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全文
關燈
小
中
大
大唐于阗三藏實叉難陀奉制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摩竭提國菩提樹下。
成正等覺。
其菩提樹。
名阿攝波。
磐根深固。
擢本修直。
周圓無節。
如栴檀柱。
常於其上。
飛禽回翼。
無能過者,皮膚細潤。
衆色間發,猶如羅绮。
密葉青翠。
繁枝布。
周匝皆有妙花開敷。
吐曜飛芳。
甚可愛樂。
除俱鞞羅。
波利質多。
馀無比者,複有無量小樹圍繞。
而此樹王。
森蔚穎秀。
如妙高山。
俯冠群嶽。
一由旬外。
靡不齊睹。
香氣周流。
榮光照曜。
遠夜望之。
疑大火聚。
其下嚴麗。
如歡喜園。
四面夷敞。
芳草■茂。
如孔雀王頸藿靡芬馥。
觀者無厭。
如來於此。
端嚴而坐。
大衆環繞。
如星中月。
時有十佛刹微塵等他方諸佛。
為欲莊嚴毗盧遮那道場衆故。
示菩薩形來在會坐。
其名曰觀自在菩薩。
文殊師利菩薩。
地藏菩薩。
虛空藏菩薩。
金剛藏菩薩。
維摩诘菩薩。
善威光菩薩。
滅諸蓋菩薩。
寶手菩薩。
大慧菩薩。
普賢菩薩。
如是等菩薩摩诃薩。
而為上首。
複有無量千億菩薩。
現聲聞形。
亦來會坐。
其名曰舍利弗。
大目揵連。
須菩提。
羅睺羅。
阿若憍陳如。
摩诃迦葉。
優波離。
阿那律。
離婆多。
阿難。
提婆達多跋難陀等而為上首。
皆已久修六波羅蜜。
近佛菩提。
為化衆生。
於雜染土。
現聲聞形。
複有無量千比丘尼。
摩诃波阇波提。
而為上首。
皆已成就大丈夫業。
為欲調伏下劣衆生故現女身。
複有無量釋梵護世。
天龍夜叉乾闼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
此中皆是大菩薩衆。
無凡夫者, 爾時世尊,坐菩提樹。
嚴淨微妙。
譬於質多樹下置如意珠。
正念不動如須彌山。
為令諸菩薩衆及一切衆生。
了知諸佛深密禅定威神力故。
入於三昧。
名如來不思議境界。
即時世尊,三十二相。
一一相中。
皆現十方無量佛刹及彼諸佛,猶如明鏡顯現衆色。
又随好中。
一一複現如來往修菩薩行時。
從光明王。
乃至最後。
然燈佛所。
難行苦行。
悉舍一切頭目身體。
皮肉手足。
妻子仆從。
及國王位。
宮殿等事。
由是三昧。
有大勢力。
一切諸佛。
食時行時。
說法時。
涅槃時。
常入此定。
何以故?一切如來。
依此三昧。
成就無量大威神力。
乃至證入一切法空。
能於十方一切佛刹。
示現種種自在事故。
譬如有人。
夢見種種變異事等。
及其覺已,所見皆無。
凡夫亦爾。
無明夢故。
妄於諸法生實體想。
諸佛覺已,皆無所著故能十方一切世界。
一念示現無量佛事自在無礙。
利益成就一切衆生。
皆令悟入無量深妙解脫門故。
爾時德藏菩薩。
修菩提行。
未成滿故。
問普賢菩薩摩诃薩言:如來今者,所入三昧。
其名雲何。
複雲何得。
十方一切世界自在示現種種佛事度脫衆生。
爾時,普賢菩薩。
告德藏菩薩言:谛聽谛聽。
當為汝說。
時諸菩薩。
一心瞻仰。
同聲歎言:善哉所問。
甚深微妙。
尊者普賢一切知見。
今當演說。
即時大地六種震動。
天雨妙花。
一切衆生煩惱衆苦。
皆少休息。
普賢菩薩言:佛子。
此三昧名如來不思議境界。
即是一切諸佛菩提。
以諸如來常依住故。
