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脫道論卷第九

關燈
作事.如是 次第乃至一年所作事.如是二年三年百年所作事.如是乃至初生所作事憶彼一切. 爾時久遠過去心心數法有後生心心數法現生.依初心心數法得生.以心相續生現 ******************** 觀因緣憶識流轉兩俱不斷.於此世生於彼世生。

    彼坐禪人如是以心修行清白憶宿 命不一種.如是一生二生三生四生等如是一切.初坐禪人於此生已憶一切。

    若坐禪 人不能憶彼生彼不應捨精進更重令起禪.已起禪善哉令自在如磨鏡法.善哉已得 自在現憶如初於彼成憶.若自從一生出彼心成憶彼最樂。

    已見方便不可憶.畜生生 及無色生及無想生不可憶.無想性故。

    長老輸毗多於彼最勝。

    憶宿命智七種.小.大.不 應說.過去.內.外.內外。

    於過去已所得道果或國或村當憶彼成過去想憶宿命智.從智 憶陰相續憶宿命智。

    從此外道憶四十刼.過彼不能憶.身無力故。

    聖聲聞憶一萬刼.從 此最大聲聞.從彼最大緣覺.從彼如來正遍覺自他宿命及行及處一切.餘唯憶自宿 命少憶他宿命.正遍覺隨其所樂憶一切.餘次第憶.正遍覺若入三昧若不入三昧若 不入三昧常憶.餘唯入三昧。

    〈憶宿命智已竟〉 問天眼誰起.幾種天眼.雲何能起天眼。

    答.光明爲九.或光明爲五.或光明一切入事.於 ******************** 第四禪得自在有眼性.是其所能起。

    幾種天眼者.答.二種天眼.業果報所成修行所成。

     於是典藏天眼從果報所成是以得見寶藏或有珠或無珠.修行所成者修行四如意 足。

    雲何能起天眼者.初坐禪人如是修四如意足.以心得自在清白.至不動光一切入 入第四禪.作意光想及日想.受持此日如夜此夜如日.以心無礙無所著現修行心成 有光明.彼坐禪人修行其心成有光明無闇障礙過日光明.彼坐禪人如是心修行以 光明令滿於內作意色形以智令滿光明.彼非天眼以智見內光明色此謂天眼。

    彼坐 禪人以天眼清淨過人.眼見衆生或終或生或麤或妙或善色或醜色生於善趣生於 惡趣如業所作如是一切衆生。

    於是若能起天眼此煩惱彼所應斷.所謂疑不正憶懈 怠睡眠慢邪喜惡口急疾精進遲緩精進多語種種想最觀色.此煩惱以此一一成就 若令起天眼其定成退.若其定退光明亦失見色亦失.是故彼煩惱善哉應斷。

    若已斷 此煩惱.若復不得定自在.以不自在天眼成小.彼坐禪人以小天眼知少光明見色亦 ******************** 小.是故世尊說是時我小定是時我小眼我以小眼知少光明我見小色.是時我無量 三昧是時我無量天眼我以此無量天眼我知無量光明我見無量色。

    於是初坐禪人 非可愛色非可畏怖色.如初說過。

    天眼五種事.所謂小事現事內事外事內外事。

    依天 眼生四智.未來分智自所作業智如行業智業果報智.於是以未來分智於未來色當 起知之.以自所作業智見他人所造業以此業此人當往彼趣.以如行業智見人生趣 以此業此人先生此[一]知之.以業果報智至此時至此趣至此煩惱至此方便此業應熟 此業不應熟此業應多受此業應少受知之。

    於是聲聞得自在見一千世間.從此緣覺 見最多.如來見無量。

    〈天眼已竟〉 於是此散句.以天眼爲見色於一種修行定唯見色不聞聲.若以天耳爲聞聲於一種 修行定唯聞聲不見色.若爲見聞二俱修行定亦見亦聞.若爲見聞知他心修行於定 亦見聞知他心.若爲見一方修行於定非見餘方不聞不知他心.若不少修行於定於 注: [一]原刻作智.今依麗刻改. ******************** 一切方亦見亦聞亦知他心。

    五神通世間神通有漏色界繫凡夫共.若善神通學人及 凡夫共.或阿羅漢無記神通.五神通不於無色界生。

    〈解脫道說神通已竟〉 [一]分别慧品第十 問雲何慧何相何味[二]何起.何處.何功德.慧者何義.幾功德爲得般若.幾種般若。

     答.意事如見此謂般若.復次作意饒益不饒益作意莊嚴此謂般若。

    如阿毗曇中說.雲 何般若.是般若是慧是智是擇法妙相隨觀.彼觀聰明曉了分别思惟見大易悟牽正 智.慧鉤慧根慧力慧仗慧殿慧光慧明慧燈慧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