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脫道論卷第三
關燈
小
中
大
行處內營事內事設外事.
又四行處設內營事設外營事[一]外事.又二行處設內營事設外營事設內事設外事.又
一行處內外營事內事.又一行處內營事不應說及內事外事。
於是二行處內營事內 事者謂識一切入及非非想處.又二行處內營事外事者所謂念數息念身.又一行處 外營事內事者所謂念死.又二十一行處外營事外事者謂十不淨想四無量心四色 一切入虛空一切入及念佛念僧.又四行處內營事內事設外事者謂念戒念施觀於 注:[一]原刻此二字在設外上.今依麗刻改.
********************
四大及不淨食想.又四行處設內營事設外營事設外事謂四色一切入.又二行處設
內營事設外營事設內事設外事謂念法念寂寂.又一行處內外營事內事謂爲念天.
又一行處內營事內事外事不應說謂無所有處。
又二行處過去事謂識一切入及非 非想處.又一行處於未來事所謂念死.又一行處於現在事所謂念天.又六行處設過 去事設未來事設現在事謂念佛念僧念戒念施及觀四大不淨食想.又二行處設過 去事設現在事設不應說過去未來者所謂念法念寂寂.又二十六行處不應說三世 事謂九一切入十不淨想四無量心及念數息念身無所有處。
又四行處動事謂火一 切入風一切入及蟲爛想及念數息其處則動其相不動.餘三十四不動事.如是以事 可知。
問.雲何爲勝。
答.八一切入四無色定是名勝.真實事故以八一切入是名定勝故 彼第四禪得勝地故四無色定成勝.十不淨想及食不淨想是名想勝.以色以形以空 以方以分别以和合以執著故以不淨想事故.以十念處是名勝.念微細故隨念故.四 ******************** 無量心以無過爲勝.受饒益故.觀四大是名慧勝.以執著空故.如是以勝可知。
問.雲何 以地。
答.十二行處不生於天上.謂十不淨及念身食不淨想.又十三行處不生於色有. 初十二及數息念不生色有.除四無色處餘行處不生於無色有.如是以地可知。
問.雲 何以取。
答.謂十七行處以見應取相除風一切入及無色一切入餘七一切入十不淨 想.又一行處以觸應取相謂念數息.又一行處或以見或以觸應取謂風一切入.餘十 九行處以聞分别應取。
又五行處初坐禪人不應修行四無色及捨.餘三十二初學禪 人應取.如是以取可知。
問.雲何以人。
答.欲行人四無量不應修行.以淨相故.何以故.欲 行人作意淨想非其所行.如痰病人多食肥腴非其所宜。
瞋行人十不淨想不應修行. 瞋恚想故.瞋恚作意非其所行.如膽病人飲食沸熱非其所宜。
癡行人未增長智不應 令起修行處離方便故.若離方便其精進無果.如人騎象無鉤。
欲行人應修不淨想及 觀身是其欲對治故.瞋行人應修四無量心是瞋對治故.或當修色一切入心隨逐故. ******************** 信行人當修六念處念佛爲初信定故.意行人當修觀四大於食不淨想念死念寂寂 深處故.復次意行人於一切行處無所妨礙.覺行人當修念數息以斷覺故.癡行人以 言問法以時聞法以恭敬法與師共住令智增長於三十八行隨其所樂應當修.念死 及觀四大最勝。
復說於分别行處我見彼勝六人於所分别略而爲三。
問.若然於初有 妨。
答.二欲行人謂鈍根利根.爲鈍根欲人修不淨觀爲其欲對治是所應教行修得除 欲.利根欲人初信增長當修念處是所應教行修得除欲。
二瞋行人謂鈍根利根.爲鈍 根瞋恚行人修四無量是其瞋恚對治是所應教行修得除瞋.利根瞋恚行人以智增 長修行勝處是所教修得除瞋。
