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是故轉識能持種子不應道理。
問何故諸業不可得耶。
答.若無諸識同時生 起.諸業俱轉不應道理。
所以者何.若略說業有四種.一器了别業二依了别業三我 了别業四境了别業.如是四種了别業用刹那刹那俱現可得.非於一識一刹那中 有如是等差别業用.是故必有諸識俱起。
問何故若無阿賴耶識身受不可得耶。
答. 謂如有一或如理思惟或不如理思惟或思不思若心在定若不在定身受生起非 一衆多.若無此識應不可得.如是身受旣現可得.是故定有阿賴耶識。
問何故若無 阿賴耶識諸無心定不可得耶。
答.如薄伽梵說入無想定及滅盡定.當知爾時識不 離身.若無此識爾時識應離身.識若離身便應捨命非謂在定。
問何故若無阿賴耶 ******************** 識命終時識不可得耶。
答謂如有一臨命終時或從身上分識漸捨離冷觸漸發.或 從身下分.非彼意識有時不轉.故知唯有阿賴耶識能執持身.此識若捨於彼身分 冷觸可得身無覺受.意識不爾.是故若無此識不應道理。
如是已說阿賴耶識證成道理.雲何建立。
頌曰. 所緣境.相應. 更互二因性. 識等俱流轉. 雜染汙還滅。
論曰.略說此識建立由五種相.一所緣境相.二相應相.三互爲因相.四俱轉相.五雜 染還滅相.當知前四種相建立流轉.後一種相建立還滅。
問所緣境相建立雲何。
答. 若略說此識由了别二種所緣境故轉.一由了别內執受故.二由了别外無分别相 器故。
了别內執受者.謂了别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及諸色根根所依處.謂在有 色界若無色界唯有妄執習氣執受。
了别外無分别相器者.謂了别依止緣內執受 阿賴耶識故於一切時無有間斷器世界相.譬如燈燄生時內執炷膩外發光明.如 ******************** 是阿賴耶識內緣執受境外緣器世界境生起道理應知亦爾。
又卽此識緣境微細 世聰慧者難了知故.又卽此識緣境無廢時無變易從初執受刹那乃至命終一味 了别而流轉故.又卽此識於所緣境念念生滅當知刹那相續流轉非常非一.又卽 此識於欲界中緣陿小執受境.於色界中緣廣大執受境.於無色界中空無邊處識 無邊處緣無量執受境.無所有處緣微細執受境.非想非非想處緣極微細執受境。
如是了别二種所緣境故.微細了别所緣境故.相似了别故.刹那了别故.了别陿小 執受所緣境故.了别廣大執受所緣境故.了别無量執受所緣境故.了别微細執受 所緣境故.了别極微細執受所緣境故.是名建立阿賴耶識所緣境相。
問相應轉相 建立雲何。
答.此阿賴耶識恆與遍行五種心法相應.所謂作意觸受想思.如是五法 亦異熟攝.最極微細.世聰慧者亦難了故.如是心法亦常一類緣境而轉.又卽此識 相應受一向不苦不樂無記性攝.當知餘心法行相亦爾。
如是遍行心法相應故.一 ******************** 類異熟相應故.最極微細相應故.恆常一類緣境而起相應故.不苦不樂相應故.一 向無記相應故.是名建立阿賴耶識相應轉相。
問互爲因相建立雲何。
答.阿賴耶識 與彼轉識爲二種因.一爲種子生因.二爲所依止因.種子生因者謂諸所有善不善 無記轉識生時一切皆因阿賴耶識種子而生.所依止因者謂由阿賴耶識所執色 根爲依止故五識身轉非無執受.又由有此識故得有意根.由此意根爲依止故意 識得生.譬如依止眼等五種色根五識身轉非無五根.意識亦爾非無意根。
復次轉 識與阿賴耶識爲二種因.一於現法中長養彼種子故.二於後法中爲彼得生攝植 彼種子故.於現法中長養彼種子者謂隨依止阿賴耶識如是如是善不善無記轉 識生時於一依止同生同滅.如是如是熏習此識.由是爲因緣故後後轉識善不善 無記性轉復增上轉復熾然轉復明了而得生起.於後法中攝植彼種子者謂彼熏 習種類能引攝未來卽此異熟阿賴耶識。
如是種子因故.依止因故.長養種子故.攝 ******************** 植種子故.是名建立阿賴耶識轉識互爲因相。
問諸識俱轉相建立雲何。
答.阿賴耶 識或於一時唯與一轉識俱起謂與意根.所以者何.由此意根恆與我見我慢等相 應高舉行相若有心位若無心位恆與此識俱時生起.又此意根恆緣阿賴耶識爲 其境界執我及慢高舉行相而起。
又卽此識於一時間或與二轉識俱起.謂意及意 識。
於一時間或與三轉識俱起.謂五識身隨一起時前二及此一。
於一時間或與四 轉識俱起.謂五識身隨二起時前二及此二。
如是於一時間或乃至與七轉識俱起. 謂五識身和合起時前二及此五。
復次前說意識依染汙意生意未滅時於相了别 縛不得解脫.若意滅已相縛解脫。
又此意識能緣他境及緣自境.緣他境者謂或總 或别緣五識身境.緣自境者謂緣法境。
復次阿賴耶識或於一時與苦受樂受不苦 不樂受俱轉.此受與轉識相應依轉識起從此識種子生.又於人趣若於欲廛天中 及於一分鬼傍生趣中俱生不苦不樂受與彼苦樂不苦不樂轉識身相應雜相續 ******************** 受一時俱轉.若於那落迦趣中他所映奪不苦不樂受與彼轉識相應純苦無雜相 續受俱轉.當知此受被映奪故相難可了.如於那落迦趣一向與苦受俱