世尊始從然燈佛所。
得受記已,即入此定。
常無功用。
自然應現無量佛事。
謂於虛空一毛端處。
有一切佛刹微塵等諸佛世界。
於中或現生兜率天。
或從彼沒下生入胎。
或現適生遊行七步。
自言我今即為生死邊際。
或現在宮出家苦行。
或現降魔成等正覺轉妙法輪。
或現住世經無量劫度諸衆生皆令離苦。
或複示現入於涅槃。
或一切劫為一刹那。
或一刹那為一切劫。
劫與刹那無增無減。
乃至一切衆生未盡解脫。
刹那刹那一時普於此諸世界。
常作如是種種佛事。
未曾休息而無功用。
如彼虛空一毛端處。
無量刹中。
念念普現諸佛種種威儀法則。
而無功用。
乃至遍空毛端量處。
亦複如是,又是諸刹一切微塵。
一一塵中。
複有過一切佛刹微塵等土。
亦一刹那一一土中。
自然普現一切諸佛威儀所行。
或生天宮。
乃至滅度。
解脫無量阿僧祇衆生。
如是念念窮未來際。
常作佛事。
利益衆生。
乃至虛空衆生界荊常不休息。
而佛刹不減。
微塵不增。
何以故?以一切法猶如幻焰不堅牢故。
譬如此會十佛世界微塵數等大菩薩衆。
皆共住此摩竭提國十二由旬。
不相障礙。
彼一一塵各受無數諸佛世界。
或仰或覆。
或相向背。
或複傍祝或相涉入。
而無障礙。
亦複如是,如人夢中見於一處。
有種種事。
以非實故。
而無所礙。
是一切刹。
靡不唯其心之所現。
或見劫燒。
或已燒荊或風所成。
或淨或穢。
或複無佛。
皆由衆生随自心業。
見如是等種種不同。
譬如餓鬼饑渴所逼。
詣恒河所。
或有見水。
或有見灰膿血便粒不淨充滿。
衆生亦爾。
各各随業。
見其佛土或淨或穢。
或佛在世。
或入涅槃。
或處道常為衆說法。
或有聞說第一義谛。
或複聞說贊歎施法。
或見行祝或見坐食。
或見身長世人一倍乃至七倍或一由旬。
或百由旬。
或千由旬。
或見威光如日初出或如滿月
成正等覺。
其菩提樹。
名阿攝波。
磐根深固。
擢本修直。
周圓無節。
如栴檀柱。
常於其上。
飛禽回翼。
無能過者,皮膚細潤。
衆色間發,猶如羅绮。
密葉青翠。
繁枝布。
周匝皆有妙花開敷。
吐曜飛芳。
甚可愛樂。
除俱鞞羅。
波利質多。
馀無比者,複有無量小樹圍繞。
而此樹王。
森蔚穎秀。
如妙高山。
俯冠群嶽。
一由旬外。
靡不齊睹。
香氣周流。
榮光照曜。
遠夜望之。
疑大火聚。
其下嚴麗。
如歡喜園。
四面夷敞。
芳草■茂。
如孔雀王頸藿靡芬馥。
觀者無厭。
如來於此。
端嚴而坐。
大衆環繞。
如星中月。
時有十佛刹微塵等他方諸佛。
為欲莊嚴毗盧遮那道場衆故。
示菩薩形來在會坐。
其名曰觀自在菩薩。
文殊師利菩薩。
地藏菩薩。
虛空藏菩薩。
金剛藏菩薩。
維摩诘菩薩。
善威光菩薩。
滅諸蓋菩薩。
寶手菩薩。
大慧菩薩。
普賢菩薩。
如是等菩薩摩诃薩。
而為上首。
複有無量千億菩薩。
現聲聞形。
亦來會坐。
其名曰舍利弗。
大目揵連。
須菩提。
羅睺羅。
阿若憍陳如。
摩诃迦葉。
優波離。
阿那律。
離婆多。
阿難。
提婆達多跋難陀等而為上首。
皆已久修六波羅蜜。
近佛菩提。
為化衆生。
於雜染土。
現聲聞形。
複有無量千比丘尼。
摩诃波阇波提。
而為上首。
皆已成就大丈夫業。
為欲調伏下劣衆生故現女身。
複有無量釋梵護世。
天龍夜叉乾闼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
此中皆是大菩薩衆。
無凡夫者, 爾時世尊,坐菩提樹。
