
善巧調忍熏修心,念我故來可愛者,善具進力相應法,住於禅定具神通。
慧調伏意慚德備,持百福相願時來。
大慈悲心意平等,離愛欲過無使患。
善知梵道住佛道,世尊施樂願時來。
爾時世尊,知大樹緊那羅王白言時到。
告諸比丘,各持衣缽受七夜請差守房人。
大樹緊那羅王白言時到。
是時天冠菩薩作是念言:我今當化作大寶台。
令佛世尊及諸菩薩衆。
大聲聞僧安處寶台。
坐於蓮花莊嚴座上置之右掌。
乘空而往至香山中。
天冠菩薩作是念已即入三昧。
以三昧力作大寶台。
縱廣高下各十由旬。
雜色好妙四方四柱莊嚴差别。
時寶台中出於百千寶蓮花座。
複為世尊敷寶蓮花師子之座。
上高七仞。
爾時天冠菩薩。
化作寶台及花座已自言:世尊,願就寶台坐師子座。
及諸菩薩聲聞大衆憐愍我故。
世尊,我今當以如是寶台置於右掌著香山中。
爾時世尊愍天冠菩薩。
即昇寶台就師子座。
諸菩薩衆及聲聞僧次第而坐。
時天冠菩薩。
即擎寶台置右掌中。
上昇虛空往赴香山。
爾時欲界諸天。
色界諸天。
見天冠菩薩作是神變。
歡喜踴躍生希有心。
為供養佛及天冠菩薩故。
持花香鬘塗香末香。
作衆伎樂來詣寶台。
在虛空中供養於佛。
乃至香山。
爾時大樹緊那羅王。
遙見如來坐寶台中從空而來。
見己與己眷屬八萬四千諸緊那羅等。
持香花鬘末香塗香。
作於八萬四千伎樂。
以清妙歌善和衆樂往迎如來。
到已及諸眷屬頂禮佛足。
以所赍持諸花香鬘塗香末香。
供養佛已引前而去。
爾時世尊知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