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脫道論卷第三
關燈
小
中
大
">[二]離.不從此欲解脫旣觀不能捨行知於餘
事.諸如是行欲行可知.瞋行人者見所有如是事如倦不能久看.隨取過患多毀人.於
多功德非不離從此不捨.唯以過患得已便知.行餘事亦如是.行瞋行可知.癡行人見
所有如是事於功德過患成信他.聞他人所薄亦薄.聞他所讚歎亦讚歎.自不知故.以
如是行於外事癡行可知.如是以事。
問雲何以煩惱可知。
答.欲行人五煩惱多行.嫉慳 幻諂欲此謂五.瞋恚行人五煩惱多行.忿恨覆惱瞋此謂五.癡行人五煩惱多行.懶懈 怠疑悔無明是五.如是以煩惱可知。
問.雲何以行。
答.欲行人見行以性舉腳疾行平舉 腳平下腳不廣舉腳可愛行.如是以行欲行可知.瞋恚行人見行以性急起腳急下相 注:[一]淨道論此段本母雲.以威儀.以所作.以食事.以見等.以法生起.凡舉五門.較本論略.
[二]原刻作難.今依文義改.次段離字同.
********************
觸以半腳入地.如是以行瞋恚人可知.癡行人見行以性起腳摩地亦摩下以腳觸腳
行.以如是行癡行人可知.如是以行。
問雲何以著衣欲行人。
答.欲行人若捉衣以性不[一]急不寬著衣太下周正圓種種可愛可見.瞋行人著衣以性大急太上不周正不圓不
種種可愛不可觀.癡行人若著衣以性多寬不周正不圓非種種可愛可觀.如是以著
衣可知。
問.雲何以食可知。
答.欲行人樂肥甜.瞋恚行人樂酢.癡行人不定樂.復次欲行 人食時自量相應中適取摶食亦知氣味不速食若得少味成大歡喜.瞋行人見食多 取摶食滿口食若得少味大瞋惱.癡行人見食不圓小摶食不中適少取以食塗染其 口半摶入口半墮盤器亂心不思惟食.如是以[二]食可知。
問雲何以[三]業可知。
欲行人掃地 平身捉掃箒不駛不知土沙而能清淨.瞋行人若掃地急捉掃箒兩邊駛除去沙土急 聲雖淨潔而不平等.愚癡行人若掃地寬捉掃箒展轉看盡處處不淨亦不平等.如是 浣染縫等一切事平等作不與心是欲人.瞋行人於一切事不平等作不與心.癡行人 注:[一]原刻錯作多見二字.今依文義改.
[二]原刻作欲.今依文義改.
[三]原刻作事.今依文義改.後結句同.
********************
亂心多作不成.如是以業可知。
問.雲何以臥坐.欲行人眠不駛眠先拼擋臥處令周正 平等安隱置身屈臂眠.夜中有喚卽起.如有所疑卽答.瞋行人若臥駛隨得所安置身 面目顰蹙.於夜若有人喚卽起瞋答.癡人若眠臥處不周正放手腳覆身而臥.夜中若 有人喚應聲噫噫久時方答.如是以臥可知。
問何行何法用受衣乞食坐臥行處。
若欲 行人衣麤不下色可憎是與其衣當著.瞋行人衣精細衣淨潔好色下可愛是應當著. 癡行人衣隨所得當著。
欲行人乞食麤不淨潔無美氣味少乞食.瞋行人乞食[一]肥美淨
潔好氣味如意所得.癡行人乞食隨所得有節。
欲行人臥坐於樹影水間於小遠村處 復[二]於未成寺於無臥具處是其當眠坐.瞋行人坐臥樹影水邊成就平正於寺已成臥
具具足成其坐臥處.癡行人依師親覲當住。
欲行人行處麤飯飲食處若入聚落應向 日而行於惡人處是其當行.瞋恚行人處於飯水飲食具足逐日而入多信向人處是 其當入.癡行人隨所得處。
欲行人威儀多行腳處.瞋行人依坐臥.癡行人依行處。
於是 注:[一]原刻作服.今依麗刻改.
問雲何以煩惱可知。
答.欲行人五煩惱多行.嫉慳 幻諂欲此謂五.瞋恚行人五煩惱多行.忿恨覆惱瞋此謂五.癡行人五煩惱多行.懶懈 怠疑悔無明是五.如是以煩惱可知。
問.雲何以行。
答.欲行人見行以性舉腳疾行平舉 腳平下腳不廣舉腳可愛行.如是以行欲行可知.瞋恚行人見行以性急起腳急下相 注:
問雲何以著衣欲行人。
答.欲行人若捉衣以性不
問.雲何以食可知。
答.欲行人樂肥甜.瞋恚行人樂酢.癡行人不定樂.復次欲行 人食時自量相應中適取摶食亦知氣味不速食若得少味成大歡喜.瞋行人見食多 取摶食滿口食若得少味大瞋惱.癡行人見食不圓小摶食不中適少取以食塗染其 口半摶入口半墮盤器亂心不思惟食.如是以
問雲何以
欲行人掃地 平身捉掃箒不駛不知土沙而能清淨.瞋行人若掃地急捉掃箒兩邊駛除去沙土急 聲雖淨潔而不平等.愚癡行人若掃地寬捉掃箒展轉看盡處處不淨亦不平等.如是 浣染縫等一切事平等作不與心是欲人.瞋行人於一切事不平等作不與心.癡行人 注:
問.雲何以臥坐.欲行人眠不駛眠先拼擋臥處令周正 平等安隱置身屈臂眠.夜中有喚卽起.如有所疑卽答.瞋行人若臥駛隨得所安置身 面目顰蹙.於夜若有人喚卽起瞋答.癡人若眠臥處不周正放手腳覆身而臥.夜中若 有人喚應聲噫噫久時方答.如是以臥可知。
問何行何法用受衣乞食坐臥行處。
若欲 行人衣麤不下色可憎是與其衣當著.瞋行人衣精細衣淨潔好色下可愛是應當著. 癡行人衣隨所得當著。
欲行人乞食麤不淨潔無美氣味少乞食.瞋行人乞食
欲行人臥坐於樹影水間於小遠村處 復
欲行人行處麤飯飲食處若入聚落應向 日而行於惡人處是其當行.瞋恚行人處於飯水飲食具足逐日而入多信向人處是 其當入.癡行人隨所得處。
欲行人威儀多行腳處.瞋行人依坐臥.癡行人依行處。
於是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