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揚聖教論卷第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生餘慢根本我慢.此中
********************
愛分别不愛分别俱相違分别如其所應生貪瞋癡.是故如是八種分别爲起此三
種事。
若欲略說分别體性.所謂三界諸心心法。
復次頌曰. 由二縛所縛 堅執二自性. 故二縛解脫 正無得無見。
論曰.起前所說諸分别時卽爲二縛所縛.所謂相縛及麤重縛.由此二縛執二自性. 謂執依他起自性及遍計所執自性。
是故解脫二種縛已於二自性正無所得及無 所見.所以者何.由遍計所執自性畢竟無故不可得.依他起自性雖復是有不取相 故無所見。
如是成立遍計所執自性已.爲欲成立依他起自性故當說成立道理。
頌曰. 假有所依因. 若異壞二種. 雜染可得故. 當知依他有。
論曰.不應宣說諸法唯是假有.何以故.假法必有所依因故.非無實物假法成立。
若 ******************** 異此者.無實物故假亦是無卽應破壞二法.二法壞故雜染之法應不可得。
由雜染 法現可得故.當知必有依他起自性。
復次此依他起自性有何相。
頌曰. 相麤重爲體 此更互緣生 非自然是有 故說生無性。
論曰.此依他起自性以相及麤重爲體.雲何說爲依他起。
由此二種更互爲緣而得 生故.謂相爲緣起於麤重.麤重爲緣又能生相。
若爾何故名生無性.謂緣力所生非 自然有故。
復次此依他起自性爲決定有.爲決定無。
頌曰. 非決定有無 一切種皆許. 通假實二性 世俗說爲有。
論曰.依他起自性非如施設決定是有.亦非一切決定[一]是無.故一切種非有非無.然
許一切種皆可言說.謂若有若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
問.此依他起自性爲是實有. 注:[一]原刻作見.今依麗刻改.
********************
爲是假有。
答.應知此性通假實有。
問.爲由世俗故有.爲由勝義故有。
答.當知由世俗 故說之爲有。
復次頌曰. 宣說我法用 皆名爲世俗. 當知勝義諦 謂七種真如。
論曰.世俗諦者當知宣說我法作用.已如攝淨義品中說。
勝義諦者謂七種真如.已 如攝事品中說。
復次頌曰 圓成實自性 二最勝智義. 無有諸戲論 遠離一異性。
論曰.此勝義諦當知卽是圓成實自性。
問.何因緣故七種真如名勝義諦。
答.由是二 最勝智所行故.謂出世間智及此後得世間智。
由此勝義無戲論故非餘智境.又此 勝義無戲論故於有相法離一異性.何以故.由此真如於有相法不可說異亦非不 ******************** 異故。
復次頌曰. 清淨之所緣 常無有變異. 善性及樂性 一切皆成就。
論曰.由勝義諦離一異性故當知卽是清淨所緣性.何以故.由緣此境得心清淨故。
當知亦是常.於一切時性無變異故。
又由清淨所緣故當知是善.以是善故當知是 樂。
復次頌曰 實勝義無性 戲論我無故. 依他無彼相 此勝義無性。
論曰.圓成實自性由勝義無性故說爲無性.何以故.由此自性卽是勝義亦是無性. 由無戲論我法性故.是故圓成實自性是勝義故及無戲論性故說爲勝義無性。
應 知於依他起自性由異相故亦得建立爲勝義無性.何以故.由無勝義性故。
******************** 復次如前所說有五種相謂能詮相所詮相此二相屬相執著相不執著相.又有三 相謂遍計所執相依他起相圓成實相.爲五攝三.爲三攝五耶。
頌曰. 依三相應知 建立五種相. 彼如其所應 别别有五業。
論曰.當知依三自相建立五相.所以者何.初及第二依三自相.第三依遍計所執相. 第四依依他起相.第五依圓成實相。
又三自性一一各有五業.已如攝淨義品中說。
復次前成空品所遮衆生執.今此品中所遮法執.此二種執誰從誰生。
頌曰. 法執故愚夫 起彼衆生執. 彼除覺法性 覺法我執斷。
論曰.由法執故世間愚夫起衆生執.除衆生執現起纏故覺法實性.覺法性故法執 永斷.法執斷時當知亦斷衆生執隨眠。
復次於何未斷而成雜染.於何斷滅得成清淨。
頌曰. 於依他執初 熏習成雜染. 無執圓成實 熏習成清淨. ******************** 雜染有漏性 清淨則無漏. 此當知轉依 不思議二種。
論曰.於依他起自性執著初自性故起於熏習則成雜染.當知圓成實自性無執著 故起於熏習則成清淨。
雜染卽是有漏性.清淨卽是無漏性.此無漏性當知卽是轉 依相。
又此轉依不可思議及有二種。
