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與其能生所生緣起作等起緣。

    世尊告曰:謂有一類。

    愚於現在已得自體。

    於六觸處。

    為緣生受。

    便起味著。

    由味著故。

    希求當來。

    如是類受由希求故。

    於追求時便起於齲樂受所起愛為緣故。

    發生欲齲言欲取者,謂於諸欲妄分别貪。

    此為上首。

    此為前行。

    便有欲界一切煩惱。

    若複以其苦受為緣。

    生無有愛。

    厭離俱行非理所引。

    厭離相應。

    依止此愛。

    不正方便。

    求無有時即便發起出離惡見定期惡見。

    及此二種所依惡見由此義故。

    名愛緣齲若即以此取為所依。

    不離欲貪而命終者,由此諸見及與欲界一切煩惱。

    名有欲界愛為緣齲若離欲貪。

    或離色貪。

    彼色界愛或無色愛。

    便得生處。

    彼於色界或無色界。

    煩惱轉時。

    發起色界無色界齲由此諸色無色煩惱及彼諸見。

    名有色界愛為緣齲及無色界愛為緣齲彼由如是愛為緣齲先得種種行所熏習異熟果識。

    名為有齲彼由如是取所攝受。

    先所積集行等種子。

    若彼彼處諸愛未斷。

    即彼彼處功能現前。

    能生後有。

    由彼行等能有當生。

    能令生有将入現在。

    故說名有。

    由彼取力行等成有以是為緣。

    從此命終。

    先所引發漸次生起。

    由此義故。

    名有緣生。

    生既生已,先起時分變異名老。

    於最後邊命盡名死。

    由是故名生緣老死。

    如是名為第二無明與其能生所生緣起為等起緣。

    複言世尊,何緣不說愛取二種能生緣起與行為緣世尊告曰:愛取二種自界所行有分齊故。

    所以者何。

    欲界愛齲與彼色界或無色界諸不動行。

    為等起緣不應道理。

    非境界故。

    如說欲界愛取二種。

    於不動行如是色界愛取二種。

    於無色界諸不動行。

    若無色界愛取二種於欲界行或色界行。

    及以色界愛取二種於欲界行當知亦爾。

     複言世尊,何緣欲界愛取二種。

    不與非福福行為緣。

    世尊告曰:諸有現前愛非愛境增上力故。

    發生欲愛起不善根造非福行。

    一切皆由於因於果。

    非福行中不知過患。

    彼由意樂有過失故。

    或由加行有過失故。

    起非福行。

    如是意樂加行過失。

    唯用無明以為勝緣。

    非境界愛及不善根。

    若由欲愛造諸福行。

    彼信為依乃造斯行。

    於死於生起定信故。

    此愛及齲由信攝伏我施設為有覆無記。

    若法欲界有覆無記。

    於發諸行無勝功能。

    以於因果及福行中不知出離。

    求可愛生造斯福行故。

    此福行亦唯無明以為勝緣。

    複言世尊,何緣色界愛取二種不作色界不動行緣。

    世尊告曰:諸有未離欲界貪者,色界愛等未得生處若無生處則無堪能故非色界不動行緣。

    如說色界愛取二種。

    於其色界諸不動行。

    如是無色愛取二種。

    於無色界諸不動行。

    應知亦爾。

    彼於色界或無色界。

    有過患身。

    起有功德作意想見。

    或依教法或依誨法。

    發起如是非理作意能為彼界不動行緣。

    如是所起非理作意無明所引。

    如是無明由此所起非理作意及果為伴。

    能為彼界不動行緣。

    是故應知彼不動行亦唯無明以為勝緣。

    複有一類依無有愛。

    造諸福行或不動行。

    彼由如是無有愛故。

    既於諸有見多過患。

    豈更悕求當來諸有。

    然於無有不如實知。

    由無知故。

    不得諸有真對治道。

    又無知故。

    於非對治起對治想。

    造諸福行或不動行。

    由是道理。

    如是諸行應知唯用無明為緣。

    非愛及取為諸行緣。

     複言世尊諸所有行。

    與六識身相應俱有。

    同生同滅。

    何緣故說行是識緣。

    世尊告曰:以六識身與福非福及不動行相應俱有。

    同生同滅。

    異熟識中安置諸行。

    熏習種子引發馀生新異熟識。

    由此道理。

    是故宣說行是識緣。

    複言世尊,何緣名色六處觸受諸分種子。

    異熟識中同時引發。

    而複說有先後次第。

    世尊告曰:彼於當來。

    先後次第而生起故。

    如是而說。

    複言世尊,何緣名色六處觸受。

    說為當來生身之相。

    世尊告曰:由彼是因受用依止。

    及是其因受用體故。

     複言世尊,若唯名生都無其色。

    斯有何過。

    世尊告曰:若一生中唯有其名不依色祝相續生起不應道理。

     複言世尊,若唯色生都無其名。

    斯有何過。

    世尊告曰:若唯有色無名執受即應散壞不得增長。

     複言世尊,若但說言識緣六處。

    斯有何過。

    世尊告曰:初受生時六處未滿。

    唯有身根及意根轉。

    應不可得由此兩根為體。

    名色最初有故。

    次第增長。

    與後圓滿六處為緣故。

    說名色是六處緣。

     複言世尊,若六處滿生身究竟。

    何緣複說觸受二種。

    世尊告曰:若於生身六處已滿。

    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