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脫道論卷第一
關燈
小
中
大
阿羅漢優波底[一]沙造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二]因緣品第一
禮世尊應供正遍知
[三]戒定智慧 無上解脫 隨覺此法 有稱瞿曇。
[四]若人脫衆難 已得離諸著. 成就於勝分 心畏生老死.
樂善樂解脫 令到涅槃樂. 未到有彼岸 亦令得具足.
廣問修多羅 毗曇毗尼事. 此解脫道我 今當說諦聽。
問.雲何爲戒。
答.戒者威儀義.定者不亂義.慧者知覺義.解脫者離縛義.無上者無漏義. 隨覺者知得義.此法者四聖法義.瞿曇者姓義.有稱者世尊義.以戒定慧解脫殊勝功 注:[一]原刻宋思溪本次有梁言大光四字.今刪.餘卷並同.
[二]巴利文本淨道論篇首說因緣等.體製同此.按淨道論與本論之關係.頗似雜心之於心論.據其所宗.别爲解釋.補苴駁正.觸處改觀.惜本論譯文晦澀錯落.不能詳校.今僅於品第及各段本母註記異同.餘不復出. 又品目末第一兩字.依麗刻再雕大藏本加.
[三]此引巴利本長部大涅槃經第四分頌文.意雲.戒定慧及解脫皆無上.此等法依有德瞿曇而得隨覺.(漢譯長阿含遊行經缺) 勘淨道論品首改引雜部初誦智者建立戒等二頌.(漢譯雜阿含卷二十二亦有此頌)與此意異.
[四]以下三頌原刻錯作長行.今改正.
********************
德能到最勝名稱無量。
解脫道者何義.解脫者五解脫.伏解脫彼分解脫斷解脫猗解 脫離解脫。
雲何伏解脫.現修行初禪伏諸蓋此謂伏解脫.彼分解脫者現修達分定諸 見解脫此謂彼分解脫.斷解脫者修出世間道能滅除結此謂斷解脫.猗解脫者如得 果時樂心猗此謂猗解脫.離解脫者是無餘涅槃此謂離解脫。
此解脫道爲得解脫是 具足道.以戒定慧謂解脫道.解脫道者我今當說。
問.何用說解脫道。
答.有善人樂得解 脫不聞說解脫故.又不伏解脫故又不正伏解脫故.如盲人無導獨遊遠國唯嬰衆苦 不得解脫欲得解脫而無所因.何以故.解脫是因.如佛所說若有衆生塵勞微細不聞 法故終亦退轉.又如佛說諸比丘有二因二緣能生正見雲何爲二一從他聞二自正 念.是故說解脫。
不伏解脫者爲生厭離故說解脫.不正伏解脫者爲除不正道爲得禪 解脫道故說解脫.如遠行人得善示導。
是伏解脫道三陰成滿.何等爲三.謂戒陰定陰 慧陰.雲何戒陰.正語正業正命及種類所攝或戒陰種種戒功德聚.雲何定陰.正精進 ******************** 正念正定及種類定陰所攝或種種定功德聚.雲何慧陰.正見正思惟及種類所攝或 種種慧功德聚。
此三陰成滿是伏解脫道。
[一]當學三學謂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有戒有增上戒學.有定有增上心學.有慧
有增上慧學.復次有戒戒學有戒增上戒學.有定心學有[二]定增上心學.有慧慧學有慧
增上慧學。
問.雲何戒學。
答.謂有相戒是名戒學.謂達分戒是增上戒學.復次凡夫戒是 名戒學.聖戒是增上戒學。
問.雲何心學。
答.所謂欲定。
問.雲何增上心學。
答.色定及無色 定此謂增上心學.復次有相定心學.達分定及道定是謂增上心學。
雲何[三]慧學.謂世間
智是名慧學.四諦相似智及道智是謂增上慧學。
如世尊爲鈍根人說增上戒學.爲中 根人說增上心學.爲利根人說增上慧學。
問.學者何義。
答.學可學學增上學學無學名 學.如是學此三學謂伏解脫道。
以三種學成就清淨所謂戒清淨心清淨見清淨.於是 戒是戒清淨.定是心清淨.慧是見清淨.戒者洗犯戒垢.定洗纏垢是謂心清淨.慧除無 注:[一]勘淨道論此段有本母雲.由上說而明三學.三善.三明根本.離二邊行中道.越惡趣方便.三相斷惑.違犯對治.三染清淨.及爲預流等性因.總標九門.今譯文缺.