嚴淨微妙。
譬於質多樹下置如意珠。
正念不動如須彌山。
為令諸菩薩衆及一切衆生。
了知諸佛深密禅定威神力故。
入於三昧。
名如來不思議境界。
即時世尊,三十二相。
一一相中。
皆現十方無量佛刹及彼諸佛,猶如明鏡顯現衆色。
又随好中。
一一複現如來往修菩薩行時。
從光明王。
乃至最後。
然燈佛所。
難行苦行。
悉舍一切頭目身體。
皮肉手足。
妻子仆從。
及國王位。
宮殿等事。
由是三昧。
有大勢力。
一切諸佛。
食時行時。
說法時。
涅槃時。
常入此定。
何以故?一切如來。
依此三昧。
成就無量大威神力。
乃至證入一切法空。
能於十方一切佛刹。
示現種種自在事故。
譬如有人。
夢見種種變異事等。
及其覺已,所見皆無。
凡夫亦爾。
無明夢故。
妄於諸法生實體想。
諸佛覺已,皆無所著故能十方一切世界。
一念示現無量佛事自在無礙。
利益成就一切衆生。
皆令悟入無量深妙解脫門故。
爾時德藏菩薩。
修菩提行。
未成滿故。
問普賢菩薩摩诃薩言:如來今者,所入三昧。
其名雲何。
複雲何得。
十方一切世界自在示現種種佛事度脫衆生。
爾時,普賢菩薩。
告德藏菩薩言:谛聽谛聽。
當為汝說。
時諸菩薩。
一心瞻仰。
同聲歎言:善哉所問。
甚深微妙。
尊者普賢一切知見。
今當演說。
即時大地六種震動。
天雨妙花。
一切衆生煩惱衆苦。
皆少休息。
普賢菩薩言:佛子。
此三昧名如來不思議境界。
即是一切諸佛菩提。
以諸如來常依住故。
世尊始從然燈佛所。
得受記已,即入此定。
常無功用。
自然應現無量佛事。
謂於虛空一毛端處。
有一切佛刹微塵等諸佛世界。
於中或現生兜率天。
或從彼沒下生入胎。
或現適生遊行七步。
自言我今即為生死邊際。
或現在宮出家苦行。
或現降魔成等正覺轉妙法輪。
或現住世經無量劫度諸衆生皆令離苦。
或複示現入於涅槃。
或一切劫為一刹那。
或一刹那為一切劫。
劫與刹那無增無減。
乃至一切衆生未盡解脫。
刹那刹那一時普於此諸世界。
常作如是種種佛事。
未曾休息而無功用。
如彼虛空一毛端處。
無量刹中。
念念普現諸佛種種威儀法則。
而無功用。
乃至遍空毛端量處。
亦複如是,又是諸刹一切微塵。
一一塵中。
複有過一切佛刹微塵等土。
亦一刹那一一土中。
自然普現一切諸佛威儀所行。
或生天宮。
乃至滅度。
解脫無量阿僧祇衆生。
如是念念窮未來際。
常作佛事。
利益衆生。
乃至虛空衆生界荊常不休息。
而佛刹不減。
微塵不增。
何以故?以一切法猶如幻焰不堅牢故。
譬如此會十佛世界微塵數等大菩薩衆。
皆共住此摩竭提國十二由旬。
不相障礙。
彼一一塵各受無數諸佛世界。
或仰或覆。
或相向背。
或複傍祝或相涉入。
而無障礙。
亦複如是,如人夢中見於一處。
有種種事。
以非實故。
而無所礙。
是一切刹。
靡不唯其心之所現。
或見劫燒。
或已燒荊或風所成。
或淨或穢。
或複無佛。
皆由衆生随自心業。
見如是等種種不同。
譬如餓鬼饑渴所逼。
詣恒河所。
或有見水。
或有見灰膿血便粒不淨充滿。
衆生亦爾。
各各随業。
見其佛土或淨或穢。
或佛在世。
或入涅槃。
或處道常為衆說法。
或有聞說第一義谛。
或複聞說贊歎施法。
或見行祝或見坐食。
或見身長世人一倍乃至七倍或一由旬。
或百由旬。
或千由旬。
或見威光如日初出或如滿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