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弗阿毗曇論卷第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姚秦天竺三藏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譯
非問分道品之餘
何謂五根.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名五根。
五力亦如是。
何謂五解脫處.謂比丘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心未解脫得解脫諸漏未盡得漏盡 未得無上安隱得安隱.何謂五.若世尊爲比丘說法若師說若慧梵淨行者說隨順如 來說若師若慧梵淨行者說聽已受法受義受法受義已生悅悅已生喜喜已得身除 身除已受樂受樂已心定心定已如實知見如比丘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心未解 脫得解脫諸漏未盡得漏盡未得無上安隱得安隱是名初解脫處.復次比丘非世尊 非師非慧梵淨行者說時如先所聞法廣讀誦通利如比丘先所聞法廣讀誦通利受 法受義如比丘受法受義已生悅悅已生喜喜已得身除身除已受樂受樂已心定心 ******************** 定已如實知見比丘如是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心未解脫得解脫諸漏未盡得漏 盡未得無上安隱得安隱是名第二解脫處.復次比丘非世尊非師非慧梵淨行者說 時非先所聞法廣讀誦通利時如比丘先所聞法通利廣爲他說如比丘隨。
彼所聞法 通利廣爲他說受法受義比丘受法受義已生悅悅已生喜喜已得身除身除已受樂 受樂已心定心定已如實知見比丘如是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心未解脫得解脫 諸漏未盡得漏盡未得無上安隱得安隱是名第三解脫處.復次如比丘非世尊非師 非慧梵淨行者說時非先所聞法廣讀誦通利時非先所聞法通利廣爲他分别時如 比丘先所聞法通利自心分别如比丘隨所聞法通利自心分别受法受義比丘受法 受義已生悅悅已生喜喜已得身除身除已受樂受樂已心定心定已如實知見比丘 如是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心未解脫得解脫諸漏未盡得漏盡未得無上安隱得. 安隱是名第四解脫處.復次比丘非世尊非師非慧梵淨行者說時非先所聞法廣讀 誦通利時非先所聞法通利廣爲他分别時非先所聞法通利自心分别時如比丘善 ******************** 取定相善思惟善解射比丘善取定想善思惟善解射已受法受義受法受義已生悅 悅已生喜喜已得身除身除已受樂受樂已心定心定已如實知見比丘如是不放逸 勤念正智寂靜行心未解脫得解脫諸漏未盡得漏盡未得無上安隱得安隱是名第 五解脫處.是名五解脫處。
五出界.如界品說。
雲何五觀定.如正信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復有無勝法如世尊說法入定觀.世尊有 此入定觀或有沙門婆羅門勤精進勇猛正思惟多學行心如法思惟入定入定已觀 身從頂至足從足至頂乃至薄皮皆是不淨是名初入定觀.復次或有沙門婆羅門勤 精進勇猛正思惟多學行心如法思惟入定入定已不觀皮血肉但觀人骨此身中有 骨齒爪是名第二入定觀.復次或有沙門婆羅門勤精進勇猛正思惟多學行心如法 思惟入定入定已不觀皮血肉骨但觀人識識住此世住他世識未斷不離二世是名 第三入定觀.復次或有沙門婆羅門勤進勇猛正思惟多學行心如法思惟入定入定 ******************** 已不觀皮血肉骨復觀人識識不住此世住他世識斷離此世未斷離他世是名第四 入定觀.復次或有沙門婆羅門勤進勇猛正思惟多學行心如法思惟入定入定已不 觀皮血肉骨復觀人識識不住此世不住他世識善斷離二世是名第五入定觀.如是 無勝入定觀世尊善知無勝世尊善通達無有能過者如我意所知或有沙門婆羅門 能勝出世尊知者無有是處.是名第五入定觀。
何謂五起解脫法.如世尊說五法親近多修學已得解脫.何謂五.如比丘觀身不淨想 觀食不淨想觀諸行無常想觀世不樂想觀身死想如是五法親近多修學能得解脫 是名五起解脫法。
雲何六念.念佛乃至念天.何謂念佛以佛爲境界念善順不逆是名念佛.何謂念法以 法爲境界念善順不逆是名念法.何謂念僧以僧爲境界念善順不逆是名念僧.何謂 念戒戒謂身口戒以戒爲境界念善順不逆是名念戒.何謂念施施有二種財施法施 以施爲境界念善順不逆是名念施.何謂念天[一]若過摶食化生天彼天不觀宿業不分
注:
[一]原刻作名.今依麗刻改.