問何故諸業不可得耶。
答.若無諸識同時生 起.諸業俱轉不應道理。
所以者何.若略說業有四種.一器了别業二依了别業三我 了别業四境了别業.如是四種了别業用刹那刹那俱現可得.非於一識一刹那中 有如是等差别業用.是故必有諸識俱起。
問何故若無阿賴耶識身受不可得耶。
答. 謂如有一或如理思惟或不如理思惟或思不思若心在定若不在定身受生起非 一衆多.若無此識應不可得.如是身受旣現可得.是故定有阿賴耶識。
問何故若無 阿賴耶識諸無心定不可得耶。
答.如薄伽梵說入無想定及滅盡定.當知爾時識不 離身.若無此識爾時識應離身.識若離身便應捨命非謂在定。
問何故若無阿賴耶 ******************** 識命終時識不可得耶。
答謂如有一臨命終時或從身上分識漸捨離冷觸漸發.或 從身下分.非彼意識有時不轉.故知唯有阿賴耶識能執持身.此識若捨於彼身分 冷觸可得身無覺受.意識不爾.是故若無此識不應道理。
如是已說阿賴耶識證成道理.雲何建立。
頌曰. 所緣境.相應. 更互二因性. 識等俱流轉. 雜染汙還滅。
論曰.略說此識建立由五種相.一所緣境相.二相應相.三互爲因相.四俱轉相.五雜 染還滅相.當知前四種相建立流轉.後一種相建立還滅。
問所緣境相建立雲何。
答. 若略說此識由了别二種所緣境故轉.一由了别內執受故.二由了别外無分别相 器故。
了别內執受者.謂了别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及諸色根根所依處.謂在有 色界若無色界唯有妄執習氣執受。
了别外無分别相器者.謂了别依止緣內執受 阿賴耶識故於一切時無有間斷器世界相.譬如燈燄生時內執炷膩外發光明.如 ******************** 是阿賴耶識內緣執受境外緣器世界境生起道理應知亦爾。
又卽此識緣境微細 世聰慧者難了知故.又卽此識緣境無廢時無變易從初執受刹那乃至命終一味 了别而流轉故.又卽此識於所緣境念念生滅當知刹那相續流轉非常非一.又卽 此識於欲界中緣陿小執受境.於色界中緣廣大執受境.於無色界中空無邊處識 無邊處緣無量執受境.無所有處緣微細執受境.非想非非想處緣極微細執受境。
如是了别二種所緣境故.微細了别所緣境故.相似了别故.刹那了别故.了别陿小 執受所緣境故.了别廣大執受所緣境故.了别無量執受所緣境故.了别微細執受 所緣境故.了别極微細執受所緣境故.是名建立阿賴耶識所緣境相。
問相應轉相 建立雲何。
答.此阿賴耶識恆與遍行五種心法相應.所謂作意觸受想思.如是五法 亦異熟攝.最極微細.世聰慧者亦難了故.如是心法亦常一類緣境而轉.又卽此識 相應受一向不苦不樂無記性攝.當知餘心法行相亦爾。
如是遍行心法相應故.一 ******************** 類異熟相應故.最極微細相應故.恆常一類緣境而起相應故.不苦不樂相應故.一 向無記相應故.是名建立阿賴耶識相應轉相。
問互爲因相建立雲何。
答.阿賴耶識 與彼轉識爲二種因.一爲種子生因.二爲所依止因.種子生因者謂諸所有善不善 無記轉識生時一切皆因阿賴耶識種子而生.所依止因者謂由阿賴耶識所執色 根爲依止故五識身轉非無執受.又由有此識故得有意根.由此意根爲依止故意 識得生.譬如依止眼等五種色根五識身轉非無五根.意識亦爾非無意根。
復次轉 識與阿賴耶識爲二種因.一於現法中長養彼種子故.二於後法中爲彼得生攝植 彼種子故.於現法中長養彼種子者謂隨依止阿賴耶識如是如是善不善無記轉 識生時於一依止同生同滅.如是如是熏習此識.由是爲因緣故後後轉識善不善 無記性轉復增上轉復熾然轉復明了而得生起.於後法中攝植彼種子者謂彼熏 習種類能引攝未來卽此異熟阿賴耶識。
如是種子因故.依止因故.長養種子故.攝 ******************** 植種子故.是名建立阿賴耶識轉識互爲因相。
問諸識俱轉相建立雲何。
答.阿賴耶 識或於一時唯與一轉識俱起謂與意根.所以者何.由此意根恆與我見我慢等相 應高舉行相若有心位若無心位恆與此識俱時生起.又此意根恆緣阿賴耶識爲 其境界執我及慢高舉行相而起。
又卽此識於一時間或與二轉識俱起.謂意及意 識。
於一時間或與三轉識俱起.謂五識身隨一起時前二及此一。
於一時間或與四 轉識俱起.謂五識身隨二起時前二及此二。
如是於一時間或乃至與七轉識俱起. 謂五識身和合起時前二及此五。
復次前說意識依染汙意生意未滅時於相了别 縛不得解脫.若意滅已相縛解脫。
又此意識能緣他境及緣自境.緣他境者謂或總 或别緣五識身境.緣自境者謂緣法境。
復次阿賴耶識或於一時與苦受樂受不苦 不樂受俱轉.此受與轉識相應依轉識起從此識種子生.又於人趣若於欲廛天中 及於一分鬼傍生趣中俱生不苦不樂受與彼苦樂不苦不樂轉識身相應雜相續 ******************** 受一時俱轉.若於那落迦趣中他所映奪不苦不樂受與彼轉識相應純苦無雜相 續受俱轉.當知此受被映奪故相難可了.如於那落迦趣一向與苦受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