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揚聖教論卷第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一
********************
相二名三分别四真如五正智。
問.若遍計所執相無有自體.雲何能起遍計執耶。
答. 由名於義轉故.謂隨彼假名於義流轉.世間愚夫執有名義決定相稱真實自性。
問. 雲何應知此是邪執。
答.以二更互爲客故.所以者何.以名於義非稱體故說之爲客. 義亦如名無所有故說之爲客。
雲何知然.頌曰. 於名前無覺 多名及不定 於有義無義 轉非理義成。
論曰.若義自體如名有者.未得名前此覺於義應先已有。
又名多故.一義應有多種 自體。
又名不定故義之自體亦應不定.何以故.卽此一名於所餘義亦施設故。
又復 此名爲於有義轉爲於無義轉耶.若於有義轉者不應道理.卽前所說三因緣故.若 於無義轉者卽前所說二互爲客道理成就。
復次若執義是實有由名顯了如燈照色.不應道理。
何以故.頌曰. ******************** 取已立名故 餘卽不能取 如衆生邪執 增益爲顛倒。
論曰.先取義已然後立名.非未取義能立名字.已取得義復須顯了不應道理。
又卽 由此名餘未解者不取得義.燈照了物卽不如是.非由此燈餘不能取所照了物。
又 不應執義異名異.由唯依名起義執故.譬如唯有諸行無始流轉自性異生數習力 故於自他相續起衆生邪執.如是於長夜中串習言說熏修心故由此方便起妄遍 計執有諸法.此法邪執猶如衆生妄增益故當知顛倒。
如是顛倒雲何與雜染法展轉生起.頌曰. 由熏起依他 依此生顛倒 如是互爲緣 展轉生相續。
論曰.由此顛倒熏習力故後依他果自性得生.又依此果後時復生法執顛倒.如是 二法更互爲緣生死展轉相續不斷。
已說成立道理.今當顯示遍計所執自性差别.頌曰. ******************** 自性與差别 有覺悟隨眠 加行名遍計 又當知五種。
論曰.由有六種遍計差别故.遍計所執自性亦有六種。
何等名爲六種遍計.一自性 遍計.謂遍計色等實有自相.二差别遍計.謂遍計色等決定實有有色無色有見無 見等諸差别相.三覺悟遍計.謂善名言者所有遍計.四隨眠遍計.謂不善名言者所 有遍計.五加行遍計.此復五種一貪愛加行二瞋恚加行三合會加行四别離加行 五隨捨加行.六名遍計.此復二種一文字所起二非文字所起.非文字所起者如有 計執此爲何物雲何此物此物是何此物雲何.文字所起者如有計執此爲此物此 物如是或色或乃至識或有爲或無爲或常或無常或善或不善或無記如是等。
復 次遍計所執自性當知復由五種遍計.何等爲五.一依名遍計義自性二依義遍計 名自性三依名遍計名自性四依義遍計義自性五依二遍計二自性.依名遍計義 自性者如有計執此物旣名爲色必應定有色體真實此物旣名爲受想行識等必 ******************** 應定有受想行識等體性真實.依義遍計名自性者如有計執此物名色爲不名色 此物名受想行識爲不名受想行識等.依名遍計名自性者如有計執不了物體但 知種種分别色名不了物體但知種種分别受想行識等名.依義遍計義自性者如 有計執不了色名但於色體種種分别不了受想行識等名但於受想行識等體性 種種分别.依二遍計二自性者如有計執此物是色體性名之爲色此物是受想行 識等體性名受想行識等。
已說遍計所執[一]自性差别.此遍計執由妄分别故生.此分别差别今當更說。
頌曰. 分别有八種 能生於三事. 分别體應知 三界心心法。
論曰.八種分别能生三事.何等爲三.一分别戲論所依緣事.二見我慢事.三貪瞋癡 事。
八種分别者.一自性分别.謂於色等想事分别色等所有自性.二差别分别.謂卽 於色等想事起諸分别此有色此無色此有見此無見此有對此無對如是等無量 注:[一]八分别義見瑜伽卷三十六.
********************
差别於自性分别所依處事分别種種差别之義.三總執分别.謂卽於色等想事所
立我及有情命者生者等假想施設所引分别由於積聚多法總執爲因分别轉故.
