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揚聖教論卷第九
關燈
小
中
大
道理.是故汝言若法性無是則無相若法性有是則有相若性是無不可顯了若性
是有則可顯了者不應道理。
今當略說.雖實是有而不可取相.或有遠故不可取.或 ******************** 由四種障因之所障故不可取.或極微細故不可取.或心散亂故不可取.或根損壞 故不可取.或未得彼相應智故不可取。
如因中有果從緣顯論不應道理.當知聲相 論亦爾.此中差别者.外聲論師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聲相本有無生無滅然由數宣 吐方得顯了而聲體是常.是故從緣顯了論非如理說。
去來實有論者.謂如有一若沙門若婆羅門或在此法由不正思惟起如是見立如 是論.有過去有未來自相成就.猶如現在實有非假。
問.何因緣故彼起如是見立如 是論。
答.由教及理故。
教如前說.又於此說有不如理思惟所引經教.如經中說一切 有者謂十二處是十二處自相故有.又如薄伽梵說有過去業.又經中說有過去色 有未來色乃至識亦如是。
理者.謂如有一爲性尋思爲性觀察廣說如前.彼如是思 若法自相安住此法真實是有.此若未來無者彼時應未受自相.此若過去無者彼 時應退失自相.若如是者諸法自相應不成就由是諸法應性不真實.若如是者不 ******************** 應道理.由如是思故起如是見立如是論過去未來性相實有。
我今問汝隨汝意答. 去來兩相與現在相爲不異相.爲是異相.若不異相者立三世相不應道理.若異相 者性相實有不應道理。
又汝應說自意所欲.墮三世法爲是常相.爲無常相.若常相 者墮於三世不應道理.若無常相者於三世中恆是實有不應道理。
又汝應說自意 所欲.爲計未來法來至現在世.爲計未來死滅生現在世.爲計法住未來以此爲緣 生現在世.爲計本無業用今有業用.爲計本相不圓滿今相圓滿.爲計本相異今相 異.爲計未來有現在分相。
若言卽未來法來至現在者.此應有方所.又未來現在應 無差别.又應是常.不應道理。
若言未來死滅生現在者.是則未來法不生於今現在 法本無今生.又未來未生而言死滅不應道理。
若言法住未來以此爲緣生現在世 者.此應是常.又應本無今生非未來法生不應道理。
若本無業用今有業用者.是則 本有今有.便有如前所說過故不應道理。
又此業用汝意雲何.與彼本法爲有異相 ******************** 爲不異相.若異相者此業用相未來無故不應道理.若不異相者本無業用今有業 用不應道理。
如無業用有此過失.如是不圓滿相異相未來分相亦爾.此中差别者 復有自體雜亂過失不應道理。
如未來向現在.如是現在往過去如其所應有過失 應知.謂如前所計諸因緣及所說破道理。
如是自相故.共相故.來故.死滅故.生故.業 故.圓滿相故.異相故.未來分故.說過去未來實有論不應道理。
如是破已復有難言. 若過去未來是無雲何緣無而有覺轉.若言緣無而覺轉者雲何不有違教過失.如 說一切有者謂十二處。
我今問汝隨汝意答.世間取無之覺爲起不起。
若不起者.能 取無我兔角石女兒等覺皆應是無此不應道理.又薄伽梵說我諸無諂聲聞如我 所說正修行時若有知有若無知無如是不應道理。
若言起者.汝何所欲此取無覺 爲作有行爲作無行.若作有行者取無之覺而作有行不應道理.若作無行者此無 行覺汝何所欲爲緣有轉事爲緣無事轉.若緣有事轉者無行之覺緣有事轉不應 ******************** 道理.若緣無事轉者無有緣無之覺不應道理。
雖說一切有者謂十二處.然於有法 密意說有有相.於無法密意說有無相.所以者何.若有相法能持有相若無相法能 持無相.是故俱名爲法俱名爲有.若異者諸修行人但知於有不知於無.應非無間 觀所知法此不應道理。
又雖說言有過去業由此業故衆生受有損害受無損害受. 此亦依彼習氣密意假說彼法爲有.謂於諸行中曾有淨不淨業生滅由此因緣故 彼行勝異相續而轉是名習氣.由此相續所攝習氣故愛不愛果生.是以於我無過 而汝不應道理。
