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脫道論卷第一

關燈
戒善除諸欲著於無過樂情生欣樂.以 定除身羸於寂滅樂而增喜樂.以慧分别四諦中道具足於正覺樂深懷愛樂.如是遠 離二邊得中道具足是伏解脫道。

    以戒除惡趣.以定除欲界.以慧除一切有。

    於戒多修 於定慧少修成須陀洹斯陀含。

    於戒定多修於慧少修成阿那含.修三種滿成阿羅漢 無上解脫。

     注: [一]原刻作意.今依麗刻改. ******************** [一]分别戒品第二 [二]問雲何戒何相何味何起何足處.何功德.何戒義.戒行何差别.幾戒.何所起.何戒初中 後.幾法障礙戒道.幾戒因.幾種戒.雲何令戒清淨.幾因以是戒住。

     答雲何戒者謂思戒威儀戒不越戒.何者爲思戒.我不作惡作者自受.何者威儀戒.離 於犯處.雲何不越戒.若有戒人身口無過。

    復次斷義威儀一切善法是戒.如[三]阿毗曇說. 以出離法斷於欲欲是戒能離惡思戒護戒威儀戒.以不瞋恚斷滅瞋恚.以光明相斷 於睡眠.以不散亂斷於掉戲.以見法起斷於疑悔.以智斷無明.以喜斷無可樂.以初禪 斷五蓋.以二禪斷覺觀.以三禪斷喜.以四禪斷樂.以空入定斷於色想乃至瞋恚及種 種想.以識入定斷虛空.以無所有定斷識入想.以非想非非想定斷無所有.以無常見 斷於常想.以苦見斷樂想.以無我見斷我想.以過患見斷於愛想.以無染見斷於欲想. 以滅見斷集.以消見斷厚.以分見斷聚.以生滅見斷常.以無相見斷相.以無作見斷作. 注: [一]淨道論第一品釋戒. [二]淨道論此段本母十門.合爲七問.雲何戒.戒何義.何相味起處.何功德.幾種戒.幾法障礙.雲何清淨.文義較略. [三]勘淨道論.此引巴利本無礙解道文. ******************** 以空見斷入.以增上慧見斷執著.以如實知見斷無明執.以過患見而斷居執.以彼觀 見斷不彼觀.以轉散見斷和合執.以須陀洹道斷見一處煩惱.以斯陀含道斷麤煩惱. 以阿那含道斷細煩惱.以阿羅漢道斷一切煩惱.此謂不越戒思戒護[一]戒威儀戒.此謂 戒。

     何戒相者.威儀除非威儀。

    問.雲何名非威儀。

    答.謂破法.破法有三種一破波羅提木叉 法二破緣法三破根法.雲何破波羅提木叉法.謂無慙無愧於如來離信.雲何破緣法. 答命與形飾相應離於知足.雲何破根法.不閉六根門離於念慧.以此三覆非威儀是 名戒相。

     何味者起者足處者.無過樂是味.無憂是起.三善行是足處.復次悅勝爲味.不悔爲起. 覆諸根爲足處。

     何戒功德者.不悔是戒功德.如世尊告阿難不悔戒善是功德義。

    復次名戒者是無過 注: [一]此字疑衍. ******************** 樂.是衆生上.是財爲富貴.是處爲佛地.是浴無水.是香普熏.是影隨形.是繖覆可覆.是 聖種.是學無上.是善趣道.若人有戒爲有戒故成就無畏榮顯親友聖所憐愍是親友 依.是善莊嚴.是領諸行.是功德處.是供養處.是可貴同學處.於諸善法不畏不退成就 一切意願清淨雖死不忘成伏解脫樂方便.如是無邊戒功德。

     戒者何義。

    答.冷義增上義行義自性義苦樂性相應義.復次頭義冷義安義。

    雲何頭爲 戒義。

    答.如人無頭一切諸根不復取塵是時名死.如是比丘以戒爲頭若頭斷已失諸 善法於此佛法謂之爲死.是戒爲頭義。

    何者冷爲戒義.如摩勝冷栴檀則除身熱成就 歡喜.如是戒爲勝冷栴檀能滅犯戒恐畏心熱成就歡喜.是冷爲戒義。

    何者安爲戒義。

     答.若人有戒風儀整肅不生恐畏是安爲戒義。

     行何差别者.修行精進受持頭陀是行非戒.戒亦名行.戒名威儀受亦名行。

     幾戒者謂三種戒.善戒不善戒無記戒.雲何善戒.謂善身口業及正命無過患故果報 ******************** 可愛.雲何不善戒.謂惡身口業及邪命有過患故果報不可愛.雲何無記戒.無漏身口 業及清淨命無有過患亦無果報。

    雲何起戒者.善心所起善戒.不善心所起不善戒.無 記心所起無記戒。

     何戒初中後者.受戒是初.不越是中.歡喜是後。

     戒有幾法障礙幾戒因。

    答.三十四法是障礙道.三十四法是戒因.所謂忿惱覆熱慳嫉 幻諂恨競.慢增上慢慠慢放逸嬾惰貪欲不知足不從智不正念惡口.惡友惡智惡見 不忍不信無慙無愧營身口味狎俗親近女人.不敬師學不攝諸根於食不節初夜後 夜惰不禪誦.此三十四法是障礙道.若一一障礙戒不成滿.若不成滿必還退失.若反 是法三十四種是名戒因。

     戒有幾種者.謂有二種三種四種。

    雲何二種謂性戒制戒.以身口[一]叵行佛斷不行是名 性戒.身口可行佛斷不行是名制戒.性戒以信精進能令具足.制戒以信念持能令具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