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揚聖教論卷第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起.如欲繫法如是色無色繫法及不繫法
亦爾.如生如是得成立成辦作用亦爾.是故依無障礙依處立不相違因。
復次依種 子緣依處建立因緣.依無間滅緣依處建立等無間緣.依境界緣依處建立所緣緣. 依所餘緣依處建立增上緣。
復次依習氣及隨順因依處緣依處建立異熟果及等 流果.依真實見因依處緣依處建立離繫果.依士用因依處緣依處建立士用果.依 所餘因依處緣依處建立增上果。
復次順益義是因義.建立義是緣義.成辦義是果 義。
復次建立因有五種相.謂能生因方便因俱有因無間滅因久遠滅因.能生因者 謂生起因.方便因者謂所餘因.俱有因者謂攝受因一分如眼於眼識如是耳等於 所餘識.無間滅因者謂生起因.久遠滅因者謂牽引因。
又建立因有五種相.謂可愛 因不可愛因增長因流轉因還滅因。
又建立因有七種相.謂無常法是因相無有常 ******************** 法得名爲因謂若生因若得因若成立因若成辦因若作用因.又無常法爲無常法 因時與他性爲因非己性亦與後自性爲因非卽此刹那.又與他性爲因及後自性 爲因時必已生未滅非未生已滅。
又已生未滅爲因時必得餘緣非不得.又得餘緣 時必成變異非未成變異.又成變異時必有功能相應非功能退失.又功能相應時 必相稱隨順非不相稱不隨順.如是七種因相如其所應建立應知。
復次無爲決擇今當說.頌曰. 心所緣等故. 清淨所緣故. 四種離繫故. 建立八無爲。
論曰.八種無爲如攝事品已說。
虛空無爲者.由心所緣境相相似故立爲常.非緣彼 心緣彼境界有時變異故。
由清淨所緣故建立真如.由此真如如清淨時所緣體相 常如是住故。
由四種離繫故建立餘四無爲謂非擇滅等.四種離繫者謂緣解脫畢 竟離繫簡擇煩惱究竟離繫苦樂暫時離繫心心法暫時離繫。
******************** 如是已說一切決擇.界事決擇今當說.頌曰. 三界應當知 十二相差别. 所治及能治 唯能損伏種。
論曰.[一]當知欲色無色三界有十二種相差别。
一多種差别.此復六種應知.謂多種所 依.多種相貌.多種處所.多種境界.多種煩惱.多種作業。
二趣差别.三苦樂不苦不樂 俱行差别。
四有難無難差别.謂欲界或有難或無難.上二界唯有難.少功能故。
五不 清淨處不清淨身等差别.謂或有處不清淨身清淨謂欲界無難處生.或有處清淨 非身清淨謂色無色界異生.或有處不清淨身不清淨謂欲界有難處生.或有處清 淨身清淨謂色無色界已見諦者。
六受用差别.謂欲界受用外門境界及受用四食. 上二界受用內門境界及受用三食。
七善根勝劣差别.八雜惡行不雜惡行善根差 别.九麤重厚薄差别.十生差别。
十一得自體差别.謂於欲界具四種得自體.上二界 唯有一種.由彼界無故自害亦無他害故。
十二言說差别.謂欲界中具四種言說.色 注:[一]三界差别見瑜伽卷四.
********************
界無覺無推度故.無色界中一切無有。
又此三界能治所治差别應知.謂欲界是所治色界是能治.色界是所治無色界是 能治.又下地是所治上地是能治.如是對治唯損伏種令其微劣非是永害.以更生 故。
復次頌[一]曰.
法王.海鹹味. 欲惡趣長夀. 多世界共一. 各二種因緣。
論曰.何因緣故燄魔鬼王說名法王.謂由攝益彼衆生故.由二種因能爲攝益.一令 彼憶念前生所作令自訶厭先世惡業故.二令於那落迦卒所不造餘惡業故從彼 那落迦速得出離。
何因緣故諸大海水皆悉鹹味.謂由二因故.一水生衆生福力增上故令餘衆生不 能趣入.二陸生衆生非福增上故令彼不得入取珍寶。
注:[一]以下數義見瑜伽卷五十八.
