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脫道論卷第七
關燈
小
中
大
阿羅漢優波底沙造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行門品之四
問曰雲[一]何念安般何修.何相.何味.何處.何功德.雲何修行。
答曰.安者入.般者出.於出入 相彼念隨念正念此謂念安般.心住不亂此謂修.念令起安般想爲相.觸思惟爲味.斷 覺爲處。
何功德者.若人修行念安般成寂寂.成勝妙.成莊嚴可愛自娛樂.若數數起惡 不善法令除滅.身成不懈怠.眼亦不懈怠.身成不動不搖.心成不動不搖.令滿四念處. 令滿七覺意.令滿解脫.世尊所歎.聖所住止.梵所住止.如來所住止。
雲何修者初坐禪[二]人若往阿蘭若若往樹下若往寂寂處結跏趺坐正身在前彼坐禪人[三]念入息念出息.
若長息出我長息出如是知之若長息入我長息入如是知之.若短息入我短息入如
注:
[一]此下淨道論第八品釋隨念業處.於十念中别出四念爲一品也.又以念死念身念息念寂爲次.與今文異.
[二]此牒雜阿含經文說十六處.次廣釋之.淨道論牒文同.
[三]勘淨道論引文應先出息次入息.今譯雜亂.又十六處中缺第四令滅身行第九知心兩句.
********************
是知之若短息出我短息出如是知之.我入息如是覺我出息如是覺.知喜.知樂.知心
所行.令滅心行.令歡喜心.令教化心.令解脫心.見無常.見無欲.見滅.見出離.如是覺見
出離我息出如是覺見出離我息[一]入如是。
於是現前令學安者.謂繫念住於鼻端或於 口脣是出入息所緣處.彼坐禪人以安念此處入息出息.於鼻端口脣以念觀觸或現 念令息入現念令息出.現於息入時不作意於出時亦不作意.是出入息所觸鼻端口 脣以念觀知所觸現念令入現念出息.如人解材以緣鋸力亦不作意鋸去來想.如是 坐禪人於入出息亦不作意入出息想.所觸鼻端口脣以念觀知現念令入息現念令 出息.若坐禪人於出入息作意內外其心成亂.若心起亂其身及心成懈怠動搖.此是 過患。
若最長息若最短息不應作意.若作[二]意最長最短息其身及心皆成懈怠動搖.此
是過患。
由出入息種種相故不應作著.若如是作心餘緣成亂.若心亂其身及心皆成 懈怠動搖.如是過患無邊。
起出入息以無邊觸故應作想如是心不亂.若心遲緩若心 注:[一]原刻作出.今依麗刻改.
[二]原刻作處.今依文義改.
********************
利疾不當精進.若作遲緩精進成懈怠睡眠.若作利疾精進成起調.若坐禪人若與懈
怠睡眠共起若與調共起其身及心成懈怠成動搖.此是過患。
彼坐禪人以九小煩惱 清淨心現念入息彼相得起.名相者如抽綿抽古貝觸身成樂觸如涼風觸身成樂觸. 如是入出息風觸鼻口脣念作風想不由形色.此謂相。
若坐禪人以修多修相成增長. 若鼻端增長於眉間於額成多處住成滿頭風.從此增長滿身猗樂.此謂具足。
復有坐 禪人從初見異相如煙如霧如塵如碎金猶如針刺如蟻所嚙見種種色.若坐禪人心 不明了於彼異相心作異想成顛倒不成出入息想.若明了坐禪人不作異意想念現 入息念現出息.雖作餘想若如是作意異相卽滅。
是坐禪人得微妙相心不放逸.念現 入息念現出息彼相自在.以相自在欲起修行.由欲自在念現入息念現出息起喜.已 喜自在已欲自在念現入息念現出息起捨於彼.已捨自在已欲自在已喜自在念現 入息念現出息其心不亂.若心不亂諸蓋滅禪分起.此坐禪人已得寂滅勝四禪定如 ******************** 初廣說。
復次先師說四種修念安般.所謂筭.隨逐.安置.隨觀。
問曰.雲何名筭。
答曰.初坐 禪人從初出息乃至入息從一至十過十不筭.復說從一至五過五不筭.不令意誤是 時當筭.乃至離筭從入出息事念住此謂名筭。
名隨逐者.攝筭以念無間逐出入息.此 謂隨逐。
名安置者.或鼻端或於唇是入出息所觸處於彼作風想令念住.此謂安置。
名 隨觀者.由觸自在當隨觀相.於此所起喜樂等法應當隨觀.此謂隨觀。
彼筭爲覺滅令 得出離覺.隨逐者爲滅麤覺於出入息作念無間.安置者爲斷於亂作不動想.隨觀者 爲受持想爲知勝法。
