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脫道論卷第五
關燈
小
中
大
根爲受捨.有[一]時作意捨相爲精進捨.苦集我今當斷成得捨爲見
捨.修菩提覺是爲菩提捨.慈悲喜捨是爲無量捨.以眼見色不苦不喜成捨是爲六分
捨.喜無染故成捨住者是禪支捨.捨念清淨是清淨捨.於此八捨除受捨餘七捨法是
爲平等捨。
復次有三種捨.一相應乘二少經營三無經營.於一切禪行是禪平等方便 不急疾不遲緩是名相應乘捨.此下捨近第二禪.能斷大踴躍心若心無經營是名少 經營捨.此捨近第三禪.是其能斷一切踴躍心以不動身心無經營事心是名無事捨. 此捨近第四禪。
捨者何相何味何起何處.平等爲相.無所著爲味.無經營爲起.無染爲 處。
問.何故說此捨於此禪.非第二禪及初禪。
答.是處喜滿未滅心著.以緣喜樂是故未 滅.以大踴躍充遍身心是故於二種禪不說捨以不滿故。
於此第三禪無喜染故以滅 相著故成起禪支.以由禪支自在故說捨念正智.雲何爲念.念隨念彼念覺憶持不忘. 注:[一]原刻下衍不字.今依文義刪.
********************
念者念根念力正念此謂念。
問.念者何相何味何起何處。
答.隨念爲相.不忘爲味.守護 爲起.四念爲處。
雲何爲智.知解爲慧是正智此謂爲智。
於是正智有四種.有義智自相 智不愚癡智行處智.於是有義智者有四威儀.自相智者入於空處.不愚癡智者知於 世間八法.行處智者謂於事處.於此經中行處智是可取。
問.智者何相何味何起何處。
答.不愚癡爲相.緣著爲味.擇取諸法爲起.正作意爲處。
問.何故此念正智一切處不妙。
答.若人失念不起正智不堪起禪外行。
問.何故說第三禪不說第二禪及初禪。
答.於此 喜爲首麤禪支滅故正定細故.此定入細處以此正智堪能起第三禪.是故以禪支自 在。
復次此禪易起到彼樂處最氣味地亦作愚心是名著處.是故於此禪支得自在堪 爲斷喜。
又說喜樂者共爲親友.是故此念智分别無喜有樂於事成住.如彼犢子隨逐 其[一]母捉兩耳觸突隨母.如是無喜有樂以念智分别樂得住行處.若不緩分别反入於
喜成禪退分。
以此禪支自在故說念智.以此捨念智成就是故說有捨念智以身受樂。
注:[一]原刻下衍不字.今依文義刪.
********************
問.雲何心樂。
答.心攝受是心樂.從心觸生攝受是心樂受.是謂爲樂。
問.雲何身。
答.想陰 行陰識陰此謂爲身.此樂以身受謂身受樂。
問.何故此樂無喜[一]非以身爲受。
答.於第三 禪樂根滅.何故世尊說於第三禪樂根滅.是樂聖人所說.聖者佛及弟子開合制教分 别顯示此謂聖所說。
問.何故聖說於此身非餘處。
答.此第三禪易起到彼樂處彼無受 樂.聖者向於樂住是聖人成就.是故聖人說此禪勝。
成捨有念樂住者.捨念樂此已分 别成就入住第三禪。
第三者依第二名爲第三.第三禪者是捨念正智樂一心此謂禪. 成就入住者彼已得第[二]三禪。
離一分五分成就.三種善.十相具足.二十二功德相應.天 居生遍淨天.如初禪廣說。
天居者無喜樂住越人住名天居.是故世尊告諸比丘.如是 比丘於鬱波羅池華分陀利池華若鬱波羅華波頭摩華分陀利華水生水增長從水 起住水中從根至首以令水滿其中.如是比丘此身以無喜樂令滿潤澤以無喜之樂 遍滿身心。
於是如鬱多羅波頭摩分陀利華從水而起.如是入第三禪其身當知.如藕 注:[一]此字疑衍.
[二]原刻作二.今依文義改.