********************
何因緣故於那落迦傍生趣[一]一分衆生夀量長遠非於欲界所攝善趣.謂惡趣長夀
由二因故.一欲界善法思擇勵力方能起故.二諸不善法不由思擇任運起故。
何因緣故此三千大千世界中有多世界乃至色究竟天而同說爲一世界但至梵 世.謂亦由二因故.一同成壞故.二建立衆會故。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八 ********************
復次依種 子緣依處建立因緣.依無間滅緣依處建立等無間緣.依境界緣依處建立所緣緣. 依所餘緣依處建立增上緣。
復次依習氣及隨順因依處緣依處建立異熟果及等 流果.依真實見因依處緣依處建立離繫果.依士用因依處緣依處建立士用果.依 所餘因依處緣依處建立增上果。
復次順益義是因義.建立義是緣義.成辦義是果 義。
復次建立因有五種相.謂能生因方便因俱有因無間滅因久遠滅因.能生因者 謂生起因.方便因者謂所餘因.俱有因者謂攝受因一分如眼於眼識如是耳等於 所餘識.無間滅因者謂生起因.久遠滅因者謂牽引因。
又建立因有五種相.謂可愛 因不可愛因增長因流轉因還滅因。
又建立因有七種相.謂無常法是因相無有常 ******************** 法得名爲因謂若生因若得因若成立因若成辦因若作用因.又無常法爲無常法 因時與他性爲因非己性亦與後自性爲因非卽此刹那.又與他性爲因及後自性 爲因時必已生未滅非未生已滅。
又已生未滅爲因時必得餘緣非不得.又得餘緣 時必成變異非未成變異.又成變異時必有功能相應非功能退失.又功能相應時 必相稱隨順非不相稱不隨順.如是七種因相如其所應建立應知。
復次無爲決擇今當說.頌曰. 心所緣等故. 清淨所緣故. 四種離繫故. 建立八無爲。
論曰.八種無爲如攝事品已說。
虛空無爲者.由心所緣境相相似故立爲常.非緣彼 心緣彼境界有時變異故。
由清淨所緣故建立真如.由此真如如清淨時所緣體相 常如是住故。
由四種離繫故建立餘四無爲謂非擇滅等.四種離繫者謂緣解脫畢 竟離繫簡擇煩惱究竟離繫苦樂暫時離繫心心法暫時離繫。
******************** 如是已說一切決擇.界事決擇今當說.頌曰. 三界應當知 十二相差别. 所治及能治 唯能損伏種。
論曰.
一多種差别.此復六種應知.謂多種所 依.多種相貌.多種處所.多種境界.多種煩惱.多種作業。
二趣差别.三苦樂不苦不樂 俱行差别。
四有難無難差别.謂欲界或有難或無難.上二界唯有難.少功能故。
五不 清淨處不清淨身等差别.謂或有處不清淨身清淨謂欲界無難處生.或有處清淨 非身清淨謂色無色界異生.或有處不清淨身不清淨謂欲界有難處生.或有處清 淨身清淨謂色無色界已見諦者。
六受用差别.謂欲界受用外門境界及受用四食. 上二界受用內門境界及受用三食。
七善根勝劣差别.八雜惡行不雜惡行善根差 别.九麤重厚薄差别.十生差别。
十一得自體差别.謂於欲界具四種得自體.上二界 唯有一種.由彼界無故自害亦無他害故。
十二言說差别.謂欲界中具四種言說.色 注:
又此三界能治所治差别應知.謂欲界是所治色界是能治.色界是所治無色界是 能治.又下地是所治上地是能治.如是對治唯損伏種令其微劣非是永害.以更生 故。
復次頌
論曰.何因緣故燄魔鬼王說名法王.謂由攝益彼衆生故.由二種因能爲攝益.一令 彼憶念前生所作令自訶厭先世惡業故.二令於那落迦卒所不造餘惡業故從彼 那落迦速得出離。
何因緣故諸大海水皆悉鹹味.謂由二因故.一水生衆生福力增上故令餘衆生不 能趣入.二陸生衆生非福增上故令彼不得入取珍寶。
注:
何因緣故此三千大千世界中有多世界乃至色究竟天而同說爲一世界但至梵 世.謂亦由二因故.一同成壞故.二建立衆會故。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