********************
别宿業以天爲境界念善順不逆是名念天.是名六念。
六空.如空三昧說。
六出界.如界品說。
何謂六明分法.如世尊說六法親近多修學生明得明分能令明廣大.何謂六.無常想 無常苦想苦無我想食不淨想一切世間不樂想無想。
何謂無常明分想.如比丘或樹 下露處作是思惟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若如是五受陰觀無常行.如世尊說有爲法 三相生住滅如是比丘思惟生住滅調心修令柔輭柔輭已思惟色無常受想行識無 常.行人若想憶想是名無常想親近多修學.親近多修學已生明得明得明分能令明 廣大是名無常想明.分法。
何謂無常苦想明分.如比丘或在樹下露處如是思惟色無 常若無常則是苦受想行識無常若無常則是苦若是五受陰觀苦行.如世尊說若色 生住卽是生苦有病有老死若受想行識生住卽是生苦有病有老死.復次如世尊說 三苦行苦苦苦變易苦.何謂行苦五受陰行自性苦形或苦自相苦是名行苦.何謂苦 ******************** 苦五受陰行自性苦生等生起等起出等出具足成就生種種病因熱生病因痰陰因 風因過力因力因他惱因時變因諸大相違因食飲不消因宿業報因諸大不調生病 生眼病耳鼻舌身病生頭痛面痛口齒咽痛胸痛病生蛇身病呼呷痛謦嗽病嘔吐病 生[疒@(虧-一)]病身熱腹痛病生癬胞疥瘙微風[一]侵婬瘡癰疽白癩乾枯顛狂病生痔病[病-丙+帶]下赤
腫蟲食病等蚤壁蝨蚊蝱蟻子此身乃至一毛處無不有蟲如人癰瘇上生毒腫五受
陰行性苦亦如是生等生起等起出等出具足成就生種種病因熱生病乃至一毛處
無不有蟲是名苦苦.何謂變易苦如五受陰行轉變衰熟壞敗盡滅終沒離滅是名變
易苦.如比丘於彼行苦苦苦變易苦調心修令柔輭柔輭已思惟色苦思惟受想行識
苦.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無常苦想親近多修學生明得明得明分能令明廣大是名
無常苦想明分法。
何謂苦無我想明分法.如比丘在樹下露處如是思惟色無常若無 常卽是苦若苦卽無我受想行識無常若無常卽是苦若苦卽是無我若於此想五受 陰觀無我行.如世尊說色無我色若是我色應不受苦患色應得自在如是有如是非 注:[一]原刻作[病-丙+帶].今依麗刻改.
