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脫道論卷第四
關燈
小
中
大
阿羅漢優波底沙造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一]行門品第八之一
問雲何地一切入何修何相何味何處何功德.一切入者何義.幾種地.何地取相.雲何
作曼陀羅法.何修地法。
答是心依地相生此謂地一切入.心不亂住是名爲修.善樂著 地想爲相.不捨爲味.意無異念爲處。
何功德者謂有十二功德.從地一切入是相易得. 於一切時於一切行心無行無礙.如意神通.履水遊空如地.受種種色辯初念宿命辯 及天耳界辯.隨行善趣.甘露爲邊。
問.一切入何義。
答.謂周普一切入.如佛說偈言.若人 念佛德生喜充遍身觀地一切入周滿閻浮提此觀緣地生心喜亦如是。
修如是觀.是 曼陀羅遍一切入。
[二]問地幾種.何地取相可修。
答.地有二種.一自相地二造作地.堅爲自 注:[一]淨道論第四品釋地一切入.
[二]淨道論此段本母雲.執地一切入者取地上相或作或不作等.善取相.任持決定.見彼勝利.作寶想.恭敬愛樂.繫心所緣.離欲不善.乃至具足初禪住.按此下依地一切入廣說修禪方便.以例餘法.故文句特詳.
********************
相地界是謂自相地.若手自掘若教人掘造作所成是謂作地.成四種色謂白黑赤及
如明色。
於是坐禪人於自相地不應作意.應除白黑赤.何以故.若觀自相地從此不起 彼分相.若取白黑赤色成修色一切入.何以故.觀自相地離白黑赤若作不作當取其 相.如明相現當取其相。
問.雲何名不作地。
答.處處平坦離於草石無諸株杌於其眼境 當令起心是名地想.是謂不作地.[一]若舊坐禪隨樂不樂卽見彼分地相住於不退.新學
初禪取作地相作曼陀羅不觀非作地。
問.雲何作曼陀羅。
答.若坐禪人欲於地作曼陀 羅.初從當觀寂寂或於寺舍或在石室或在樹下不住幽闇無日光處非人行路.於如 是處皆遠一尋.灑掃清潔當令地燥.擇於處所如明相現時土色.使與地性得相發起. 籌量調適威儀恭敬.取於器物以水和土.刪去草杌卻除糞芥.取其衣帊擠漉泥滓.於 淨潔地障蔽坐處.遮斷光明安置禪座.不近不遠以規作圓.圓內平滿無有痕跡.然後 以泥泥地不雜餘色.以别色不雜於地應安.乃至未燥當覆守護.若至燥時以異色界 注:[一]原刻作答.今依麗刻改.
********************
其外或如米篩大或如鈔鑼大.或圓或方或三角四角應當分别.本師所說最勝圓作
曼陀羅。
若於衣若於闆若於壁處皆作曼陀羅.於地最勝.如是先師所說。
問雲何修地 法答若坐禪人欲修地一切入從初當觀欲過患.復應觀出離功德。
問.何故應觀欲過 患。
答.欲者少氣味故多憂苦於是處多過患.欲者如骨喻少氣味.欲者如肉摶喻以多 屬故.欲者如逆風把火喻隨燒故.欲者如炎炭喻大小故.欲者如夢喻倐忽無故.欲者 如借物喻勢不得久.欲者如樹果喻爲人所折故.欲者如刀喻以斬斫故.欲者如槊喻 以爲槊故.欲者如毒蛇頭喻可怖畏故.欲者如風吹綿喻不可守護故.欲者如幻喻惑 癡人故.欲者是暗無所見故.欲者是障礙路礙諸善法故.欲者是癡失正念故.欲者如 熟以爛故.欲者是械相駐縛故.欲者是盜功德物故.欲者是怨家起鬬爭故.欲者是苦 造諸過患故。
如是已觀欲過患應觀出離功德.名出離者謂初禪從初出家修諸善是 名出離。
問.雲何出離功德。
答.無[一]蓋心自在.住寂寂樂.堪忍苦樂.住不忘失.曠濟衆事.得
注:
[一]原刻作盡.今依麗刻改.
********************
大果地.堪受供養.二處饒益.是大智慧.是一切善處.名越三界.復次名出離者彼出離
婬欲是寂寂諸蓋.是樂無垢.是處最勝地.是道爲得最勝.是清淨心垢.此是功德修行
所造。
是樂內所修行。
欲者是麤出是勝妙.欲者有煩惱出離者是無煩惱.欲者是下出 離者是上.欲者有瞋恚出離者無嗔恚.欲者非可愛果出離者是可愛果.欲者有怖畏 出離者無怖畏。
如是已觀婬欲過患及觀出離功德.依出離生欲樂心生信生恭敬.觀 可作非可作.依節量食安置衣鉢.身不懈倦心無怠惰當小行腳.小行腳已坐洗手足. 應念佛菩提念法念僧.修善行念已當令歡喜.我能如此得具足若我不得出離復不 久安精進是故應作勇猛。
去曼陀羅不遠不近如軛如尋遠應安坐具.對曼陀羅結跏 趺坐令身平正.內心起念[一]閉眼少時.除身心亂攝一切心成一心.小開眼髣髴令觀曼
陀羅。
彼坐禪人現觀曼陀羅形以三行取相.以等觀以方便以離亂。
問.雲何以等觀。
答. 坐禪人現觀曼陀羅非大開眼非大閉眼如是當觀.何以故.若大開眼其眼成倦曼陀 注:[一]原刻作開.今依麗刻改.