二癡行人謂無根鈍根.爲無根癡行人不應教修行處. 爲鈍根癡行人爲除覺應教修念數息。
如是以略唯成三人是故無妨。
於是法一切入 及數息以空增長無妨成一切行.若已得勝功德勝一切行所行之處故成不妨。
解脫道論卷第三 ********************
於是二行處內營事內 事者謂識一切入及非非想處.又二行處內營事外事者所謂念數息念身.又一行處 外營事內事者所謂念死.又二十一行處外營事外事者謂十不淨想四無量心四色 一切入虛空一切入及念佛念僧.又四行處內營事內事設外事者謂念戒念施觀於 注:
又二行處過去事謂識一切入及非 非想處.又一行處於未來事所謂念死.又一行處於現在事所謂念天.又六行處設過 去事設未來事設現在事謂念佛念僧念戒念施及觀四大不淨食想.又二行處設過 去事設現在事設不應說過去未來者所謂念法念寂寂.又二十六行處不應說三世 事謂九一切入十不淨想四無量心及念數息念身無所有處。
又四行處動事謂火一 切入風一切入及蟲爛想及念數息其處則動其相不動.餘三十四不動事.如是以事 可知。
問.雲何爲勝。
答.八一切入四無色定是名勝.真實事故以八一切入是名定勝故 彼第四禪得勝地故四無色定成勝.十不淨想及食不淨想是名想勝.以色以形以空 以方以分别以和合以執著故以不淨想事故.以十念處是名勝.念微細故隨念故.四 ******************** 無量心以無過爲勝.受饒益故.觀四大是名慧勝.以執著空故.如是以勝可知。
問.雲何 以地。
答.十二行處不生於天上.謂十不淨及念身食不淨想.又十三行處不生於色有. 初十二及數息念不生色有.除四無色處餘行處不生於無色有.如是以地可知。
問.雲 何以取。
答.謂十七行處以見應取相除風一切入及無色一切入餘七一切入十不淨 想.又一行處以觸應取相謂念數息.又一行處或以見或以觸應取謂風一切入.餘十 九行處以聞分别應取。
又五行處初坐禪人不應修行四無色及捨.餘三十二初學禪 人應取.如是以取可知。
問.雲何以人。
答.欲行人四無量不應修行.以淨相故.何以故.欲 行人作意淨想非其所行.如痰病人多食肥腴非其所宜。
瞋行人十不淨想不應修行. 瞋恚想故.瞋恚作意非其所行.如膽病人飲食沸熱非其所宜。
癡行人未增長智不應 令起修行處離方便故.若離方便其精進無果.如人騎象無鉤。
欲行人應修不淨想及 觀身是其欲對治故.瞋行人應修四無量心是瞋對治故.或當修色一切入心隨逐故. ******************** 信行人當修六念處念佛爲初信定故.意行人當修觀四大於食不淨想念死念寂寂 深處故.復次意行人於一切行處無所妨礙.覺行人當修念數息以斷覺故.癡行人以 言問法以時聞法以恭敬法與師共住令智增長於三十八行隨其所樂應當修.念死 及觀四大最勝。
復說於分别行處我見彼勝六人於所分别略而爲三。
問.若然於初有 妨。
答.二欲行人謂鈍根利根.爲鈍根欲人修不淨觀爲其欲對治是所應教行修得除 欲.利根欲人初信增長當修念處是所應教行修得除欲。
二瞋行人謂鈍根利根.爲鈍 根瞋恚行人修四無量是其瞋恚對治是所應教行修得除瞋.利根瞋恚行人以智增 長修行勝處是所教修得除瞋。
二癡行人謂無根鈍根.爲無根癡行人不應教修行處. 爲鈍根癡行人爲除覺應教修念數息。
如是以略唯成三人是故無妨。
於是法一切入 及數息以空增長無妨成一切行.若已得勝功德勝一切行所行之處故成不妨。
解脫道論卷第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