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寶生論卷第一〈一名二十唯識順釋論〉

關燈
.意譯雲唯. ******************** 異宗之見。

    心心所法體不相離但位有别.卽此唯聲能遮外事.同生之法[一]元不遮故。

     凡總相聲所有詮名於其自事必不差别.非爲決定而並現前由其不遮理便總攝. 爲欲述曉如是道理故說心言許有相應。

    若離心所.獨心非有.故不應難亦遣同遮。

     作是釋時唯遮外境實有功能.述己義成故說唯言。

     以理準餘但遮境事豈非所引。

    有此中言明知於餘有除心所復是容有.如六識身 名爲識聚。

    若言此中說識藴時兼攝心所.理定不然.想受及思諸心所法餘藴無故。

     若言猶如於色藴者.由如取其[二]仳喏那分立爲色藴.想等同然.非相似故。

    若言許取 由色差别便以識聲說其識藴.非色等法是心位差猶如於想。

    若以位差簡有差時 隨其色類爲簡别已以色等聲於識而立.此亦非理.斯乃便成撥其識聚.由彼被斯 色受等聲割其分故.非位差外别可得故。

    離仳喏那位差之外别有色位.猶如樂等 所現相狀憂愁苦惱.於斯相處安置識聲隨牛犢理。

    若如是者.識六識身爲其識藴 注: [一]原刻作無.乃從轉寫錯無而錯.今改正. [二]仳喏那.意譯雲識. ******************** 義乃相違.眼等諸識色等相現故.由其並是色聚所收。

    復更有餘雜亂之過.若其青 等相現之時或違或順色行二藴便成雜亂.如是復成於樂等位受等相雜。

    準斯道 理亦是破其總别之義.有說識能徧故是總相聲猶如初相.此之别相謂是色等.彼 乃是其現相位差之因性故.此亦如前受等便有雜亂之過.是故除其心所性言.猶 如成立所有色聚。

     唯心之聲表唯識耳.此亦不能於其心所及以所緣令疑斷絕.言唯字者有何所遮。

     雖言心所不離於心.此成虛言.由其相狀體各别故.所言識者唯觀現境.雜染等性 但是愛著.體非照察如何能見.此卽於彼體成殊别及以更互。

    上來所述道理旣多. 然於本宗未爲的要.且息傍論應辯正宗。

    心及心所設令體别.以其心字亦得相收. 應知此義共成已久。

    若於其處諸心所法不以自名而顯說者.應知此中卽是總目 所有心聚.如調心等但道其心此謂共成.故知 ******************** 唯聲但遮其境。

     若無境者如何於青及甜味等而了别之.由理不能撥現見故。

    誰言撥其現見之境. [一]但於自識境相生焉. 由自識相領受之時遂卽計執所有青等如外而住.但爲是其邪妄之解。

     猶如眩目見髮蠅等. 斯乃但是識之相别現其蠅相卽便妄執爲有蠅耶.然而在外 曾無蠅等自性可得. 如何作境令識别生。

     此若無境如何得雲識似於[二]彼相狀生耶.要有本相似彼相生可於此時得言似彼. 如斯之事世皆共許.如於陽燄謂言似水.非無其境亦能見故。

    如於薩埵有覺相生 而非離於色等體外有别薩埵實事可得.亦非色等或總或别有其自性變壞等性 注: [一]據西藏譯二十頌及魏陳兩譯二十論.此下三句論文合作一頌.於理爲得.二十頌文應先立宗後乃申難也. [二]句中雲字.原刻作之.從寫本草誤.今改正. ******************** 而簡别故.於心實事亦復不能捨其本性。

    或可薩埵是[一]覆俗有。

    如斯道理我亦同然. 於色等處謂從於識生差别性是覆俗故.如依色處執爲車等.然而但由情所計執 於其色等覆障實性.於衆緣處作自相狀而安置之如在於外.卽於是處見車等故。

     未審覆俗是何義耶。

    是覆障義.順俗情故.由彼於其車乘等處計執自性是覆俗有 覆其實體生餘執故.故彼妄情施設其相先於斯事而執取之.雖無實相妄生境想。

     又如[二]常等情所現相何有本相而隨順之.是故雖無識外實境識所現相其理善成。

     或可此中言似相者乃是隨順顛倒事義。

    如陽燄處翻作水解便作水想.識亦於其 色等相處生起倒情故言現相此不相違。

    有說其顛倒境亦依實事方始生心.此亦 同前悉皆徵責。

    復有外律作斯異執離色等外别有我體.此復依何而生於倒。

    經雲 依內.此亦無違.謂於俱生所起身見密而說故.故雲於我正可用心當見現見.如其 親近惡友等人卽雲於我故作是說.然彼凡小妄生其識遂起顛倒爲外境相。

     注: [一]覆俗.舊譯世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