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全文

關燈
緣。

    文殊師利。

    如來平等無上中常行舍心。

    文殊師利。

    如來不作是思惟。

    如是衆生我為說勝法。

    如是衆生說不勝法。

    亦不惟。

    此衆生大意。

    此衆生中意。

    此衆生小意。

    此樂善法。

    此樂惡法。

    此人正定。

    此人邪定如來智光明無如是分别。

    已斷一切分别想故。

    以衆生有種種善根故。

    如來智慧故有種種。

    殊師利。

    如大海中有摩尼珠。

    名滿一切衆生所願。

    安置幢上随衆生所須。

    彼摩尼珠無心意如來無心意識。

    亦複如是,不可測量。

    不可到。

    不可得。

    不可說。

    除過患。

    除無明。

    不實虛。

    非常非不常。

    非光明非不光明。

    非世間非非世間。

    無覺無觀。

    不生不滅。

    不可思議無無體。

    不動不行無量無邊。

    不可說無言語。

    無喜無不喜。

    無數離數。

    無去無來。

    無行處斷趣。

    不可見不可執。

    無挍計。

    非空非不空。

    非和合非不和合。

    不可思議不可覺知。

    非穢淨非名非色。

    非業非果。

    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

    無所有無聲無相離一切相。

    非内非外亦非間。

    如是文殊師利。

    如來清淨住大慈悲幢。

    随衆生所樂。

    現種種身說種種法。

    文殊師利。

    因聲生響。

    非内非外亦非中間。

    不生不滅不斷不常。

    文殊師利。

    如來亦爾。

    非内非外亦非間。

    不生不滅無名無相。

    随諸衆生種種示現。

    文殊師利。

    如諸草木依地增長。

    彼地平等離分别。

    如是一切衆生善根。

    依如來增長。

    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乃至裸形尼乾子等。

    一切道善根。

    亦依如來增長。

    如來平等無有分别。

    亦複如是,文殊師利。

    如虛空平等無下中上如來平等亦複如是,衆生自見有下中上。

    文殊師利。

    如來不作是念。

    此衆生下意當現下身此中上意現中上身。

    此衆生下意當說下乘。

    此衆生中意說緣覺聲聞乘。

    此衆生上意為說大文殊師利。

    如來無如是意。

    此衆生樂施。

    我當說施。

    戒忍精進定慧亦如是,何以故?如來身平等。

    離心意識無分别故。

    文殊師利。

    一切諸法悉皆平等。

    平等故無祝無住故無動。

    動故無依。

    無依故無處。

    無處故不生。

    不生故不滅。

    若能如是見者,心不颠倒。

    不颠倒故實。

    如實故無所行。

    無所行故無來。

    無來故無去。

    無去故如如。

    如如故随法性。

    随法性故動。

    若随法性不動,則得法性。

    若得法性,則無悕望。

    何以故?已得道故。

    若得道則不一切諸法。

    不住一切諸法故。

    不生不滅無名無相。

    文殊師利。

    若衆生著一切法,則起煩惱起煩惱故不得菩提。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雲何得菩提。

    佛告文殊師利。

    無根無處。

    是來得菩提。

    文殊師利白佛言:雲何為根。

    雲何為處。

    佛告文殊師利。

    身見為根。

    不真實思為處。

    文殊師利。

    如來智慧與菩提等。

    與一切諸法等。

    是故無根無處。

    是得菩提。

    文殊師菩提者寂靜。

    雲何寂靜。

    内寂靜外寂靜。

    何以故?眼即是空。

    非我非我所。

    耳鼻舌身意空非我非我所。

    以知眼空於色不行。

    是謂寂靜。

    如是以知耳空於聲不行。

    是謂寂靜。

    知鼻乃意空亦如是,文殊師利。

    菩提者,不動不行。

    不動者不取一切諸法。

    不行者不舍一切諸法文殊師利。

    如來不動,則如如實。

    如如實者,不見此岸不見彼岸。

    不見此彼故,則見一切以見一切法故。

    稱為如來。

    文殊師利。

    菩提者,無相無緣。

    雲何無相。

    雲何無緣。

    不得眼是無相。

    不見色是無緣。

    不得耳識是無相。

    不聞聲是無緣。

    乃至意法亦如是,文殊師利。

    提者,非過去未來現在三世等。

    斷三世流轉。

    文殊師利。

    雲何斷流轉。

    以於過去心不起未識。

    不行現在意。

    不動不祝不思惟不覺不分别故。

    文殊師利。

    菩提者無形相無為。

    雲何形相不可以六識識故。

    雲何無為。

    無生住滅故。

    是謂斷三世流轉。

    文殊師利。

    菩提者,是破句。

    雲何不破。

    雲何句。

    無相是不破。

    如實是句。

    無住處是不破。

    法界是句。

    不動是不空性是句。

    不得是不破。

    無相是句。

    不覺是不破。

    不作是句。

    不悕望是不破。

    無自性是衆生無自性是不破。

    虛空是句。

    不可得是不破。

    不生是句。

    不滅是不破。

    無為是句。

    不行不破。

    菩提是句。

    寂靜是不破。

    涅槃是句。

    不更生是不破。

    不生是句。

    文殊師利。

    菩提者不可以身覺。

    不可以心覺。

    何以故?身是無知。

    如草木故。

    心者虛诳。

    不真實故。

    文殊師若謂菩提身心所覺。

    是依假名非真實義。

    何以故?菩提不身不心。

    不虛不實故。

    文殊師利菩提者,非語言可說。

    何以故?如虛空無處所。

    不生不滅無名字故。

    文殊師利。

    一切法真不可說。

    何以故?一切法非真實。

    無語言:不生不滅故。

    文殊師利。

    菩提者,不可取無處雲何不可取無處。

    眼識不可齲不得色為無處。

    耳識不可齲不得聲為無處。

    鼻乃至意法如是,菩提者,不可覺以眼不取故不得色。

    不得色故識無住處。

    耳不取故不得聲。

    不得聲識無住處。

    乃至意法亦如是,文殊師利。

    菩提者,是說空。

    以空一切諸法故。

    空是如來所空是如來所覺。

    文殊師利。

    不從空有。

    空為如來所覺。

    何以故?以無相故。

    複次文殊師利菩提因智亦是空性。

    何以故?以無相故。

    文殊師利。

    空及菩提悉無所有。

    無二無數無名無離心意識。

    不生不滅。

    無行無處。

    非聲非說。

    文殊師利。

    但以名字說。

    實不可說。

    文殊師如來悉知一切諸法從本以來。

    不生不起不盡不滅。

    無名無相離心意識。

    如是知故如是解脫亦不系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