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全文

關燈


    或由業障值佛世尊久已滅度。

    或有不聞諸佛名字。

    如彼餓鬼。

    於恒河中。

    都不見水。

    但見種種雜穢之物。

    或見諸佛。

    各從本土。

    示現威德大菩薩形。

    來入此會或一刹中。

    衆生唯見劫火所燒。

    或一刹中。

    衆生充滿鹹共見佛。

    或見如來攝一切刹入一佛刹。

    以一佛刹入一切刹。

    如衆翳者,同於一處。

    見各差别。

    互不相礙。

    皆由眼翳。

    不見正色衆生亦爾。

    色性無礙。

    心緣異故。

    蔽於正見。

    不了真實。

    佛子。

    今更為汝。

    略說住此三昧之法。

    如佛世尊住此三昧於一念中。

    遍虛空界毛端量處無量佛土及彼佛土。

    一一塵中。

    各有法界微塵等刹。

    為欲利益諸衆生故。

    刹那刹那。

    遍一一刹。

    現十佛刹微塵等諸佛方便威儀所行。

    如是乃至一切衆生。

    未盡證得無上菩提。

    常無斷絕。

    如此一佛第二第三。

    乃至十方一切諸佛。

    一一所現大威德力。

    亦複如是,時德藏菩薩。

    聞是說已,即於座上。

    得此三昧。

    即時見彼無量諸佛及知諸佛威德方便。

    以三昧力。

    亦能如是,調伏衆生。

    百恒河沙諸菩薩衆。

    各别證得種種三昧忍及諸地。

    觀自在等諸大菩薩。

    住十地者功德妙行。

    悉圓滿故。

    皆已久遠得此三昧。

    一刹那中攝無量劫。

    一微塵中納無量土。

    於一念中遍一切刹。

    度無量衆生。

    常無功用。

    自然示現諸佛事故。

    雖聞此法。

    更無所進。

    如滿瓶水置於雨中不容一渧。

    斯諸菩薩。

    亦複如是,爾時世尊,在三昧中。

    放眉間光名大顯發。

    所有一切有功用行。

    未證十地諸菩薩等。

    遇斯光已,悉見空中諸毛端處及微塵中無量佛刹。

    如琉璃瓶盛白芥子。

    觀者悉見彼諸菩薩。

    見微塵中一切佛刹。

    亦複如是,及見彼刹一切諸佛。

    於一一佛身見一切佛身。

    一一諸佛有無量名。

    皆為利益一一衆生。

    念念常於一一佛刹。

    自然應現。

    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譬於高幢。

    置如意珠。

    自然普雨種種珍寶。

    随衆生意。

    悉令滿足。

    如來亦爾。

    現正等覺。

    自然度脫無量衆生。

    是諸刹中。

    衆生各異。

    而不相礙。

    如神力者,遊行虛空。

    山河石壁。

    無所罣礙。

    何以故?一切諸趣。

    皆如幻焰。

    無堅實故。

    諸菩薩衆。

    既睹是已,各見其身。

    遍一切刹。

    於一念中一一佛前。

    或經一劫二劫三劫。

    或百千劫。

    或一念頃。

    或一須臾。

    恭敬供養。

    或聞佛說諸波羅蜜陀羅尼門。

    或說諸地。

    或現神變。

    以一切劫入一念中。

    生甚奇特難遭之想。

    作是念言:雲何世尊,威德自在。

    於一刹那。

    令我具足無量劫中善根福德。

    速證如來不思議境界三昧大威神力。

     爾時德藏菩薩。

    為欲利益諸衆生故。

    複問普賢菩薩言:其有欲證此三昧者,修何福德施戒智慧。

    時普賢菩薩。

    遍於十方一切淨刹。

    現成正覺。

    化衆生者,告德藏菩薩言:佛子。

    若欲證得此三昧者,先應修福集諸善根。

    謂常供養佛法僧衆。

    及以父母。

    所有一切貧窮苦惱無救無歸可悲愍者,攝取不舍。

    乃至身肉。

    無所吝惜。

    何以故?供養佛者,得大福德。

    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令諸衆生。

    皆獲安樂。

    供養法者,增長智慧。

    證法自在。

    能正了知諸法實性。

    供養僧者,增長無量福智資糧。

    緻成佛道。

    供養父母和上尊師及世間中曾緻饒益賴其恩者,應念倍增報恩供養。

    何以故?以知恩者,雖在生死。

    不壞善根。

    不知恩者,善根斷滅。

    作諸惡業。

    故諸如來。

    稱贊知恩。

    毀背恩者,又常愍濟諸苦衆生。

    菩薩由此廣大善根。

    永不退失。

    若人有能勤修福德。

    常念報恩。

    悲愍衆生則為菩提。

    已在其手。

    應知佛說。

    能随供養。

    此三種田。

    一一成就無量善根。

    德藏當知。

    菩薩次應植廣大種。

    由是故生此三昧牙。

    成菩提果。

    雲何植種。

    謂持種種微妙花鬘。

    塗香末香。

    及衆伎樂。

    恭敬供養現在諸佛。

    或佛形像。

    作是思惟。

    如上所說,遍於虛空毛端量處及微塵内無量刹中。

    一一所見。

    諸佛威力。

    及菩薩衆。

    我悉於彼諸佛會中。

    一心正念。

    普皆供養。

    如所供養一佛法性。

    即是一切諸佛法性。

    若我供養一如來者,即為供養一切如來。

    随彼一一諸佛神力。

    能以幾劫入於一念。

    亦爾所劫供養如來。

    若有衆生。

    信解此法。

    種植大種。

    即能得是如來不思議境界廣大三昧。

    故善男子,應以此法。

    日日供養。

    由是下至於諸佛所。

    但一敬禮。

    亦能令此種子增長三昧牙生。

    又應常以布施持戒大願智慧。

    而溉灌之。

    又複菩薩為灌三昧。

    修行施時。

    不簡福田怨親善惡。

    持戒破戒。

    富貴貧窮。

    又複思惟。

    施於富者,雖無所用。

    然我自應修習施行。

    菩薩又應清淨持戒。

    見毀禁者,起大悲愍。

    不應於彼生嫌恚心。

    又應深發大菩提願。

    我當決定。

    念念普於遍滿虛空毛端量處。

    乃至一切佛刹塵中。

    無量世界。

    成等正覺。

    轉妙法輪度諸衆生。

    如今世尊毗盧遮那。

    等無有異。

    不起功用。

    攝無量劫入於一念。

    即於如是一一刹中。

    各現佛刹微塵等諸佛威儀。

    一一威儀。

    各度恒河沙等衆生。

    皆令離苦。

    乃至虛空衆生界荊常無休息。

    佛子。

    修智慧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