若長入息若短出息於短入息如是學之者.方便所作過於其性 此謂長.性者現智智爲現不愚癡事。
問曰.雲何不愚癡事。
答曰.初坐禪人得身心猗以 入出息念現作住其出入息成細.出入息細故成不可取.時坐禪人若長息隨觀作長 乃至相起住.若相已起住以性應作意.此謂不愚癡。
復次當爲心消息有時作長有時 作短如是當修.復次坐禪人以事令分明相起是事當修。
知一切身我入息如是學者 ******************** 以二種行知一切身.不愚癡[一]故以事故。
問曰.雲何無愚癡知一切身。
答曰.若坐禪人念 安般定身心喜樂觸成滿.由喜樂觸滿一切身成不愚癡。
問曰.雲何以事知一切身。
答 曰.出入息者所謂
答曰.安者入.般者出.於出入 相彼念隨念正念此謂念安般.心住不亂此謂修.念令起安般想爲相.觸思惟爲味.斷 覺爲處。
何功德者.若人修行念安般成寂寂.成勝妙.成莊嚴可愛自娛樂.若數數起惡 不善法令除滅.身成不懈怠.眼亦不懈怠.身成不動不搖.心成不動不搖.令滿四念處. 令滿七覺意.令滿解脫.世尊所歎.聖所住止.梵所住止.如來所住止。
雲何修者初坐禪
於是現前令學安者.謂繫念住於鼻端或於 口脣是出入息所緣處.彼坐禪人以安念此處入息出息.於鼻端口脣以念觀觸或現 念令息入現念令息出.現於息入時不作意於出時亦不作意.是出入息所觸鼻端口 脣以念觀知所觸現念令入現念出息.如人解材以緣鋸力亦不作意鋸去來想.如是 坐禪人於入出息亦不作意入出息想.所觸鼻端口脣以念觀知現念令入息現念令 出息.若坐禪人於出入息作意內外其心成亂.若心起亂其身及心成懈怠動搖.此是 過患。
若最長息若最短息不應作意.若作
由出入息種種相故不應作著.若如是作心餘緣成亂.若心亂其身及心皆成 懈怠動搖.如是過患無邊。
起出入息以無邊觸故應作想如是心不亂.若心遲緩若心 注:
彼坐禪人以九小煩惱 清淨心現念入息彼相得起.名相者如抽綿抽古貝觸身成樂觸如涼風觸身成樂觸. 如是入出息風觸鼻口脣念作風想不由形色.此謂相。
若坐禪人以修多修相成增長. 若鼻端增長於眉間於額成多處住成滿頭風.從此增長滿身猗樂.此謂具足。
復有坐 禪人從初見異相如煙如霧如塵如碎金猶如針刺如蟻所嚙見種種色.若坐禪人心 不明了於彼異相心作異想成顛倒不成出入息想.若明了坐禪人不作異意想念現 入息念現出息.雖作餘想若如是作意異相卽滅。
是坐禪人得微妙相心不放逸.念現 入息念現出息彼相自在.以相自在欲起修行.由欲自在念現入息念現出息起喜.已 喜自在已欲自在念現入息念現出息起捨於彼.已捨自在已欲自在已喜自在念現 入息念現出息其心不亂.若心不亂諸蓋滅禪分起.此坐禪人已得寂滅勝四禪定如 ******************** 初廣說。
復次先師說四種修念安般.所謂筭.隨逐.安置.隨觀。
問曰.雲何名筭。
答曰.初坐 禪人從初出息乃至入息從一至十過十不筭.復說從一至五過五不筭.不令意誤是 時當筭.乃至離筭從入出息事念住此謂名筭。
名隨逐者.攝筭以念無間逐出入息.此 謂隨逐。
名安置者.或鼻端或於唇是入出息所觸處於彼作風想令念住.此謂安置。
名 隨觀者.由觸自在當隨觀相.於此所起喜樂等法應當隨觀.此謂隨觀。
彼筭爲覺滅令 得出離覺.隨逐者爲滅麤覺於出入息作念無間.安置者爲斷於亂作不動想.隨觀者 爲受持想爲知勝法。
若長入息若短出息於短入息如是學之者.方便所作過於其性 此謂長.性者現智智爲現不愚癡事。
問曰.雲何不愚癡事。
答曰.初坐禪人得身心猗以 入出息念現作住其出入息成細.出入息細故成不可取.時坐禪人若長息隨觀作長 乃至相起住.若相已起住以性應作意.此謂不愚癡。
復次當爲心消息有時作長有時 作短如是當修.復次坐禪人以事令分明相起是事當修。
知一切身我入息如是學者 ******************** 以二種行知一切身.不愚癡
問曰.雲何無愚癡知一切身。
答曰.若坐禪人念 安般定身心喜樂觸成滿.由喜樂觸滿一切身成不愚癡。
問曰.雲何以事知一切身。
答 曰.出入息者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