********************
有以色非我故色受苦患色不得自在如是有如是非有受想行識無我受想行識若
是我識不應受苦患識應得自在如是有如是非有.如比丘如是調心修令柔輭柔輭
已思惟色無我受想行識無我.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苦無我想親近多修學生明得
明得明分能令明廣大是名苦無我想明分法。
何謂食不淨想明分法.何等食.食有四 種謂摶食觸食思食識食.如世尊說衆生有四種食食此食能令衆生住能令陰和合 能有利益.何等四一謂摶食二觸食三思食四識食.何等謂摶食摶食有二種麤細.何 謂麤除天淨食天香食除衣服澡浴調身食若餘摶食是名麤摶食.何謂細摶食天淨 食天香食衣服澡浴調身食是名細摶食.復次麤摶食除天香食除衣服澡浴食若餘 摶食是名麤摶食.復次細摶食天香食衣服澡浴調身食是名細摶食.何謂觸食六觸 眼觸耳鼻舌身意觸是名觸食.何謂思食六思身色思聲香味觸法思是名六思身是 名思食.何謂識食六識身眼識耳鼻舌身意識是名六識身是名識食.摶食或是食。
或 非食觸思識食或是食或非食.何謂摶食是食若緣摶食得諸根增長不損壞不減夀 ******************** 是名摶食是食.雲何摶食非食若緣摶食諸根不增長損壞減夀是名摶食非食.何謂 觸思識食是食若緣識食諸根增長不損壞不減夀是名識食是食.何謂識食非食若 緣識食諸根不增長損壞減夀是名識食非食.比丘受摶食如食子肉觀不淨想觸思 識食有解射想思惟滅依離欲染.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食不淨想親近多修學已生 明得明得明分能令明廣大是名食不淨想明分法。
何謂一切世間不樂想明分法.如 比丘於一切世間厭離不樂地獄世畜生世餓鬼世人世天世衆生世行世厭離不樂. 如比丘於此世間有取心者必執所見.如
五力亦如是。
何謂五解脫處.謂比丘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心未解脫得解脫諸漏未盡得漏盡 未得無上安隱得安隱.何謂五.若世尊爲比丘說法若師說若慧梵淨行者說隨順如 來說若師若慧梵淨行者說聽已受法受義受法受義已生悅悅已生喜喜已得身除 身除已受樂受樂已心定心定已如實知見如比丘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心未解 脫得解脫諸漏未盡得漏盡未得無上安隱得安隱是名初解脫處.復次比丘非世尊 非師非慧梵淨行者說時如先所聞法廣讀誦通利如比丘先所聞法廣讀誦通利受 法受義如比丘受法受義已生悅悅已生喜喜已得身除身除已受樂受樂已心定心 ******************** 定已如實知見比丘如是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心未解脫得解脫諸漏未盡得漏 盡未得無上安隱得安隱是名第二解脫處.復次比丘非世尊非師非慧梵淨行者說 時非先所聞法廣讀誦通利時如比丘先所聞法通利廣爲他說如比丘隨。
彼所聞法 通利廣爲他說受法受義比丘受法受義已生悅悅已生喜喜已得身除身除已受樂 受樂已心定心定已如實知見比丘如是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心未解脫得解脫 諸漏未盡得漏盡未得無上安隱得安隱是名第三解脫處.復次如比丘非世尊非師 非慧梵淨行者說時非先所聞法廣讀誦通利時非先所聞法通利廣爲他分别時如 比丘先所聞法通利自心分别如比丘隨所聞法通利自心分别受法受義比丘受法 受義已生悅悅已生喜喜已得身除身除已受樂受樂已心定心定已如實知見比丘 如是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心未解脫得解脫諸漏未盡得漏盡未得無上安隱得. 安隱是名第四解脫處.復次比丘非世尊非師非慧梵淨行者說時非先所聞法廣讀 誦通利時非先所聞法通利廣爲他分别時非先所聞法通利自心分别時如比丘善 ******************** 取定相善思惟善解射比丘善取定想善思惟善解射已受法受義受法受義已生悅 悅已生喜喜已得身除身除已受樂受樂已心定心定已如實知見比丘如是不放逸 勤念正智寂靜行心未解脫得解脫諸漏未盡得漏盡未得無上安隱得安隱是名第 五解脫處.是名五解脫處。
五出界.如界品說。
