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寶生論卷第四〈一名二十唯識順釋論〉
關燈
小
中
大
還持自身故不應也。
爲欲令生悟法無性.說唯有識將爲 契當。
若言總無一切諸法皆無有我. 由此名爲我無自性.斯卽共許我之自性悉皆非有.如是便成法無自性諸法非有. ******************** 由是故知識亦同爾.性旣非有.如何於此欲爲安立。
爲彼諸法並非有者.猶如假我[一]更連趣性無自體者此是所許更連趣體全無性也.
此則便成法無性者謂一切法皆無性故.是故應知識亦同爾.此旣非有.如何依此
欲使迷人入法無性。
由無有我遂令證入諸法無性.共許如斯爲善方便.爾者如何 欲爲建立成彼方便說十二處證人無性。
實非全無一切諸法方始名爲法無自性. 是故應知法無性聲非詮諸法皆無自體.更連趣言亦同於此不欲總[二]詮一切非有。
然而意說諸緣生法無有我性.彼卽是有此我無性。
其相雲何。
謂喚我作無自性故. 是故名爲人無自性.非是全無諸法自性。
色等諸法隨據一分說無自性.非謂全無. 是故應知言法無性非全無體。
若言諸法事皆無者.卽不應名法無自性.理應說雲 諸法總無。
爾者 注:[一]更連趣.舊譯數取趣.
[二]原刻作證.今依麗刻改.
********************
但由所執法無自性。
緣有功能獲得差别.[一]離他自性簡别彼之實我自體恆時不有所詮之相.此謂諸法無自性義.非是豁脫總
撥爲空。
然所執者是何言耶。
所謂無明倒見迷執從其自心種子成熟.由他而轉現相不同. 執於外境有别自性.由如倒見作外相解.於自所見生定執時此則名爲所執之事。
此復雲何。
謂無一物。
如何無物名所執耶。
由此故然.若於此執有片實物體不虛者. 卽不應名是情所執。
然由於此義有相應.由其計執實事自體不相忓故.若有實物. 不名計執。
由此分齊.近見之境此則悉皆說爲所執.假使用識以爲斯境作所量時. 此亦還成所執之義。
是故應知所執之識亦是無性卽唯識性. 注:[一]據梵本二十論.此句意雲.離彼所執自性.非彼離言自性.今譯文錯.
********************
是能悟入所有諸法皆無自體微妙方便。
但是本識隨處現相.然無外境少許可得. 從色至識悉皆如是.非是能現相分之識體亦無也。
若言異此. 但遣遮色說此唯聲. 唯識之言便不成就.緣識之識有其境故. 復更便成緣色之識是爲有境。
何者是其體離於言不可說[一]事。
諸佛世尊方能了察.雲何了察此義後時我當宣釋。
此卽是其心[二]心生法有真實事越言詮道是有性故.亦不便成一切諸法悉皆非有
同豁脫空。
是故應知證悟真理善入方便說唯識教斯爲稱理.由其次第漸能[國*瓜]裂
諸分别網所有正緣爲生因性故。
爾者若許安立離言詮處是實有事.此卽還成於 彼色等亦同荷負有真自性.猶如於識。
若爾還應問彼何處得有如斯道理.見他許 注:[一]句中言字.原刻作彼.今據律天疏改.
[二]心生.舊譯心所.
********************
有非所詮識亦令色等同遣.如斯未曾見有如是之事以由愛蜜酪亦令貪。
若復轉 計言彼有斯不相離性事同芽者能有隨生果之因用.彼若言有不相離性.幸示方 隅.以理推徵定無共計。
若言如識將爲境時由所執體名爲所執實事相貌作彼生 因色亦同斯是執性故亦應合有緣生之事與作因緣猶如識者.此乃便成無片非 愛.於彼五聚皆依他起是所許故.徧計分别法性之義可由於此理同於彼.現有如 斯正教言故。
若言其色亦有離識實依他起猶如受等.如斯意趣有不定愆.
爲欲令生悟法無性.說唯有識將爲 契當。
若言總無一切諸法皆無有我. 由此名爲我無自性.斯卽共許我之自性悉皆非有.如是便成法無自性諸法非有. ******************** 由是故知識亦同爾.性旣非有.如何於此欲爲安立。
爲彼諸法並非有者.猶如假我
由無有我遂令證入諸法無性.共許如斯爲善方便.爾者如何 欲爲建立成彼方便說十二處證人無性。
實非全無一切諸法方始名爲法無自性. 是故應知法無性聲非詮諸法皆無自體.更連趣言亦同於此不欲總
然而意說諸緣生法無有我性.彼卽是有此我無性。
其相雲何。
謂喚我作無自性故. 是故名爲人無自性.非是全無諸法自性。
色等諸法隨據一分說無自性.非謂全無. 是故應知言法無性非全無體。
若言諸法事皆無者.卽不應名法無自性.理應說雲 諸法總無。
爾者 注:
緣有功能獲得差别.
然所執者是何言耶。
所謂無明倒見迷執從其自心種子成熟.由他而轉現相不同. 執於外境有别自性.由如倒見作外相解.於自所見生定執時此則名爲所執之事。
此復雲何。
謂無一物。
如何無物名所執耶。
由此故然.若於此執有片實物體不虛者. 卽不應名是情所執。
然由於此義有相應.由其計執實事自體不相忓故.若有實物. 不名計執。
由此分齊.近見之境此則悉皆說爲所執.假使用識以爲斯境作所量時. 此亦還成所執之義。
是故應知所執之識亦是無性卽唯識性. 注:
但是本識隨處現相.然無外境少許可得. 從色至識悉皆如是.非是能現相分之識體亦無也。
若言異此. 但遣遮色說此唯聲. 唯識之言便不成就.緣識之識有其境故. 復更便成緣色之識是爲有境。
何者是其體離於言不可說
諸佛世尊方能了察.雲何了察此義後時我當宣釋。
此卽是其心
是故應知證悟真理善入方便說唯識教斯爲稱理.由其次第漸能
爾者若許安立離言詮處是實有事.此卽還成於 彼色等亦同荷負有真自性.猶如於識。
若爾還應問彼何處得有如斯道理.見他許 注:
若復轉 計言彼有斯不相離性事同芽者能有隨生果之因用.彼若言有不相離性.幸示方 隅.以理推徵定無共計。
若言如識將爲境時由所執體名爲所執實事相貌作彼生 因色亦同斯是執性故亦應合有緣生之事與作因緣猶如識者.此乃便成無片非 愛.於彼五聚皆依他起是所許故.徧計分别法性之義可由於此理同於彼.現有如 斯正教言故。
若言其色亦有離識實依他起猶如受等.如斯意趣有不定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