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揚聖教論卷第八

關燈
s="h">[一]嗢柁南曰. 注: [一]自下全引瑜伽卷四十六論文.五嗢柁南亦出於彼.故不入本頌之數. ******************** 殊特.非殊特. 平等心.利益. 報恩.與欣讚. 不虛方便行。

     論曰.殊特者.謂諸菩薩修學無上正等覺乘時有五種殊特之法應知.何等爲五.一 於一切有情非有因緣而起親愛.二唯爲利益諸有情故常處流轉忍受大苦.三於 多煩惱難調有情善能解了調伏方便.四於極難解真實義理能隨悟入.五具足不 思議威德.如是五法非餘有情所共有故名爲殊特。

    非殊特者.謂諸菩薩修學無上 正等覺乘時有五種非殊特法.菩薩摩訶薩由成就此五種法故則五種殊特法成 就顯現.何等爲五.謂諸菩薩以因利他苦卽爲己樂是故菩薩恆徧受行利他因苦 是名第一非殊特法.又諸菩薩雖善了知生死涅槃過失功德而樂令有情畢竟清 淨卽爲己樂是故菩薩爲淨有情增上力故恆誓受行處生死法是名第二非殊特 法.又諸菩薩雖善了知默然樂味而樂令有情畢竟清淨卽爲己樂是故菩薩爲淨 有情增上力故恆勤方便卽爲說法是名第三非殊特法.又諸菩薩雖已積集六波 ******************** 羅蜜多善根而樂令有情畢竟清淨卽爲己樂是故菩薩爲淨有情增上力故以清 淨意而施與之又不期彼施果異熟是名第四非殊特法.又諸菩薩以他利益事卽 爲自利益事是故菩薩恆現受行一切有情利益之事是名第五非殊特法.菩薩摩 訶薩由成就此五種法故則五種殊特法成就顯現應知。

    平等心者.謂諸菩薩於一 切有情所有五種平等心.一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如爲得大菩提故起大誓願如 是亦爲利益諸有情故起平等心.二菩薩摩訶薩於諸有情起悲愍俱平等之心.三 菩薩摩訶薩於諸有情起如一子愛俱平等之心.四菩薩摩訶薩於從衆緣已生諸 行知是所想有情事已了達一有情法性卽是一切有情法性於一切有情所起平 等法性智俱平等之心.五菩薩摩訶薩如於一有情行利益行如是於一切有情亦 行利益行故於一切有情所起欲作利益事俱平等之心.如是名爲菩薩摩訶薩於 諸有情起於五種平等之心。

    利益者.謂菩薩摩訶薩於諸有情作一切利益事有五 ******************** 種[一]相應知.何等爲五.一於違損事說正命法而引攝之.二於不隨順能饒益事說隨 順法而引攝之.三無依苦惱貧匱無怙有情爲作依怙而引攝之.四宣說趣於善趣 之道而引攝之.五宣說三乘趣涅槃道而引攝之。

    報恩者.謂菩薩摩訶薩於有恩有 情所起於五種反報利益.何等爲五.一安處有情令學己德.二方便安處令學他德. 三無依無怙苦惱貧匱者爲作依怙.四勸令供養諸佛如來.五令自書寫佛所說法 及受持供養。

    欣讚者.有五種處菩薩摩訶薩常應欣讚.何等爲五.一值佛出世而得 承事.二於如來所常聞六波羅蜜多相應菩薩藏法.三於成熟一切有情行堪任修 習.四速證無上正等菩提.五證菩提已菩薩聲聞大衆和合不虛。

    方便行者.謂菩薩 摩訶薩於諸有情有五種不虛利益方便勝行.何等爲五.一菩薩摩訶薩於諸有情 以利益安樂意爲先.二菩薩摩訶薩成就不顛倒覺於利益安樂事如實了知.三以 隨宜方便說種種法令諸有情隨所堪任悉得調伏此唯如來究竟堪能.四菩薩摩 注: [一]原刻作想.今依麗刻改. ******************** 訶薩於一切時心無厭倦.五菩薩摩訶薩平等大悲於下中上諸有情所心無偏黨。

     復次嗢柁南曰. 不顛倒方便. 退墮.與勝進. 相似.實功德. 善調伏有情。

     論曰.不顛倒方便者.謂菩薩摩訶薩有五種方便攝一切正方便應知.何等爲五.一 隨護方便.二無過方便.三擇力方便.四淨勝意樂方便.五入決定方便。

    隨護方便者. 謂菩薩摩訶薩善護聰叡以俱生智速攝受法.又善護憶念由憶念故所攝受法持 不忘失.又善護智慧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