********************
生水從根至首一切皆滿.如是入第三禪其身以無喜之樂遍滿身心。
修定果報如是 天居生遍淨天功德.此第三禪亦成三種謂上中下.於是坐禪人修行下禪命終生少 淨天彼夀命十六劫.修行中禪生無量淨天彼天夀命三十二劫.修行上禪生遍淨天 夀命六十四劫。
〈三禪已竟〉念三禪過爾時坐禪人如是已作第三禪身得自在.樂起第四 禪越第三禪.第三禪麤第四禪妙.見第三禪過患復見第四禪功德。
雲何三禪過患.謂 近喜爲怨.正定以樂支麤不能堪忍爲得[一]神通.第三禪不成勝分.如是已見第三禪過
患.見第四禪功德是其對治。
彼坐禪人如是已見第三禪過患見第四禪功德.唯彼作 一切入相作意令現滅樂滅.以由捨心受持.如是作意不久以由捨心得安。
解四禪支. 彼坐禪人斷樂故.先[二]已斷苦故.以初喜憂盡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成就住第四禪.是
地一切入功德。
斷樂者名身樂斷.斷苦者名身苦斷.前喜憂滅者喜名心樂憂名心苦 皆盡滅也。
問.樂苦憂已斷何處滅。
答.初禪時滅.於此第四禪佛說苦滅。
問.何處苦根起 注:[一]原刻作禪.今依麗刻改.
[二]原刻作以.今依麗刻改.
********************
無餘時滅。
答.佛告比丘初禪成就離欲是處苦根起無餘時滅。
問.何故於初禪苦根滅。
答.以喜滿故身樂.身樂故苦根滅.以斷對治故是故於初禪苦根滅。
於第二禪憂根滅 成斷憂根.如佛所說何處[一]憂根起無餘時滅.於此比丘覺觀滅故第[二]二禪正受住是處
憂根起無餘時滅。
何故第二禪憂根滅.若有覺觀久隨覺觀成身懈怠成心懶惰.若心 懶惰憂根卽起.於第二禪覺觀滅說憂根滅。
於第三禪是處樂滅.如世尊說何處樂根 起無餘時滅.於此比丘厭於喜故第三禪入正受住是處樂根已起無餘時滅。
問.何故 於第三禪樂根滅。
答.喜滅故喜爲因樂成滅.是故於第三禪樂根滅。
問.若苦樂憂於三 禪處已滅.何故於此四禪說滅。
答.三禪是四禪道路.於三禪已滅受.是故於第四禪說 滅。
復次以不苦不樂受爲現對治是故說苦樂對治不苦不樂受.復次四禪共對治受 收合故.復次捨煩惱現無餘斷不苦不樂受者意不攝受心不棄捨此謂不苦不樂受。
不苦不樂受者何相何味何起何處.中間爲相.住中爲味.除是起.喜滅是處。
雲何捨念
復次有三種捨.一相應乘二少經營三無經營.於一切禪行是禪平等方便 不急疾不遲緩是名相應乘捨.此下捨近第二禪.能斷大踴躍心若心無經營是名少 經營捨.此捨近第三禪.是其能斷一切踴躍心以不動身心無經營事心是名無事捨. 此捨近第四禪。
捨者何相何味何起何處.平等爲相.無所著爲味.無經營爲起.無染爲 處。
問.何故說此捨於此禪.非第二禪及初禪。
答.是處喜滿未滅心著.以緣喜樂是故未 滅.以大踴躍充遍身心是故於二種禪不說捨以不滿故。
於此第三禪無喜染故以滅 相著故成起禪支.以由禪支自在故說捨念正智.雲何爲念.念隨念彼念覺憶持不忘. 注:
問.念者何相何味何起何處。
答.隨念爲相.不忘爲味.守護 爲起.四念爲處。
雲何爲智.知解爲慧是正智此謂爲智。
於是正智有四種.有義智自相 智不愚癡智行處智.於是有義智者有四威儀.自相智者入於空處.不愚癡智者知於 世間八法.行處智者謂於事處.於此經中行處智是可取。
問.智者何相何味何起何處。
