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揚聖教論卷第十六

關燈
得.謂四種正行.四種尋思.四如實智.四種境事.[一]何等爲四.一 遍滿境二淨行境三善巧境四淨惑境。

    此中遍滿境復有四種.一有分别影像二無 分别影像三事邊際四所作成辦.有分别影像者謂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毗鉢 注: [一]四境見瑜伽卷二十七. ******************** 舍那境.無分别影像者謂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奢摩他境.事邊際者謂盡所有 性及如所有性.所作成辦者謂轉依及依此無分别智。

    淨行境有五種.一不淨二慈 悲三緣起四界差别五入出息念。

    善巧境有五種.謂藴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 巧處非處善巧。

    淨惑境謂世間道有二.下地麤性上地靜性等.出世間道有四聖諦 等。

     復次如前所說有二種轉依.何等爲二。

    謂聲聞菩薩轉依差别。

    頌曰. 聲聞有二種 趣寂趣菩提. 依止變化身 趣無上正覺. 諸聲聞轉依 厭背修所得 菩薩方便修 無二智依止. 不住生滅故 諸佛智無上 利樂諸有情 不思議無二。

     論曰.聲聞轉依當知復有二種.一趣寂滅.二趣菩提。

    問.聲聞無學永盡後有.雲何能 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答.依變化身住能證菩提.非業報身。

    又聲聞轉依以於流 ******************** 轉背修故得.菩薩轉依以方便修及無二智爲依止故得。

    雲何以方便修.謂由無間 達法性故.所緣大故.發起最勝勤精進故.顧有情故.了諸行故。

    雲何無二智爲依止. 謂不住流轉及以寂滅.不顧流轉故.顧諸有情故.由此因緣當知佛智最勝無上.所 以者何.餘有情智或住流轉或住寂滅故非無上.又諸佛智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善 能成滿自他利故最勝無上.餘有情智或唯自利或不俱利故非無上。

    以是因故諸 佛智慧不可思議.不住二邊.能作一切衆生利益事故.又無有二.謂般涅槃不涅槃 等性無二故。

     成現觀品第八 [一]復次如是正勤了知無常苦空無我已欲何所觀。

    頌曰. 當知現所觀 下中上品事. 有漏及無漏 未見未受遍。

     論曰.爲現觀察欲色無色三界所繫下中上品所知事故.有漏者謂卽此苦集諦攝. 注: [一]現觀分别見瑜伽卷三十四.五十五.七十一.九十五. ******************** 無漏者謂此增上滅道諦攝.未見者謂四諦所攝.未受者謂滅道所攝.遍者謂現見 不現見法智種類智所行境界。

     復次以何現觀。

    頌曰. 出世間勝智 能除見所斷. 無分别證得 唯依止靜慮。

     論曰.出世間智能爲現觀.非世間智.爲斷見所斷惑唯是見道非修道故。

    問.彼復何 行。

    答.無分别證得.謂現前證得無分别行非未現證。

    問.彼何所依。

    答.唯依靜慮.不依 無色。

     復次何處現觀。

    頌曰. 極慼非惡趣 極欣非上二. 處欲界人天 佛出世現觀。

     論曰.於惡趣中不起現觀.苦受恆隨極憂慼故.不能證得三摩地故。

    色無色界亦無 現觀.欣掉重故.厭羸劣故。

    是故二界三趣不起現觀.唯一欲界人天二趣有佛出世. ******************** 能起現觀。

     復次誰能現觀頌曰. 未離欲.倍離. 及已離欲者. 獨一證正覺. 最勝我所生。

     論曰.有五種補特伽羅能入現觀.或無入者.以無我故。

    何等爲五.一未離欲者.二倍 離欲者.三已離欲者.四獨覺.五菩薩。

     雲何應知唯心能入現觀非我能入。

    頌曰. 非我爲智因 亦非自取境. 我非自現觀 執愛自我故. 無常有境界 待緣智生起. 斷麤重等三 故依心現觀。

     論曰.若計有我能入現觀不應道理.何以故.我爲智因不應理故.若離於智自然不 能取故。

    所以者何.若我能爲智因卽是無常.或應智是常有.若我自能取境界者智 未生前亦應能取。

    又若計我能入現觀此我亦應自觀我性.若如是者應無解脫.以 ******************** 緣執我及起愛故.所以者何.無有取我不起我執及我愛者。

    若說依心能入現觀斯 有道理.何以故.心是無常有境待緣能生智故.又依止心若麤重若我執及與我愛 皆可斷滅。

    所以者何.心無常故爲智生因.有所緣故與智俱時同取境界.待衆緣故 智不常有。

    又心是麤重之所依故.性離我故.若證遍智卽能遠離麤重而生永除我 執及與我愛。

     雲何次第能入現觀。

    頌曰. 已成熟相續 或聽聞正法 自然極如理 作意故現觀. 繫念於所緣 精勤修靜定 增上善根力 證聖覺道分。

     論曰.修現觀者先當成熟自相續已.或復聽聞正法謂聲聞乘.或復自然謂菩薩及 獨覺.於自內心極善作意故能入現觀。

    次繫念於所緣者謂四念住.精勤者謂四正 斷.修靜定者謂四神定.增上善根者謂先證得增上資糧信等善根.力者謂彼所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