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思議佛境界分全文
關燈
小
中
大
唐于阗三藏提雲般若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
在摩揭陀國。
於菩提樹下。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成等正覺。
其菩提樹。
根深堅固。
善植於地。
如栴檀柱。
樹身傭長。
傍無枝葉。
堅實圓滿。
名阿濕波他。
所有諸鳥。
不能飛過。
皮膚細軟。
文象如绫。
無量枝條。
妙飾間錯。
其葉表裡。
素綠莊嚴。
葉脈顯現。
如绀青色。
枝葉垂下。
周匝圓滿。
其花開敷。
甚可愛樂。
光明照曜。
香氣芬馥。
其根莖等。
顯種種色。
具足衆德。
如妙高山。
其下嚴飾。
如歡喜園。
光明香氣。
一瑜繕那量。
夜分遠燭。
如大火聚。
其地四面。
普皆平坦。
於中。
有草柔軟滋茂。
光色鮮潔。
如孔雀毛。
有妙香氣。
令心悅豫。
無量小樹周匝圍繞。
其菩提樹王莊嚴勝妙。
除波利遮德迦。
及毗陀羅樹。
無以為喻。
佛在樹下。
大衆圍繞。
端嚴而祝如星中月處淨虛空。
時有十佛刹極微等諸佛。
各各從本國土。
來至於此。
為欲莊嚴鞞盧遮那。
為衆會故。
示菩薩形。
其名曰觀自在菩薩摩诃薩。
曼殊室利菩薩。
地藏菩薩。
虛空藏菩薩。
金剛藏菩薩。
無垢稱菩薩。
善成(二本威)德菩薩。
能棄諸蓋菩薩。
寶手菩薩。
大慧菩薩。
普賢菩薩摩诃薩等。
而為上首。
如是等衆。
皆來集會。
複有無量千俱胝諸菩薩衆。
示聲聞形。
亦皆來集。
所謂。
舍利弗多羅。
蘇補底沒特伽良演那。
羅怙羅。
憍陳那。
摩诃迦葉波。
邬波離阿。
阿泥律陀。
缬麗縛多。
阿難陀。
提婆達多。
跋難陀。
而為上首。
一切皆是久習所行六波羅蜜。
能近菩提。
為欲利益諸衆生故。
於此雜染佛土。
示聲聞形。
複有無量千刍尼。
摩诃缽剌阇缽底喬答彌。
為上首。
為欲調伏下劣有情故。
雖現女身。
具丈夫業。
複有釋梵護世。
天龍藥叉健達婆阿素羅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一切非凡。
皆是菩薩。
悉來集會。
何以故?以彼諸佛。
有秘密法威德神通三摩地神變。
雲何菩薩。
能得了知。
乃至諸佛威德神通。
有無邊力。
一切法空。
諸力得轉。
有情雲何。
能得了知。
如人夢中見種種事。
若覺悟已即無所見。
如夢中想。
如是如是,夢愚癡故。
法體想起。
諸佛覺悟。
無有所見。
以諸甚深無障礙品。
利益有情。
微細解脫。
得成就故。
而彼菩提樹下。
薄伽梵。
端身而祝入三摩地。
名不思議佛之境界。
此三摩地。
極勝廣大。
由此三摩地故。
諸佛世尊,恒常入定。
說時食時。
行時乃至般涅槃時。
如是嚴飾。
佛薄伽梵。
如妙高山王。
如波利遮德迦樹下安如意珠。
而彼清淨三十二丈夫相中。
一切佛刹諸薄伽梵。
如淨圓鏡。
普皆示現。
一一随好中。
菩薩本所行。
行皆悉顯現。
從初光照王因緣。
乃至究竟定光如來一一苦行事。
所謂。
能舍頭目。
手足身分。
妻妾男女。
奴婢僮仆。
作使大位宮殿等。
爾時德藏菩薩摩诃薩。
諸所修行未成正覺。
請問普賢菩薩言:佛子。
如來所住三摩地。
為是何等三摩地耶。
佛子。
雲何自然十方佛刹中。
度脫有情。
佛事示現。
佛子。
此三摩地。
以何為名。
尊者,此三摩地。
雲何證得。
是時普賢菩薩。
告言:善男子,谛聽。
我今為汝。
宣說斯事。
於是諸菩薩。
起尊重心。
瞻仰尊顔。
正念安祝同聲說言:善哉善哉!德藏。
如汝所問。
甚為微妙。
然彼尊者能知一切。
爾時大地六種震動。
所謂。
動遍動等遍動。
搖遍搖等遍遙吼遍吼等遍吼。
擊遍擊等遍擊。
旋遍旋等遍旋。
開合上下遍開合上下。
當遍開合上下東湧西沒。
乃至中邊。
亦複如是,當此之時,一切衆生。
所有苦惱暫得休息。
雨妙天華。
爾時普賢菩薩。
告德藏菩薩言:佛子。
此三摩地。
是諸佛菩提。
佛子。
此三摩地。
名不思議佛之境界。
諸佛世尊,常住於此。
從然燈佛。
得授記已,即於是時,入三摩地。
從是以來。
無功用祝於一毛端處。
有無量佛刹。
乃至一切佛刹所有極微等。
諸佛刹土。
普皆示現。
或現生於睹史多天。
從彼沒已,下生入胎。
住胎出胎。
能行七步。
而自唱言:我應永離生老病死。
所作已辦。
或現處宮。
或現出家。
修行苦行。
成等正覺。
降伏衆魔。
轉於法輪或現住世。
壽無量劫。
度脫衆生所有苦惱。
乃至示現入般涅槃。
於一念中。
