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思議佛境界分全文

關燈
情界。

    未得解脫。

    一一刹那中。

    於一切處。

    作諸佛事。

    是諸佛刹中。

    毛端際處。

    示現無量諸佛刹土。

    如是彼佛。

    無邊威儀。

    然此威儀。

    周遍虛空。

    無有毛端處。

    而無諸佛刹。

    亦無毛端處。

    而不於中念念示現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一切諸佛。

    生現正覺。

    乃至般涅槃。

    於極微中。

    亦皆普現一切佛刹極微等。

    諸佛刹土複過是數無量無邊。

    彼彼薄伽梵。

    示現睹史多天宮。

    佛行行。

    示現度脫無量衆生。

    佛土不小極微不大。

    何以故?以一切法不堅牢如幻如陽炎。

    乃至究竟。

    盡虛空界。

    如是無量佛事業起。

    刹那刹那。

    於有情所。

    常作利益。

    無暫休息。

    譬如即此大菩薩集會十佛刹土極微等數量於摩揭陀國十二緰繕那地分中安住展轉。

    不相礙。

    如是如是,於極微中。

    容受無量阿僧企耶諸佛刹土。

    有馀佛刹。

    各各相向。

    或有相背或有在傍。

    或有相納如是展轉不相障礙。

    如人夢中於一處所。

    見種種事。

    雖見非真實故。

    不能為礙。

    如是如是,此諸佛刹。

    皆唯心量之所變現。

    或有世界。

    見劫火燒。

    或燒已荊或見風起。

    或有清淨。

    或有雜染。

    或現無佛諸刹土中。

    衆生之類。

    随其自業。

    各見不同。

    如是如是,無量變異。

    譬如餓鬼饑渴所逼。

    於克伽河邊。

    或有見水。

    或有見灰。

    或見膿血。

    或見便利。

    不淨充滿。

    如是如是,有情於自佛刹土中。

    或見雜染。

    或見清淨。

    或見有佛。

    或見涅槃。

    或見大衆會中說法。

    或有聽聞第一義法。

    或聞廣說檀波羅蜜。

    或見遊行。

    或有見祝或有見坐。

    或見食時。

    或見二丈夫量。

    或見七丈夫量。

    或見一瑜繕那量。

    或見百瑜繕那量。

    或見千瑜繕那量。

    或見光明照曜如日初出。

    或見如滿月圓朗空中。

    随其業行種種見異。

    或見久遠入般涅槃。

    或有不聞諸佛名字。

    譬如餓鬼於河水邊有見猛火。

    或見異事。

    或見如是,如此大菩薩集會。

    各各於自佛刹土中。

    佛薄伽梵。

    作菩薩形。

    或見有一佛刹土中。

    劫波火燒。

    或燒已荊或見於此佛刹土中。

    衆生界滿。

    佛現饒益。

    有薄伽梵。

    取諸佛刹入一佛土中。

    令相似示現。

    如患翳者,翳因緣故。

    不了衆色。

    如是如是,識因緣故。

    不了衆相。

    於是普賢菩薩。

    告德藏言:佛子。

    我今為汝。

    略說此三摩地法。

    一刹那中於一切處。

    乃至盡虛空及衆生界一毛端分量中無量無邊佛刹。

    於一極微中法界極微等諸佛刹土。

    一一佛刹土。

    甚多威儀路。

    如一刹那中為利衆生故。

    有十佛刹土極微等數量。

    如是念念中。

    有一切處。

    乃至一切衆生。

    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饒益事。

    常不斷絕。

    如是威儀。

    第二第三。

    第四第五。

    乃至十方所有諸佛。

    無量無邊。

    威德勢力。

    亦複如是,爾時德藏菩薩。

    聞說是已,於此三摩地藏。

    明了通達入不思議諸佛境界。

    覺悟一切諸佛世尊神通威力。

    即於是處。

    以諸威力。

    善巧調伏無量衆生。

    有百克伽沙諸菩薩衆。

    於三摩地法。

    種種覺悟。

    或有證忍位。

    或有證諸地。

    其中觀自在等菩薩摩诃薩。

    譬如瓶水已滿置於雨中。

    終更不容一渧之水。

    如是如是,住第十地諸菩薩衆。

    所行妙行皆已圓滿。

    多時於此三摩地中。

    示現佛事。

    於一刹那能納無量劫。

    於一極微能納無量土。

    即於一念遍諸佛刹。

    任運度脫無量衆生。

    時薄伽梵。

    住三摩地。

    放眉間白毫相光。

    名能發起。

    其光照曜。

    有功用行諸菩薩衆。

    於十地中。

    亦未覺悟。

    由光觸故。

    能見一切諸佛國土所有住極微毛端分量處。

    無量佛刹。

    即於是時,周遍虛空。

    無量無邊。

    佛刹示現。

    譬如琉璃瓶滿中盛芥子。

    如是如是,於一極微一分量中見諸佛土佛薄伽梵。

    於一如來身。

    一切如來色相顯現。

    一一如來。

    有無量名号。

    於一刹那中。

    一一佛刹土。

    利益一一有情故。

    自然示現此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如意珠置高幢上。

    随諸衆生。

    自然而雨種種珍寶。

    如是如是,一切如來。

    阿羅呵三藐三勃陀。

    無量衆生。

    自然解脫。

    何以故?以一切趣不堅牢如幻如陽炎。

    如是此諸佛刹土中。

    有情展轉。

    不相障礙。

    如現神通者,山河石壁等。

    終無限礙。

    如是諸菩薩。

    見彼佛威德。

    自身各各於一切佛刹佛世尊前。

    於一刹那中一一如來所。

    一劫波供養。

    或二劫或三劫。

    或百劫或千劫。

    或一刹那。

    或一牟呼栗多。

    種種供養。

    於如來所。

    聞說波羅蜜多。

    或聞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