答.不愚癡爲相.緣著爲味.擇取諸法爲起.正作意爲處。
問.何故此念正智一切處不妙。
答.若人失念不起正智不堪起禪外行。
問.何故說第三禪不說第二禪及初禪。
答.於此 喜爲首麤禪支滅故正定細故.此定入細處以此正智堪能起第三禪.是故以禪支自 在。
復次此禪易起到彼樂處最氣味地亦作愚心是名著處.是故於此禪支得自在堪 爲斷喜。
又說喜樂者共爲親友.是故此念智分别無喜有樂於事成住.如彼犢子隨逐 其
以此禪支自在故說念智.以此捨念智成就是故說有捨念智以身受樂。
注:
答.心攝受是心樂.從心觸生攝受是心樂受.是謂爲樂。
問.雲何身。
答.想陰 行陰識陰此謂爲身.此樂以身受謂身受樂。
問.何故此樂無喜
答.於第三 禪樂根滅.何故世尊說於第三禪樂根滅.是樂聖人所說.聖者佛及弟子開合制教分 别顯示此謂聖所說。
問.何故聖說於此身非餘處。
答.此第三禪易起到彼樂處彼無受 樂.聖者向於樂住是聖人成就.是故聖人說此禪勝。
成捨有念樂住者.捨念樂此已分 别成就入住第三禪。
第三者依第二名爲第三.第三禪者是捨念正智樂一心此謂禪. 成就入住者彼已得第
離一分五分成就.三種善.十相具足.二十二功德相應.天 居生遍淨天.如初禪廣說。
天居者無喜樂住越人住名天居.是故世尊告諸比丘.如是 比丘於鬱波羅池華分陀利池華若鬱波羅華波頭摩華分陀利華水生水增長從水 起住水中從根至首以令水滿其中.如是比丘此身以無喜樂令滿潤澤以無喜之樂 遍滿身心。
於是如鬱多羅波頭摩分陀利華從水而起.如是入第三禪其身當知.如藕 注:
修定果報如是 天居生遍淨天功德.此第三禪亦成三種謂上中下.於是坐禪人修行下禪命終生少 淨天彼夀命十六劫.修行中禪生無量淨天彼天夀命三十二劫.修行上禪生遍淨天 夀命六十四劫。
〈三禪已竟〉念三禪過爾時坐禪人如是已作第三禪身得自在.樂起第四 禪越第三禪.第三禪麤第四禪妙.見第三禪過患復見第四禪功德。
雲何三禪過患.謂 近喜爲怨.正定以樂支麤不能堪忍爲得
彼坐禪人如是已見第三禪過患見第四禪功德.唯彼作 一切入相作意令現滅樂滅.以由捨心受持.如是作意不久以由捨心得安。
解四禪支. 彼坐禪人斷樂故.先
斷樂者名身樂斷.斷苦者名身苦斷.前喜憂滅者喜名心樂憂名心苦 皆盡滅也。
問.樂苦憂已斷何處滅。
答.初禪時滅.於此第四禪佛說苦滅。
問.何處苦根起 注:
答.佛告比丘初禪成就離欲是處苦根起無餘時滅。
問.何故於初禪苦根滅。
答.以喜滿故身樂.身樂故苦根滅.以斷對治故是故於初禪苦根滅。
於第二禪憂根滅 成斷憂根.如佛所說何處
何故第二禪憂根滅.若有覺觀久隨覺觀成身懈怠成心懶惰.若心 懶惰憂根卽起.於第二禪覺觀滅說憂根滅。
於第三禪是處樂滅.如世尊說何處樂根 起無餘時滅.於此比丘厭於喜故第三禪入正受住是處樂根已起無餘時滅。
問.何故 於第三禪樂根滅。
答.喜滅故喜爲因樂成滅.是故於第三禪樂根滅。
問.若苦樂憂於三 禪處已滅.何故於此四禪說滅。
答.三禪是四禪道路.於三禪已滅受.是故於第四禪說 滅。
復次以不苦不樂受爲現對治是故說苦樂對治不苦不樂受.復次四禪共對治受 收合故.復次捨煩惱現無餘斷不苦不樂受者意不攝受心不棄捨此謂不苦不樂受。
不苦不樂受者何相何味何起何處.中間爲相.住中爲味.除是起.喜滅是處。
雲何捨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