********************
羅自性現見自性彼分想不起.若最閉眼見曼陀羅成闇亦不見彼相便生懈怠.是故
應離大開眼大閉眼唯專心住曼陀羅爲心住故當觀.如人映鏡見其面像依鏡見面
面從鏡生.彼坐禪人觀曼陀羅見其定相依曼陀羅起.是故當觀等觀取相爲心住故.
如是以等觀取相。
問.雲何以方便。
答.謂四作意方便.一謂內隔二滿方三轉四遍滿.是 時見相出散無隔是時當作內隔作意.是時見小相或見半曼陀羅是時作令滿曼陀 羅已方滿令作意.是時心散亂及心懈懶是時應當策課如陶家輪.是時若心得住是 時令見曼陀羅遍滿無虧當觀捨.如是以方便可知。
問.雲何以離亂。
答.離亂有四種.一 最速作精進二最遲作精進三最高四最下。
問.雲何速作精進。
答.謂急疾作意不待時 節.早坐晚罷乃至身疲.是
答是心依地相生此謂地一切入.心不亂住是名爲修.善樂著 地想爲相.不捨爲味.意無異念爲處。
何功德者謂有十二功德.從地一切入是相易得. 於一切時於一切行心無行無礙.如意神通.履水遊空如地.受種種色辯初念宿命辯 及天耳界辯.隨行善趣.甘露爲邊。
問.一切入何義。
答.謂周普一切入.如佛說偈言.若人 念佛德生喜充遍身觀地一切入周滿閻浮提此觀緣地生心喜亦如是。
修如是觀.是 曼陀羅遍一切入。
答.地有二種.一自相地二造作地.堅爲自 注:
於是坐禪人於自相地不應作意.應除白黑赤.何以故.若觀自相地從此不起 彼分相.若取白黑赤色成修色一切入.何以故.觀自相地離白黑赤若作不作當取其 相.如明相現當取其相。
問.雲何名不作地。
答.處處平坦離於草石無諸株杌於其眼境 當令起心是名地想.是謂不作地.
問.雲何作曼陀羅。
答.若坐禪人欲於地作曼陀 羅.初從當觀寂寂或於寺舍或在石室或在樹下不住幽闇無日光處非人行路.於如 是處皆遠一尋.灑掃清潔當令地燥.擇於處所如明相現時土色.使與地性得相發起. 籌量調適威儀恭敬.取於器物以水和土.刪去草杌卻除糞芥.取其衣帊擠漉泥滓.於 淨潔地障蔽坐處.遮斷光明安置禪座.不近不遠以規作圓.圓內平滿無有痕跡.然後 以泥泥地不雜餘色.以别色不雜於地應安.乃至未燥當覆守護.若至燥時以異色界 注:
若於衣若於闆若於壁處皆作曼陀羅.於地最勝.如是先師所說。
問雲何修地 法答若坐禪人欲修地一切入從初當觀欲過患.復應觀出離功德。
問.何故應觀欲過 患。
答.欲者少氣味故多憂苦於是處多過患.欲者如骨喻少氣味.欲者如肉摶喻以多 屬故.欲者如逆風把火喻隨燒故.欲者如炎炭喻大小故.欲者如夢喻倐忽無故.欲者 如借物喻勢不得久.欲者如樹果喻爲人所折故.欲者如刀喻以斬斫故.欲者如槊喻 以爲槊故.欲者如毒蛇頭喻可怖畏故.欲者如風吹綿喻不可守護故.欲者如幻喻惑 癡人故.欲者是暗無所見故.欲者是障礙路礙諸善法故.欲者是癡失正念故.欲者如 熟以爛故.欲者是械相駐縛故.欲者是盜功德物故.欲者是怨家起鬬爭故.欲者是苦 造諸過患故。
如是已觀欲過患應觀出離功德.名出離者謂初禪從初出家修諸善是 名出離。
問.雲何出離功德。
答.無
是樂內所修行。
欲者是麤出是勝妙.欲者有煩惱出離者是無煩惱.欲者是下出 離者是上.欲者有瞋恚出離者無嗔恚.欲者非可愛果出離者是可愛果.欲者有怖畏 出離者無怖畏。
如是已觀婬欲過患及觀出離功德.依出離生欲樂心生信生恭敬.觀 可作非可作.依節量食安置衣鉢.身不懈倦心無怠惰當小行腳.小行腳已坐洗手足. 應念佛菩提念法念僧.修善行念已當令歡喜.我能如此得具足若我不得出離復不 久安精進是故應作勇猛。
去曼陀羅不遠不近如軛如尋遠應安坐具.對曼陀羅結跏 趺坐令身平正.內心起念
彼坐禪人現觀曼陀羅形以三行取相.以等觀以方便以離亂。
問.雲何以等觀。
答. 坐禪人現觀曼陀羅非大開眼非大閉眼如是當觀.何以故.若大開眼其眼成倦曼陀 注:
問.雲何以方便。
答.謂四作意方便.一謂內隔二滿方三轉四遍滿.是 時見相出散無隔是時當作內隔作意.是時見小相或見半曼陀羅是時作令滿曼陀 羅已方滿令作意.是時心散亂及心懈懶是時應當策課如陶家輪.是時若心得住是 時令見曼陀羅遍滿無虧當觀捨.如是以方便可知。
問.雲何以離亂。
答.離亂有四種.一 最速作精進二最遲作精進三最高四最下。
問.雲何速作精進。
答.謂急疾作意不待時 節.早坐晚罷乃至身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