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脫道論卷第四

關燈
所復著。

    以三行成無味.少方便故以鈍慧故以不得寂寂樂故.於是坐禪人心若無味 以二種行令得歡喜.一以恐怖二以歡喜.若觀生老死及四惡趣見諸可畏心生愁惱. 若念佛法僧戒施天見六行功德心生歡喜。

    心定成捨者.以二行成於禪外地定.以斷 諸[一]蓋心成定或於所得地以起禪支故成心定.是坐禪人心定有二行當捨.非成住故 中方便調適故。

    離不學定人.或安定或外行定或威儀定彼人無此不修不學不應供 養.修學人者若有安定有外行定及威儀定應從修學亦應供養。

    樂著安者.此坐禪人 如彼深源如彼奔泉如彼低樹.常樂恭敬多所修行。

    行此十事因緣生於安定。

    問.雲何 以受持能生安定方便。

    答.彼坐禪人善解緣起入寂寂處.其所解相於所修定隨心自 在生其欲樂令心得起.從此身意堪任有用令得受持.從生歡喜心得受持.從生適樂 身心得受持.從生光明心得受持.從生悲傷心得受持.以是悲傷令心得靜善取靜心 注: [一]原刻作善.今依麗刻改. ******************** 心得受持.如是善取令捨心得受持.從無邊煩惱心得解脫成就受持.以解脫故彼成 一法味.以一味心得受持修行.是故從此勝妙心得增長.如是住受持起安定方便。

    如 是善解緣起及心受持.不久起定。

    彼坐禪人離欲不善法.有覺有觀.於寂靜處心所成 就有喜有樂.[一]得於初禪是地一切入功德。

    於是離欲者離有三種.謂身離心離煩惱離。

     問.雲何身離。

    答.遠離諸惱出處山野。

    雲何心離.以清淨心到勝善處。

    雲何煩惱離.無結 累人無生死行處。

    復次離有五種.謂伏離彼分離斷離猗離出離。

    雲何伏離.謂修初禪 伏於五蓋.雲何彼分離.謂修達分定伏於諸見.雲何斷離.謂修出世間道斷諸煩惱.雲 何猗離.謂得果時樂.雲何出離.謂涅槃也。

    欲者有二種.一者處欲二者欲煩惱.天堂及 人所愛色香味觸此謂欲處.於此欲處起欲染思惟是謂欲煩惱.從此欲以心别離以 伏别離是遠離是出離是解脫是不相應是謂離欲。

    問.雲何離不善法。

    答.謂不善根有 三種.一貪二瞋三癡.與彼相應受想行識及身口意業此謂不善法。

    說不善有三種.一 注: [一]勘此句文意亦可雲得初禪地一切入. ******************** 自性二相應三生緣性.是三不善根謂貪瞋癡是名自性.與彼相應受想行識是名相 應.所起身口意業此謂緣性.以此三不善法是謂遠離.是出是脫是不相應是謂離不 善法。

    復次離欲者離貪欲蓋.離不善法者謂離餘蓋。

    問.已說離不善法欲是不善已在 其中.何故别說離婬欲。

    答.婬欲是出對治.佛所說欲能除煩惱.離欲者佛說爲出.如得 初禪欲想相應作意成起此退分法.[一]是故以欲和合煩惱.欲若别離一切煩惱皆亦别 離.是故别說離欲。

    復次離欲者已得出成離欲.離不善法者若得不瞋成離於瞋.若得 明相成離懈怠睡眠.若得不亂成離調戲.若得不悔成離於悔.若得安定成離於疑.若 得智慧成離無明.若得正思惟成離邪念.若得歡喜成離不樂.若心得樂成離於苦.若 得一切善法則離一切不善.如[二]三藏說以不貪滿故成就離欲以不[三]瞋不癡滿故成就 離不善法。

    復次離欲者是說身離.不善法者是說心離。

    復次離欲者是說斷欲覺.離不 善法者是說斷瞋恚害覺。

    復次離欲者是說避欲樂.離不善法者是說避著身懈怠。

    復 注: [一]勘此下文意雲.煩惱欲性爲前句欲.不善法中欲爲後句不善法.故不相雜. [二]勘淨道論.此指巴利本三藏釋論.次後同. [三]原刻下衍以字.今依麗刻刪. ******************** 次離欲者是說斷於六戲笑及歡喜樂.離不善法者是說斷戲覺及憂苦等亦說斷於 戲笑及捨。

    復次離欲者是現得樂出於欲樂.離不善法者是現得樂心無過患。

    復次離 欲者謂超出欲流.離不善法者所餘煩惱應生欲有而生色界是名超越。

    有覺觀者雲 何爲覺.謂種種覺思惟安思想心不覺知入正思惟此謂爲覺.此覺成就故初禪有覺。

     復次入地一切入依地相無間成覺思惟是名爲覺.如心誦經。

    問.覺者何想何味何起 何處。

    答.覺者修猗想爲味.下心作念爲起.想爲行處。

    雲何爲觀.於修觀時隨觀所擇心 住隨捨是謂爲觀.以此相應成初禪有觀。

    復次入地一切入定人從修地相心之所觀. 如觀諸義爲觀。

    問.觀何相何味何起何處。

    [一]答觀者隨擇是相.令心猗是味.隨見覺是處 問.覺觀何差别。

    答.猶如打鈴初聲爲覺後聲爲觀.復次如心所緣初爲覺後爲觀.復次 求禪爲覺守護爲觀.復次憶是覺不捨是觀.復次麤心受持爲覺細心受持爲觀.若處 有覺是處有觀.若處有觀於處或有覺或無覺。

    如三藏所說.初安心於事是覺.得覺未 注: [一]原刻作若.今依麗刻改. ******************** 定是觀.如遠見來人不識男女及識男女如是色如是形爲覺.從此[一]當觀有戒無戒富 貴貧賤爲觀。

    覺者求引將來觀者守持隨逐.如鳥陵虛奮迅爲覺遊住爲觀.初放爲覺 久放爲觀.以覺守護以觀搜擇.以覺思惟以觀隨思惟.覺行不念惡法觀行受持於禪. 如人有力默而誦經隨念其義是觀.如覺所覺覺已能知觀於辭辯及樂說辯是覺義 辯法辯是觀.心解於勝是覺心解分别是觀.是爲覺觀差别。

    寂寂所成名寂寂者.謂離 五蓋是名寂寂。

    復次色界善根復說初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