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揚聖教論卷第九

關燈
依三種行相密意故說.謂因相自相果相.依彼因相密意說有未來.依彼自相密意 說有現在.依彼果相密意說有過去.是故無過。

    又復不應說過去未來是實有相.何 以故.應知未來有十二種相故.一因所顯相二體未生相三待緣相四已生種類相 五應生法相六不生法相七未生雜染相八未生清淨相九應可求相十不應求相 ******************** 十一應觀察相十二不應觀察相.應知現在亦有十二種相.一果所顯相二體已生 相三緣會相四已生種類相五刹那相六不復生法相七現雜染相八現清淨相九 可喜樂相十不可喜樂相十一應觀察相十二不應觀察相.應知過去亦有十二種 相.一已度因相二已度緣相三已度果相四體已壞相五已滅種類相六不生法相 七靜息雜染相八靜息清淨相九應顧戀處相十不應顧戀處相十一應觀察相十 二不應觀察相。

     計我論者.謂如有一若沙門若婆羅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有我有薩埵有命者有 生者有養者有數取趣者如是等是實是常.諸外道等作如是計。

    問.何故彼諸外道 起如是見立如是論。

    答.由教及理故.教如前說。

    理者.謂如有一爲性尋思爲性觀察 廣說如前.由二種因故.一先不思覺率爾而得有薩埵覺故.二先已思覺得有作故。

     彼如是思若無我者見於五事不應起於五種有我之覺.一見色形已唯應起於色 ******************** 覺不應起於薩埵之覺.二見順苦樂行已唯應起於受覺不應起於勝劣薩埵之覺. 三見已立名者名相應行已唯應起於想覺不應起於刹帝利婆羅門吠舍戍達羅 佛授德友等薩埵之覺.四見作淨不淨相應行已唯應起於行覺不應起於愚者智 者薩埵之覺.五見於境界識隨轉已唯應起於心覺不應起於我能見等薩埵之覺. 由如是先不思覺於此五事唯起五種薩埵之覺非諸行覺.是故先不思覺見已率 爾而起有薩埵覺.如是決定知有實我。

    又彼如是思若無我者不應於諸行中先起 思覺得有所作.謂我以眼當見諸色正見諸色已見諸色.或復起心我不當見如是 等用皆由我覺行爲先導.如於眼見如是於耳鼻舌身意應知亦爾.又於善業造作 善業止息不善業造作不善業止息.如是等事皆由思覺爲先方得作用.如是等用 唯於諸行不應道理.由如是思故說有我。

    我今問汝隨汝意答爲卽於所見事起薩 埵覺.爲異於所見事起薩埵覺耶.若卽於所見事起薩埵覺者汝不應言卽於色等 ******************** 計有薩埵計有我者是顛倒覺.若異於所見事起薩埵覺者我有形量不應道理.我 [一]有勝劣或刹帝利等或愚或智或能取彼色等境界不應道理。

    又汝何所欲爲唯於 此法自體起此覺耶.爲亦於餘體起此覺耶.若唯於此法自體起此覺者卽於所見 起彼我覺不應說名爲顛倒覺.若亦於餘體起此覺者卽一切境界各是一切境界 覺因不應道理。

    又汝何所欲於無情數有情覺於有情數無情覺於餘有情數餘有 情覺爲起爲不起耶.若起者是則無情應是有情有情應是無情餘有情應是餘有 情此不應道理.若不起者則誹撥現量不應道理。

    又汝何所欲此計我覺爲取現量 義.爲取比量義耶.若取現量義者唯色等藴是現量義我非現量義故不應道理.若 取比量義者如愚稚等未能思度不應率爾起於我覺。

    又我今問汝隨汝意答.如世 間所作爲以覺爲因.爲以我爲因.若以覺爲因者執我所作不應道理.若以我爲因 者先已思覺得有所作不應道理。

    又汝何所欲所作事因爲是無常.爲是常耶.若無 注: [一]原刻作於.今依麗刻改. ******************** 常者此所作因體是變異而執我有所作不應道理.若是常者則無變異無變異法 執有所作不應道理。

    又汝何所欲爲有動作之我能有所作.爲無動作之我能有所 作耶.若有動作之我能有所作者是則常作不應復作.若無動作之我能有所作者 無動作性而有所作不應道理。

    又汝何所欲爲有因故我有所作.爲無因耶.若有因 者此我應由餘因策發方有所作不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