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法度論卷上

關燈
所說.無相者不見其色相如是一切.彼中亦說此三 事作俱離。

    彼一切是三義.但說異.如言河無水不見水.一義而說異。

    空無願無相亦 如是.是謂定。

    問.雲何智。

    答. 智者.見修無學地所行。

     智者是覺.是三地.見地.修地.無學地.此中見故曰見。

    問.何等見何等。

    答.見未曾見聖 地根力覺道支及實。

    修者習義.如以淳灰浣衣.雖去垢白淨.猶有灰氣.然後須蔓那 ******************** 華等諸香華熏.如是見地清淨意禪無量諸定斷除諸結盡極熏是謂修。

    無學地者. 婬怒癡盡無餘是謂無學。

    問.何等於見地智。

    答. 見地者.法觀未知智。

     法智.觀智.未知智.此是見地智。

    於中法智者是現智義.譬如良醫知癕已熟.以利刀 破癕.然後以指貫通道.令不傷脈而復破癕.彼修行人亦如是.正思惟觀欲界苦時 斷見苦所斷煩惱.然後生第二智。

    如欲界苦無常.色無色界亦如是.從此比智斷色 無色界煩惱.是謂見苦三智。

    欲界愛苦因是法智卽是觀智.如是色無色界未知智. 是見習三智。

    欲界滅止是法智卽是觀智.如是色無色界未知智.是謂見盡三智。

    此 道滅欲界苦是法智卽是觀[一]智.如是色無色界未知智.是謂見道三智。

    此十二智.見 地廣當知。

    問.雲何修地。

    答. 修地者.相行種知。

     相知.行知.種知.此三修地。

    問.雲何相。

    答. 注: [一]原刻下衍如是觀智四字今依麗刻刪. ******************** 相者.起住壞。

     起者生.住者成.壞者敗。

    問.漫說於衆生涅槃有疑.衆生及涅槃亦有此相.若有者爲 大過卽有無常.若不者此經有過.應當說起住壞是有爲相。

    答.衆生者於相是餘不 可說.若異卽有常.若是卽無常.是二過不可說.涅槃亦如是.是故分别當知相者一 向有爲相。

    問.今說功德.雲何此相是功德。

    答.今說智.若此三中智是功德.非相。

    問.雲 何行。

    答. 行者.無常苦非我見。

     行者.盡知是行義.此相由是行知是行義。

    陰無常.若無常者是苦.若苦者是不自在 故非我。

    無常者不久住故如水泡.苦者逼迫故如箭在體.非我者不自在故如借瓔 珞.是謂行。

    問.雲何種。

    答. 種者.味患離。

     種者.是味.是患.是離。

    問.是誰。

    答.是有爲。

    於中味者是妙.患者是惡.離者俱息。

    於中天 ******************** 人樂是味.三惡道苦是患.離罪福是離。

    若如是觀正見功德故卽得解脫.是謂種.此 是修地智。

    問.雲何無學地智。

    答. 無學地者.達通辯智。

     達智.通智.有辯智.是三無學地智。

    問.雲何達智。

    答. 達者.宿命生死漏盡智。

     宿命智.生死智.漏盡智.是謂達.能達故曰達.達是知義。

    於中宿命智憶過去所作行. 生死智知得業果.漏盡智後當說。

    復次.煩惱有三種.過去未來現在處.過去者十八 見.未來四十四見.現在處身見.由此故生現在故分别過去未來.於中若得宿命智 者不謗過去.得生死智者不癡於未來.得漏盡智者不著現在處。

    問.雲何漏盡智。

    答. 漏盡智者.盡無生願智。

     我煩惱盡.觀如是是盡智.不復生者是無生智。

    譬如師治蛇所螫.知已除毒是一智. 不爲前氣所[一]熏是第二智.盡智無生智亦如是。

    願智者.若聲聞以宿命智自憶生相 注: [一]熏原刻作勳.今依麗刻改. ******************** 續非餘是願智.以願故亦知他.是謂願智。

    問.雲何通。

    答. 通者.如意足天耳他心智。

     如意足.天耳.他心智.此三是通。

    如意足者.後當說。

    天耳者.以定力故處一緣中增長 四大淨.此天人至惡趣聞聲隨其力.如眼或見近或見遠隨其眼力.如是隨其定力 得天耳。

    他心智者.如見衆生.若聞聲知彼心念如是如是。

    問.雲何如意足。

    答. 如意足者.遊空變化聖自在。

     如意足者.得如意故說如意.如意是自在義。

    遊空自在.變化自在.聖自在.是謂三種 如意足。

    遊空自在者.履水蹈虛.能徹入地.石壁皆過.捫摸日月.是謂遊空自在。

    變化 自在者.現人象馬車.山林城郭皆能化現。

    聖自在者.能化夀.化水爲酥.化土石爲金 [一]銀.如是比.是謂如意足。

    聖所增長養如意足天耳他心智.是謂通。

    宿命智生死智.是 凡夫五通。

    問.雲何辯。

    答. 辯者.法義辭應。

     注: [一]銀原刻作餘.金衣麗刻改. ******************** 善知法.善知義.善知辭.善知應.此四是辯。

    知法者.知名句味。

    知義者.卽知彼性實如 火是名彼熱是義.於中不癡。

    知辭者.此文飾如是次第。

    知應者.不顛倒說句.文飾亦 不差錯.是謂辯。

    此亦於學地智已廣說。

    問.如戒及定.學無學地中亦可得戒定.何以 不三種說。

    答.無戒戒差别非爲學離殺生衆生極護無學不如是.若學不殺生卽是 無學.以是無差降.故不說三種。

    〈德品第二真度竟〉 三法度論卷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