雲何五觀定.如正信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復有無勝法如世尊說法入定觀.世尊有 此入定觀或有沙門婆羅門勤精進勇猛正思惟多學行心如法思惟入定入定已觀 身從頂至足從足至頂乃至薄皮皆是不淨是名初入定觀.復次或有沙門婆羅門勤 精進勇猛正思惟多學行心如法思惟入定入定已不觀皮血肉但觀人骨此身中有 骨齒爪是名第二入定觀.復次或有沙門婆羅門勤精進勇猛正思惟多學行心如法 思惟入定入定已不觀皮血肉骨但觀人識識住此世住他世識未斷不離二世是名 第三入定觀.復次或有沙門婆羅門勤進勇猛正思惟多學行心如法思惟入定入定 ******************** 已不觀皮血肉骨復觀人識識不住此世住他世識斷離此世未斷離他世是名第四 入定觀.復次或有沙門婆羅門勤進勇猛正思惟多學行心如法思惟入定入定已不 觀皮血肉骨復觀人識識不住此世不住他世識善斷離二世是名第五入定觀.如是 無勝入定觀世尊善知無勝世尊善通達無有能過者如我意所知或有沙門婆羅門 能勝出世尊知者無有是處.是名第五入定觀。
何謂五起解脫法.如世尊說五法親近多修學已得解脫.何謂五.如比丘觀身不淨想 觀食不淨想觀諸行無常想觀世不樂想觀身死想如是五法親近多修學能得解脫 是名五起解脫法。
雲何六念.念佛乃至念天.何謂念佛以佛爲境界念善順不逆是名念佛.何謂念法以 法爲境界念善順不逆是名念法.何謂念僧以僧爲境界念善順不逆是名念僧.何謂 念戒戒謂身口戒以戒爲境界念善順不逆是名念戒.何謂念施施有二種財施法施 以施爲境界念善順不逆是名念施.何謂念天
六空.如空三昧說。
六出界.如界品說。
何謂六明分法.如世尊說六法親近多修學生明得明分能令明廣大.何謂六.無常想 無常苦想苦無我想食不淨想一切世間不樂想無想。
何謂無常明分想.如比丘或樹 下露處作是思惟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若如是五受陰觀無常行.如世尊說有爲法 三相生住滅如是比丘思惟生住滅調心修令柔輭柔輭已思惟色無常受想行識無 常.行人若想憶想是名無常想親近多修學.親近多修學已生明得明得明分能令明 廣大是名無常想明.分法。
何謂無常苦想明分.如比丘或在樹下露處如是思惟色無 常若無常則是苦受想行識無常若無常則是苦若是五受陰觀苦行.如世尊說若色 生住卽是生苦有病有老死若受想行識生住卽是生苦有病有老死.復次如世尊說 三苦行苦苦苦變易苦.何謂行苦五受陰行自性苦形或苦自相苦是名行苦.何謂苦 ******************** 苦五受陰行自性苦生等生起等起出等出具足成就生種種病因熱生病因痰陰因 風因過力因力因他惱因時變因諸大相違因食飲不消因宿業報因諸大不調生病 生眼病耳鼻舌身病生頭痛面痛口齒咽痛胸痛病生蛇身病呼呷痛謦嗽病嘔吐病 生
何謂苦無我想明分法.如比丘在樹下露處如是思惟色無常若無 常卽是苦若苦卽無我受想行識無常若無常卽是苦若苦卽是無我若於此想五受 陰觀無我行.如世尊說色無我色若是我色應不受苦患色應得自在如是有如是非 注:
何謂食不淨想明分法.何等食.食有四 種謂摶食觸食思食識食.如世尊說衆生有四種食食此食能令衆生住能令陰和合 能有利益.何等四一謂摶食二觸食三思食四識食.何等謂摶食摶食有二種麤細.何 謂麤除天淨食天香食除衣服澡浴調身食若餘摶食是名麤摶食.何謂細摶食天淨 食天香食衣服澡浴調身食是名細摶食.復次麤摶食除天香食除衣服澡浴食若餘 摶食是名麤摶食.復次細摶食天香食衣服澡浴調身食是名細摶食.何謂觸食六觸 眼觸耳鼻舌身意觸是名觸食.何謂思食六思身色思聲香味觸法思是名六思身是 名思食.何謂識食六識身眼識耳鼻舌身意識是名六識身是名識食.摶食或是食。
或 非食觸思識食或是食或非食.何謂摶食是食若緣摶食得諸根增長不損壞不減夀 ******************** 是名摶食是食.雲何摶食非食若緣摶食諸根不增長損壞減夀是名摶食非食.何謂 觸思識食是食若緣識食諸根增長不損壞不減夀是名識食是食.何謂識食非食若 緣識食諸根不增長損壞減夀是名識食非食.比丘受摶食如食子肉觀不淨想觸思 識食有解射想思惟滅依離欲染.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食不淨想親近多修學已生 明得明得明分能令明廣大是名食不淨想明分法。
何謂一切世間不樂想明分法.如 比丘於一切世間厭離不樂地獄世畜生世餓鬼世人世天世衆生世行世厭離不樂. 如比丘於此世間有取心者必執所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