雲何不可思議頌曰. 真實及自體 寂靜與功德. 一切不思議 當知由四道。
論曰.如是轉依不可思議由四道理.一由真實.謂是常故.二由自體.謂非有色非無 色如是等故.三由寂靜.謂寂靜住故.四由功德.謂此轉依有威德故。
又此轉依不可 思議由四種道方乃證
若欲略說分别體性.所謂三界諸心心法。
復次頌曰. 由二縛所縛 堅執二自性. 故二縛解脫 正無得無見。
論曰.起前所說諸分别時卽爲二縛所縛.所謂相縛及麤重縛.由此二縛執二自性. 謂執依他起自性及遍計所執自性。
是故解脫二種縛已於二自性正無所得及無 所見.所以者何.由遍計所執自性畢竟無故不可得.依他起自性雖復是有不取相 故無所見。
如是成立遍計所執自性已.爲欲成立依他起自性故當說成立道理。
頌曰. 假有所依因. 若異壞二種. 雜染可得故. 當知依他有。
論曰.不應宣說諸法唯是假有.何以故.假法必有所依因故.非無實物假法成立。
若 ******************** 異此者.無實物故假亦是無卽應破壞二法.二法壞故雜染之法應不可得。
由雜染 法現可得故.當知必有依他起自性。
復次此依他起自性有何相。
頌曰. 相麤重爲體 此更互緣生 非自然是有 故說生無性。
論曰.此依他起自性以相及麤重爲體.雲何說爲依他起。
由此二種更互爲緣而得 生故.謂相爲緣起於麤重.麤重爲緣又能生相。
若爾何故名生無性.謂緣力所生非 自然有故。
復次此依他起自性爲決定有.爲決定無。
頌曰. 非決定有無 一切種皆許. 通假實二性 世俗說爲有。
論曰.依他起自性非如施設決定是有.亦非一切決定
問.此依他起自性爲是實有. 注:
答.應知此性通假實有。
問.爲由世俗故有.爲由勝義故有。
答.當知由世俗 故說之爲有。
復次頌曰. 宣說我法用 皆名爲世俗. 當知勝義諦 謂七種真如。
論曰.世俗諦者當知宣說我法作用.已如攝淨義品中說。
勝義諦者謂七種真如.已 如攝事品中說。
復次頌曰 圓成實自性 二最勝智義. 無有諸戲論 遠離一異性。
論曰.此勝義諦當知卽是圓成實自性。
問.何因緣故七種真如名勝義諦。
答.由是二 最勝智所行故.謂出世間智及此後得世間智。
由此勝義無戲論故非餘智境.又此 勝義無戲論故於有相法離一異性.何以故.由此真如於有相法不可說異亦非不 ******************** 異故。
復次頌曰. 清淨之所緣 常無有變異. 善性及樂性 一切皆成就。
論曰.由勝義諦離一異性故當知卽是清淨所緣性.何以故.由緣此境得心清淨故。
當知亦是常.於一切時性無變異故。
又由清淨所緣故當知是善.以是善故當知是 樂。
復次頌曰 實勝義無性 戲論我無故. 依他無彼相 此勝義無性。
論曰.圓成實自性由勝義無性故說爲無性.何以故.由此自性卽是勝義亦是無性. 由無戲論我法性故.是故圓成實自性是勝義故及無戲論性故說爲勝義無性。
應 知於依他起自性由異相故亦得建立爲勝義無性.何以故.由無勝義性故。
******************** 復次如前所說有五種相謂能詮相所詮相此二相屬相執著相不執著相.又有三 相謂遍計所執相依他起相圓成實相.爲五攝三.爲三攝五耶。
頌曰. 依三相應知 建立五種相. 彼如其所應 别别有五業。
論曰.當知依三自相建立五相.所以者何.初及第二依三自相.第三依遍計所執相. 第四依依他起相.第五依圓成實相。
又三自性一一各有五業.已如攝淨義品中說。
復次前成空品所遮衆生執.今此品中所遮法執.此二種執誰從誰生。
頌曰. 法執故愚夫 起彼衆生執. 彼除覺法性 覺法我執斷。
論曰.由法執故世間愚夫起衆生執.除衆生執現起纏故覺法實性.覺法性故法執 永斷.法執斷時當知亦斷衆生執隨眠。
復次於何未斷而成雜染.於何斷滅得成清淨。
頌曰. 於依他執初 熏習成雜染. 無執圓成實 熏習成清淨. ******************** 雜染有漏性 清淨則無漏. 此當知轉依 不思議二種。
論曰.於依他起自性執著初自性故起於熏習則成雜染.當知圓成實自性無執著 故起於熏習則成清淨。
雜染卽是有漏性.清淨卽是無漏性.此無漏性當知卽是轉 依相。
又此轉依不可思議及有二種。
雲何不可思議頌曰. 真實及自體 寂靜與功德. 一切不思議 當知由四道。
論曰.如是轉依不可思議由四道理.一由真實.謂是常故.二由自體.謂非有色非無 色如是等故.三由寂靜.謂寂靜住故.四由功德.謂此轉依有威德故。
又此轉依不可 思議由四種道方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