普能示現諸佛刹土。
如上事業。
於一念中。
攝一切劫。
無增無減。
皆無功用。
乃至一切有
在摩揭陀國。
於菩提樹下。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成等正覺。
其菩提樹。
根深堅固。
善植於地。
如栴檀柱。
樹身傭長。
傍無枝葉。
堅實圓滿。
名阿濕波他。
所有諸鳥。
不能飛過。
皮膚細軟。
文象如绫。
無量枝條。
妙飾間錯。
其葉表裡。
素綠莊嚴。
葉脈顯現。
如绀青色。
枝葉垂下。
周匝圓滿。
其花開敷。
甚可愛樂。
光明照曜。
香氣芬馥。
其根莖等。
顯種種色。
具足衆德。
如妙高山。
其下嚴飾。
如歡喜園。
光明香氣。
一瑜繕那量。
夜分遠燭。
如大火聚。
其地四面。
普皆平坦。
於中。
有草柔軟滋茂。
光色鮮潔。
如孔雀毛。
有妙香氣。
令心悅豫。
無量小樹周匝圍繞。
其菩提樹王莊嚴勝妙。
除波利遮德迦。
及毗陀羅樹。
無以為喻。
佛在樹下。
大衆圍繞。
端嚴而祝如星中月處淨虛空。
時有十佛刹極微等諸佛。
各各從本國土。
來至於此。
為欲莊嚴鞞盧遮那。
為衆會故。
示菩薩形。
其名曰觀自在菩薩摩诃薩。
曼殊室利菩薩。
地藏菩薩。
虛空藏菩薩。
金剛藏菩薩。
無垢稱菩薩。
善成(二本威)德菩薩。
能棄諸蓋菩薩。
寶手菩薩。
大慧菩薩。
普賢菩薩摩诃薩等。
而為上首。
如是等衆。
皆來集會。
複有無量千俱胝諸菩薩衆。
示聲聞形。
亦皆來集。
所謂。
舍利弗多羅。
蘇補底沒特伽良演那。
羅怙羅。
憍陳那。
摩诃迦葉波。
邬波離阿。
阿泥律陀。
缬麗縛多。
阿難陀。
提婆達多。
跋難陀。
而為上首。
一切皆是久習所行六波羅蜜。
能近菩提。
為欲利益諸衆生故。
於此雜染佛土。
示聲聞形。
複有無量千刍尼。
摩诃缽剌阇缽底喬答彌。
為上首。
為欲調伏下劣有情故。
雖現女身。
具丈夫業。
複有釋梵護世。
天龍藥叉健達婆阿素羅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一切非凡。
皆是菩薩。
悉來集會。
何以故?以彼諸佛。
有秘密法威德神通三摩地神變。
雲何菩薩。
能得了知。
乃至諸佛威德神通。
有無邊力。
一切法空。
諸力得轉。
有情雲何。
能得了知。
如人夢中見種種事。
若覺悟已即無所見。
如夢中想。
如是如是,夢愚癡故。
法體想起。
諸佛覺悟。
無有所見。
以諸甚深無障礙品。
利益有情。
微細解脫。
得成就故。
而彼菩提樹下。
薄伽梵。
端身而祝入三摩地。
名不思議佛之境界。
此三摩地。
極勝廣大。
由此三摩地故。
諸佛世尊,恒常入定。
說時食時。
行時乃至般涅槃時。
如是嚴飾。
佛薄伽梵。
如妙高山王。
如波利遮德迦樹下安如意珠。
而彼清淨三十二丈夫相中。
一切佛刹諸薄伽梵。
如淨圓鏡。
普皆示現。
一一随好中。
菩薩本所行。
行皆悉顯現。
從初光照王因緣。
乃至究竟定光如來一一苦行事。
所謂。
能舍頭目。
手足身分。
妻妾男女。
奴婢僮仆。
作使大位宮殿等。
爾時德藏菩薩摩诃薩。
諸所修行未成正覺。
請問普賢菩薩言:佛子。
如來所住三摩地。
為是何等三摩地耶。
佛子。
雲何自然十方佛刹中。
度脫有情。
佛事示現。
佛子。
此三摩地。
以何為名。
尊者,此三摩地。
雲何證得。
是時普賢菩薩。
告言:善男子,谛聽。
我今為汝。
宣說斯事。
於是諸菩薩。
起尊重心。
瞻仰尊顔。
正念安祝同聲說言:善哉善哉!德藏。
如汝所問。
甚為微妙。
然彼尊者能知一切。
爾時大地六種震動。
所謂。
動遍動等遍動。
搖遍搖等遍遙吼遍吼等遍吼。
擊遍擊等遍擊。
旋遍旋等遍旋。
開合上下遍開合上下。
當遍開合上下東湧西沒。
乃至中邊。
亦複如是,當此之時,一切衆生。
所有苦惱暫得休息。
雨妙天華。
爾時普賢菩薩。
告德藏菩薩言:佛子。
此三摩地。
是諸佛菩提。
佛子。
此三摩地。
名不思議佛之境界。
諸佛世尊,常住於此。
從然燈佛。
得授記已,即於是時,入三摩地。
從是以來。
無功用祝於一毛端處。
有無量佛刹。
乃至一切佛刹所有極微等。
諸佛刹土。
普皆示現。
或現生於睹史多天。
從彼沒已,下生入胎。
住胎出胎。
能行七步。
而自唱言:我應永離生老病死。
所作已辦。
或現處宮。
或現出家。
修行苦行。
成等正覺。
降伏衆魔。
轉於法輪或現住世。
壽無量劫。
度脫衆生所有苦惱。
乃至示現入般涅槃。
於一念中。
普能示現諸佛刹土。
如上事業。
於一念中。
攝一切劫。
無增無減。
皆無功用。
乃至一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