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揚聖教論卷第十
關燈
小
中
大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攝淨義品第二之六
復次計諸極微常住論者我今問汝隨汝意答.汝爲觀察已計極微常.爲不觀察計
彼常耶.若不觀察者離慧觀察而定計常不應道理.若言已觀察者違諸量故不應
道理。
又汝何所欲諸極微性爲由細故計彼是常.爲由與麤果物其相異故計彼常 耶.若由細者離散損減其性羸劣而言是常不應道理.若言由相異故者是則極微 超過地水火風之相不同種類相故而言能生彼果不應道理.又彼極微亦無異相 可得故不中理。
又汝何所欲從諸極微所起麤物爲不異相.爲異相耶.若言不異相 者由與彼因無差别故亦應是常是則應無因果決定.若異相者汝意雲何爲從離 ******************** 散極微麤物得生爲從聚集耶.若言從離散者應一切時一切果生是則應無因果 決定.若從聚集者汝意雲何彼麤果物從極微生時爲不過彼形質之量爲過彼量 耶.若言不過彼形質量者從形質分物生形質有分物不應道理.若言過者諸極微 體無細分故不可分析所生麤物亦應是常此不中理。
若復說言有諸極微本無今 起者.是則計極微常不應道理。
又汝何所欲彼諸極微造作麤物爲如種子等.爲如 陶師等耶.若言如種子等者應如種子體是無常.若言如陶師等者彼諸極微應有 思慮如陶師等.若言不如種等及陶師等者是則相似喻不可得故不應道理。
又汝 意雲何諸外物起爲由有情.爲不爾耶.若言由有情者彼外麤物由有情生所依細 物不由有情不應道理誰能於彼制其功能.若言不由有情者是則無用而外物生 不應道理。
如是隨念諸藴及衆生故.由一境界一切識流不斷絕故.由想及受變異 不變異故.計彼前際及計後際常住論者不應道理.又由觀察不觀察故.由共相故. ******************** 由自相故.由造作故.根本所用故.極微常論不應道理.是故計常論者非如理說。
復 次我今當說常住之相.若一切時無變異相.若一切種無變異相.若自然無變異相. 若由他亦無變異相.又無生相.當知是常住相。
皆宿作因論者.謂如有一若沙門若婆羅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廣說如經.凡諸世 間士夫所受者謂現所受苦.皆由宿作爲因者謂由宿惡爲因.由勤精進吐舊業故 者謂由現法極自苦行.現在[一]新業由不作因之所害故者謂諸不善業.如是於後不
復有漏者謂一向是善性故說後無漏.由無漏故業盡者謂諸惡業.由業盡故苦盡
者謂宿因所感及現法方便所招苦惱.由苦盡故得證苦邊者謂證餘生相續苦盡.
謂無繫外道作如是計。
問.何因緣故彼諸外道起如是見立如是論。
答.由教及理故. 教如前說。
理者.謂如有一爲性尋思爲性觀察廣說如前.由見現法所作功用不決 定故.所以者何.彼見世間雖具正方便而招於苦雖具邪方便而緻於樂.彼如是思 注:[一]原刻作雜.今依麗刻改.
********************
若由現法所作功用爲彼因者彼應顛倒.由彼所見非顛倒故是故彼皆以宿作爲
因.由此理故彼起如是見立如是論。
今應問彼汝何所欲.現法方便所招之苦爲用 宿作爲因.爲用現法方便爲因.若用宿作爲因者汝先所說由勤精進吐舊業故現 在新業由不作[一]因之所害故如是於後不復有漏乃至廣說不應道理.若用現法方
便爲因者汝先所說凡諸世間士夫所受皆由宿作爲因不應道理。
如是現法方便 苦宿作爲因故現法功用爲因故皆不應道理.是故此論非如理說。
復次我今當說 如實因相.或有諸苦唯用宿作爲因謂如有一自業增上力故生諸惡趣或於貧賤 家生.或有苦等雜因所生謂如有一因邪事王不獲樂果而反緻苦.如事於王如是 由諸言說商賈等業由事農業由劫盜業或於他有情作損害事若有福者獲得富 樂若無福者雖設功用而無果遂.或復有法純由現在功用因得如新所造引餘有 業或聽聞正法於法覺悟或復發起威儀業路或復修學工巧業處.如是等類唯因 注:
又汝何所欲諸極微性爲由細故計彼是常.爲由與麤果物其相異故計彼常 耶.若由細者離散損減其性羸劣而言是常不應道理.若言由相異故者是則極微 超過地水火風之相不同種類相故而言能生彼果不應道理.又彼極微亦無異相 可得故不中理。
又汝何所欲從諸極微所起麤物爲不異相.爲異相耶.若言不異相 者由與彼因無差别故亦應是常是則應無因果決定.若異相者汝意雲何爲從離 ******************** 散極微麤物得生爲從聚集耶.若言從離散者應一切時一切果生是則應無因果 決定.若從聚集者汝意雲何彼麤果物從極微生時爲不過彼形質之量爲過彼量 耶.若言不過彼形質量者從形質分物生形質有分物不應道理.若言過者諸極微 體無細分故不可分析所生麤物亦應是常此不中理。
若復說言有諸極微本無今 起者.是則計極微常不應道理。
又汝何所欲彼諸極微造作麤物爲如種子等.爲如 陶師等耶.若言如種子等者應如種子體是無常.若言如陶師等者彼諸極微應有 思慮如陶師等.若言不如種等及陶師等者是則相似喻不可得故不應道理。
又汝 意雲何諸外物起爲由有情.爲不爾耶.若言由有情者彼外麤物由有情生所依細 物不由有情不應道理誰能於彼制其功能.若言不由有情者是則無用而外物生 不應道理。
如是隨念諸藴及衆生故.由一境界一切識流不斷絕故.由想及受變異 不變異故.計彼前際及計後際常住論者不應道理.又由觀察不觀察故.由共相故. ******************** 由自相故.由造作故.根本所用故.極微常論不應道理.是故計常論者非如理說。
復 次我今當說常住之相.若一切時無變異相.若一切種無變異相.若自然無變異相. 若由他亦無變異相.又無生相.當知是常住相。
皆宿作因論者.謂如有一若沙門若婆羅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廣說如經.凡諸世 間士夫所受者謂現所受苦.皆由宿作爲因者謂由宿惡爲因.由勤精進吐舊業故 者謂由現法極自苦行.現在
問.何因緣故彼諸外道起如是見立如是論。
答.由教及理故. 教如前說。
理者.謂如有一爲性尋思爲性觀察廣說如前.由見現法所作功用不決 定故.所以者何.彼見世間雖具正方便而招於苦雖具邪方便而緻於樂.彼如是思 注:
今應問彼汝何所欲.現法方便所招之苦爲用 宿作爲因.爲用現法方便爲因.若用宿作爲因者汝先所說由勤精進吐舊業故現 在新業由不作
如是現法方便 苦宿作爲因故現法功用爲因故皆不應道理.是故此論非如理說。
復次我今當說 如實因相.或有諸苦唯用宿作爲因謂如有一自業增上力故生諸惡趣或於貧賤 家生.或有苦等雜因所生謂如有一因邪事王不獲樂果而反緻苦.如事於王如是 由諸言說商賈等業由事農業由劫盜業或於他有情作損害事若有福者獲得富 樂若無福者雖設功用而無果遂.或復有法純由現在功用因得如新所造引餘有 業或聽聞正法於法覺悟或復發起威儀業路或復修學工巧業處.如是等類唯因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