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三

關燈
守屍羅堅守屍羅聞正法已獨於靜處繫念思惟 籌量觀察爲欲發起增上心慧故.又此行者依聞思修所生智慧能證解脫此解脫 性不退法故說名爲堅出世智果故不可退轉.又此行者由念力故審自觀察我屍 羅藴爲圓滿不我於諸法爲通達不我於解脫爲善證不.如是依止憶念力故具學 勝利發上首慧證堅解脫.又復此念略有三種謂或因說法或依教授或復觀察作 與不作。

    問.薄伽梵宣說屍羅有無量種.謂鄔波索迦屍羅苾芻屍羅鄔波婆娑屍羅 靜慮屍羅三摩鉢底屍羅聖愛屍羅如是等.今於此中依何屍羅而說住學勝利。

    答. 苾芻屍羅.由最勝故。

    問.如薄伽梵說慧亦多種.所謂聞所生慧思所生慧修所生慧. 今於此中依何等慧而說住慧上首。

    答.具說三慧。

    問.佛說解脫亦有多種.謂世間解 脫出世間解脫有學解脫無學解脫可動解脫不動解脫如是等.今於此中依何解 ******************** 脫而說解脫堅住。

    答.依彼出世不動解脫。

    問.如來說念亦有多種.謂於身等境界住 念久作久說等隨念讀誦等隨念教授等隨念應作不應作隨念念佛等隨念.今於 此中依何等念說念增上。

    答.從勝爲論說應作不作觀察隨念。

    復次次第中.謂先依 苾芻屍羅住已次聽受正法次應如理作意.如是行者由淨持戒故無有憂悔.由無 悔等次第能發正三摩地.謂由方便所攝慧如理思惟故增上心學成就.是名圓滿 次第.前前爲因後後得圓滿故。

    又住學勝利爲得慧上首故.住慧上首爲證解脫堅 固故.雲何能得住學勝利乃至解脫堅固謂由念增上力故.是名能成次第.又經言 若如是住修習三學速得圓滿是亦名爲能成次第。

    解釋次第者.如經言大師者謂 能善教誡聲聞弟子應作不應作事故名大師.又能化導無量衆生證苦寂滅故名 大師.又爲摧滅邪穢外道出現於世故名大師.聲聞者謂從他聽聞正法音聲故名 聲聞.又能令他聞正法聲故名聲聞.問復何因緣唯爲聲聞說住學勝利等.答由聲 ******************** 聞衆是薄伽梵隨順修學真實弟子故.法者所謂宣說名句文身.學處者謂宣說五 犯聚事.成就憐愍者於處長夜諸衆生等恆住慈等四種無量.成就悲者能拔衆生 多苦法故.樂義利者能授衆生無量樂法故.求利益者欲令衆生攝受種種妙善法 故.恆悲愍者能拔衆生種種諸惡不善法故.又言爲令多人梵行久住者依剎帝利 等大種姓說.增廣者謂卽此等諸衆生類後後衆會漸漸廣大.乃至爲諸天人者謂 卽於如是增廣種類中有勢力者此顯世尊大悲普覆非唯一分.正善開示者謂如 諸所有及盡諸所有一切諸法.說正法者謂十二分教聽受硏尋任持讀誦處靜思 惟如是境界是名爲法.爲利益者依增上戒說.爲安樂者謂不依止苦難不自在行. 爲利益安樂者謂諸離欲者增上心增上慧行此行善故名利益.順攝故名安樂.又 若處世尊讚說杜多功德是名利益.若處世尊聽受百味飲食百千衣服是名安樂. 若處世尊建立三學是名利益安樂.如來於諸法中以種種慧善觀察者謂若爲利 ******************** 益若爲安樂若爲利益安樂依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說.此中有二因緣名 善觀察謂於長夜遍了知故不顛倒覺故.彼彼解脫善證得者依增上心增上慧說. 此中有二因緣名善證得謂究竟行故不退轉法故.我屍羅藴不圓滿者謂或於屍 羅一分修習或不依止如是屍羅圓滿修習諸等持戒.我於諸法不善觀察者由二 種觀察如前說.我於解脫不善證得者由二種證得如前說.我所應說如是已說者 謂總結前略說及廣分别應知。

     復次由六種相應當解釋一切佛經.一由遍知諸法故.二由捨惡行大小惑故.三由 受善行故.四由智遍知通達病等行故.五由彼果故.六由自他受彼果故.由如是六 相及由如前建立諸相應善解釋一切佛經。

    此中法者謂藴界處緣起念住正斷等。

     彼果者謂厭離欲解脫般涅槃.自他受彼果者謂我生已盡等。

    如是總名攝釋分。

     今此品中顯示此論有四種相.一最勝相二自體相三清淨相四辯教相.此中最勝 ******************** 相由二頌.自體相由五頌.清淨相由二頌.辯教相由一頌。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