又雖說言有過去色有未來色有現在色如是乃至識亦爾者.此亦
今當略說.雖實是有而不可取相.或有遠故不可取.或 ******************** 由四種障因之所障故不可取.或極微細故不可取.或心散亂故不可取.或根損壞 故不可取.或未得彼相應智故不可取。
如因中有果從緣顯論不應道理.當知聲相 論亦爾.此中差别者.外聲論師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聲相本有無生無滅然由數宣 吐方得顯了而聲體是常.是故從緣顯了論非如理說。
去來實有論者.謂如有一若沙門若婆羅門或在此法由不正思惟起如是見立如 是論.有過去有未來自相成就.猶如現在實有非假。
問.何因緣故彼起如是見立如 是論。
答.由教及理故。
教如前說.又於此說有不如理思惟所引經教.如經中說一切 有者謂十二處是十二處自相故有.又如薄伽梵說有過去業.又經中說有過去色 有未來色乃至識亦如是。
理者.謂如有一爲性尋思爲性觀察廣說如前.彼如是思 若法自相安住此法真實是有.此若未來無者彼時應未受自相.此若過去無者彼 時應退失自相.若如是者諸法自相應不成就由是諸法應性不真實.若如是者不 ******************** 應道理.由如是思故起如是見立如是論過去未來性相實有。
我今問汝隨汝意答. 去來兩相與現在相爲不異相.爲是異相.若不異相者立三世相不應道理.若異相 者性相實有不應道理。
又汝應說自意所欲.墮三世法爲是常相.爲無常相.若常相 者墮於三世不應道理.若無常相者於三世中恆是實有不應道理。
又汝應說自意 所欲.爲計未來法來至現在世.爲計未來死滅生現在世.爲計法住未來以此爲緣 生現在世.爲計本無業用今有業用.爲計本相不圓滿今相圓滿.爲計本相異今相 異.爲計未來有現在分相。
若言卽未來法來至現在者.此應有方所.又未來現在應 無差别.又應是常.不應道理。
若言未來死滅生現在者.是則未來法不生於今現在 法本無今生.又未來未生而言死滅不應道理。
若言法住未來以此爲緣生現在世 者.此應是常.又應本無今生非未來法生不應道理。
若本無業用今有業用者.是則 本有今有.便有如前所說過故不應道理。
又此業用汝意雲何.與彼本法爲有異相 ******************** 爲不異相.若異相者此業用相未來無故不應道理.若不異相者本無業用今有業 用不應道理。
如無業用有此過失.如是不圓滿相異相未來分相亦爾.此中差别者 復有自體雜亂過失不應道理。
如未來向現在.如是現在往過去如其所應有過失 應知.謂如前所計諸因緣及所說破道理。
如是自相故.共相故.來故.死滅故.生故.業 故.圓滿相故.異相故.未來分故.說過去未來實有論不應道理。
如是破已復有難言. 若過去未來是無雲何緣無而有覺轉.若言緣無而覺轉者雲何不有違教過失.如 說一切有者謂十二處。
我今問汝隨汝意答.世間取無之覺爲起不起。
若不起者.能 取無我兔角石女兒等覺皆應是無此不應道理.又薄伽梵說我諸無諂聲聞如我 所說正修行時若有知有若無知無如是不應道理。
若言起者.汝何所欲此取無覺 爲作有行爲作無行.若作有行者取無之覺而作有行不應道理.若作無行者此無 行覺汝何所欲爲緣有轉事爲緣無事轉.若緣有事轉者無行之覺緣有事轉不應 ******************** 道理.若緣無事轉者無有緣無之覺不應道理。
雖說一切有者謂十二處.然於有法 密意說有有相.於無法密意說有無相.所以者何.若有相法能持有相若無相法能 持無相.是故俱名爲法俱名爲有.若異者諸修行人但知於有不知於無.應非無間 觀所知法此不應道理。
又雖說言有過去業由此業故衆生受有損害受無損害受. 此亦依彼習氣密意假說彼法爲有.謂於諸行中曾有淨不淨業生滅由此因緣故 彼行勝異相續而轉是名習氣.由此相續所攝習氣故愛不愛果生.是以於我無過 而汝不應道理。
又雖說言有過去色有未來色有現在色如是乃至識亦爾者.此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