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揚聖教論卷第六

關燈
.由諸菩薩於色等所想事假立自性中尋思唯假立故.如實通達假 立自性非實彼事自性而似彼事自性顯現.又能了知彼事自性猶如變化影像響 應光影水月焰水夢幻似有體性.是名第三自性假立尋思所引甚深義所行境如 實智。

    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者.由諸菩薩於差別假立尋思唯假立性故.於色 等所想事差別假立中善能通達不二之義.謂彼諸事非有性非無性.由可言說自 性不成就故非有性.由不可言說自性成就故非無性.如是非有色由勝義諦故.非 無色由世俗諦中假立色故.如有性無性有色無色如是有見無見等諸差別假立 ******************** 法門彼一切由是理趣盡應知.若能如實了知差別假立如是不二之義.是名第四 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

     [一]如是顯了所入事能入因及能入已.復次頌曰. 三自性成立. 差別.業.隱密. 方便.攝.別異. 是各有多種。

     論曰.彼三種自性成立差別業用隱密方便攝別異應知各有多種。

    成立多種者.如 成無性品中當廣說。

    差別者.問.徧計所執自性有幾種。

    答.如依他起自性中所有假 立自性差別如是徧計所執自性.是故徧計所執自性無有限量應知。

    復次於依他 起自性中有二種徧計所執自性分別.謂隨勝覺及隨數習習氣隨眠。

    問.依他起自 性有幾種。

    答.即如諸相多種差別應知.謂色相心相心法相心不相應相如是等。

    復 次若略說有二種依他起自性.謂徧計所執自性分別所起及非分別所起。

    問.圓成 實自性有幾種。

    答.圓成實自性於一切處一味故.不可建立差別。

    業者.問.徧計所執 注: [一]瑜伽卷七十四有二嗢柁南.以十九門決擇三性.今從彼出七門. ******************** 自性能作幾業。

    答.有五種.一能生依他起自性.二即於是中起諸言說.三能生衆生 執.四能生法執.五能攝受二執習氣麤重。

    問.依他起自性能作幾業。

    答.有五種.一能 生諸雜染體.二能為徧計所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所依.三能為衆生執所依.四能 為法執所依.五能為二執習氣麤重所依。

    問.圓成實自性能作幾業。

    答.有五種.謂能 為二種五業對治生起所緣性故。

    隱密者.謂當隨三種自性義解釋一切不了義經. 由無量經中一切如來隱密語言及一切菩薩隱密語言皆隨三種自性方可悟入 彼義故。

    問.如經中說三解脫門.彼雲何建立。

    答.由三自性故.謂由徧計所執自性故 建立空解脫門.由依他起自性故建立無願解脫門.由圓成實自性故建立無相解 脫門。

    問.如經中說無生法忍.彼雲何建立。

    答.由三自性故.謂由徧計所執自性故說 本來無生忍.由依他起自性故說自然無生忍.由圓成實自性故說煩惱苦垢無生 忍.此三種忍在不退轉地應知。

    由如是等差別義故.於餘一切隱密語言皆應隨三 ******************** 自性解釋應知。

    方便者.謂了知如是三種自性能作一切聲聞獨覺無上正等菩提 方便。

    攝者.謂三種自性及相名分別等五事相攝。

    問.如是五事初自性幾事攝。

    答.無。

     問.第二自性幾事攝。

    答.四。

    問.第三自性幾事攝。

    答.一。

    別異者.謂徧計所執自性唯正 應知.依他起自性應知及應斷.圓成實自性應知及應作證。

     [一]如是悟入俗諦勝義諦已.復次頌曰. 聞十二分教. 三最勝歸依. 三學.三菩提. 為有情淨說。

     論曰.[二]聞十二分教者.謂聞契經.應頌.記別.諷頌.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 論[三]議聖教。

    契經者.謂諸經中佛薄伽梵於種種時處依種種所化有情調伏行差別. 或說蘊所攝法界所攝法處所攝法.或說緣起所攝法.或說食所攝法諦所攝法.或 說聲聞獨覺如來所攝法.或說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所攝法.或說不淨息 念[四]學證淨等所攝法.如來說是語已諸結集者歡喜敬受.為令聖教得久住故以諸 注: [一]四法標目.見瑜伽卷七十八. [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