[二]原刻下衍學字.今依文義刪.
[三]原刻此二字互倒.今依麗刻改.
********************
知垢此謂見清淨.復次戒除惡業垢.定除纏垢.慧除使垢.如是以三清淨是伏解脫道。
又以三種善伏道謂初中後善.以戒爲初以定爲中以慧爲後.雲何戒爲初善.有精進 人成就不退以不退故[一]喜以喜故踴躍以踴躍故身猗以身猗故樂以樂故心定此謂
初善.定爲中善者以定如實知見此謂中善.慧爲後善者已如實知見厭患以厭患故
離欲以離欲故解脫以解脫故成自知.如是成就三善道已伏解脫道。
得三種樂謂無 過樂寂滅樂正覺樂.彼以戒得無過樂.以定得寂滅樂.以慧得正覺樂.如是成就得三 種樂是伏解脫道。
遠離二邊得中道具足.以此
問.雲何爲戒。
答.戒者威儀義.定者不亂義.慧者知覺義.解脫者離縛義.無上者無漏義. 隨覺者知得義.此法者四聖法義.瞿曇者姓義.有稱者世尊義.以戒定慧解脫殊勝功 注:
解脫道者何義.解脫者五解脫.伏解脫彼分解脫斷解脫猗解 脫離解脫。
雲何伏解脫.現修行初禪伏諸蓋此謂伏解脫.彼分解脫者現修達分定諸 見解脫此謂彼分解脫.斷解脫者修出世間道能滅除結此謂斷解脫.猗解脫者如得 果時樂心猗此謂猗解脫.離解脫者是無餘涅槃此謂離解脫。
此解脫道爲得解脫是 具足道.以戒定慧謂解脫道.解脫道者我今當說。
問.何用說解脫道。
答.有善人樂得解 脫不聞說解脫故.又不伏解脫故又不正伏解脫故.如盲人無導獨遊遠國唯嬰衆苦 不得解脫欲得解脫而無所因.何以故.解脫是因.如佛所說若有衆生塵勞微細不聞 法故終亦退轉.又如佛說諸比丘有二因二緣能生正見雲何爲二一從他聞二自正 念.是故說解脫。
不伏解脫者爲生厭離故說解脫.不正伏解脫者爲除不正道爲得禪 解脫道故說解脫.如遠行人得善示導。
是伏解脫道三陰成滿.何等爲三.謂戒陰定陰 慧陰.雲何戒陰.正語正業正命及種類所攝或戒陰種種戒功德聚.雲何定陰.正精進 ******************** 正念正定及種類定陰所攝或種種定功德聚.雲何慧陰.正見正思惟及種類所攝或 種種慧功德聚。
此三陰成滿是伏解脫道。
問.雲何戒學。
答.謂有相戒是名戒學.謂達分戒是增上戒學.復次凡夫戒是 名戒學.聖戒是增上戒學。
問.雲何心學。
答.所謂欲定。
問.雲何增上心學。
答.色定及無色 定此謂增上心學.復次有相定心學.達分定及道定是謂增上心學。
雲何
如世尊爲鈍根人說增上戒學.爲中 根人說增上心學.爲利根人說增上慧學。
問.學者何義。
答.學可學學增上學學無學名 學.如是學此三學謂伏解脫道。
以三種學成就清淨所謂戒清淨心清淨見清淨.於是 戒是戒清淨.定是心清淨.慧是見清淨.戒者洗犯戒垢.定洗纏垢是謂心清淨.慧除無 注:
又以三種善伏道謂初中後善.以戒爲初以定爲中以慧爲後.雲何戒爲初善.有精進 人成就不退以不退故
得三種樂謂無 過樂寂滅樂正覺樂.彼以戒得無過樂.以定得寂滅樂.以慧得正覺樂.如是成就得三 種樂是伏解脫道。
遠離二邊得中道具足.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