又於舍軍林等及於飲食衣乘等想事所立舍等假想施設所引尋思.四我分别.謂
若事有漏有取長時數習我執所聚由數習邪執自見處事爲緣所起虛妄分别.五
我所分别.謂若事有漏有取長時數習我所執所聚由數習邪執自見處事爲緣所
起虛妄分别.六愛分别.謂緣淨妙可意事境分别.七不愛分别.謂緣不淨妙不可意
事境分别.八愛不愛俱相違分别.謂緣淨不淨可意不可意俱離事境分别。
如是略 說有二種.謂分别自體及分别所依所緣事。
此中自性分别差别分别總執分别此 三分别能生分别戲論所依事分别戲論所緣事.謂色等想事爲依緣故名想言說 所攝名想言說所顯分别戲論卽於此事分别計度無量種種衆多差别.此中我分 别我所分别此二分别能生餘見根本及慢根本身見及能
問.若遍計所執相無有自體.雲何能起遍計執耶。
答. 由名於義轉故.謂隨彼假名於義流轉.世間愚夫執有名義決定相稱真實自性。
問. 雲何應知此是邪執。
答.以二更互爲客故.所以者何.以名於義非稱體故說之爲客. 義亦如名無所有故說之爲客。
雲何知然.頌曰. 於名前無覺 多名及不定 於有義無義 轉非理義成。
論曰.若義自體如名有者.未得名前此覺於義應先已有。
又名多故.一義應有多種 自體。
又名不定故義之自體亦應不定.何以故.卽此一名於所餘義亦施設故。
又復 此名爲於有義轉爲於無義轉耶.若於有義轉者不應道理.卽前所說三因緣故.若 於無義轉者卽前所說二互爲客道理成就。
復次若執義是實有由名顯了如燈照色.不應道理。
何以故.頌曰. ******************** 取已立名故 餘卽不能取 如衆生邪執 增益爲顛倒。
論曰.先取義已然後立名.非未取義能立名字.已取得義復須顯了不應道理。
又卽 由此名餘未解者不取得義.燈照了物卽不如是.非由此燈餘不能取所照了物。
又 不應執義異名異.由唯依名起義執故.譬如唯有諸行無始流轉自性異生數習力 故於自他相續起衆生邪執.如是於長夜中串習言說熏修心故由此方便起妄遍 計執有諸法.此法邪執猶如衆生妄增益故當知顛倒。
如是顛倒雲何與雜染法展轉生起.頌曰. 由熏起依他 依此生顛倒 如是互爲緣 展轉生相續。
論曰.由此顛倒熏習力故後依他果自性得生.又依此果後時復生法執顛倒.如是 二法更互爲緣生死展轉相續不斷。
已說成立道理.今當顯示遍計所執自性差别.頌曰. ******************** 自性與差别 有覺悟隨眠 加行名遍計 又當知五種。
論曰.由有六種遍計差别故.遍計所執自性亦有六種。
何等名爲六種遍計.一自性 遍計.謂遍計色等實有自相.二差别遍計.謂遍計色等決定實有有色無色有見無 見等諸差别相.三覺悟遍計.謂善名言者所有遍計.四隨眠遍計.謂不善名言者所 有遍計.五加行遍計.此復五種一貪愛加行二瞋恚加行三合會加行四别離加行 五隨捨加行.六名遍計.此復二種一文字所起二非文字所起.非文字所起者如有 計執此爲何物雲何此物此物是何此物雲何.文字所起者如有計執此爲此物此 物如是或色或乃至識或有爲或無爲或常或無常或善或不善或無記如是等。
復 次遍計所執自性當知復由五種遍計.何等爲五.一依名遍計義自性二依義遍計 名自性三依名遍計名自性四依義遍計義自性五依二遍計二自性.依名遍計義 自性者如有計執此物旣名爲色必應定有色體真實此物旣名爲受想行識等必 ******************** 應定有受想行識等體性真實.依義遍計名自性者如有計執此物名色爲不名色 此物名受想行識爲不名受想行識等.依名遍計名自性者如有計執不了物體但 知種種分别色名不了物體但知種種分别受想行識等名.依義遍計義自性者如 有計執不了色名但於色體種種分别不了受想行識等名但於受想行識等體性 種種分别.依二遍計二自性者如有計執此物是色體性名之爲色此物是受想行 識等體性名受想行識等。
已說遍計所執
頌曰. 分别有八種 能生於三事. 分别體應知 三界心心法。
論曰.八種分别能生三事.何等爲三.一分别戲論所依緣事.二見我慢事.三貪瞋癡 事。
八種分别者.一自性分别.謂於色等想事分别色等所有自性.二差别分别.謂卽 於色等想事起諸分别此有色此無色此有見此無見此有對此無對如是等無量 注:
如是略 說有二種.謂分别自體及分别所依所緣事。
此中自性分别差别分别總執分别此 三分别能生分别戲論所依事分别戲論所緣事.謂色等想事爲依緣故名想言說 所攝名想言說所顯分别戲論卽於此事分别計度無量種種衆多差别.此中我分 别我所分别此二分别能生餘見根本及慢根本身見及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