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揚聖教論卷第五

關燈
圓正故若已入者如說修行自 義不失.非如外道邪論彼自入已雖如說行空無自義。

    如是此論攝義淨故.不可壞 淨故.易入淨故.行清淨故.名清淨義應知。

     今此論中顯薄伽梵所說何法。

    頌曰. 諸佛說妙法 正依於二諦. 一者名世俗 二者名勝義。

     論曰.世俗及勝義二諦之相如前已說。

     復次頌曰. 初說我法用. 爲隨餘故說. 七種及四種 真如名勝義。

     ******************** 論曰.初世俗諦說我說法及說作用.說我者謂說有情命者生者補特伽羅人天男 女佛友法友如是等.說法者謂說色受如是等.說作用者謂說能見能聞能生能滅 如是等.是謂世俗諦應知.此雖非實有.然依世俗故說有。

    問.若世俗諦非勝義故有. 爲何義故說。

    答.爲隨餘故說.謂爲欲隨順勝義諦故說世俗諦。

    問.何等爲勝義諦。

    答. 七種及四種真如名勝義.如[一]攝事品中說。

     [二]如是已略說二諦此中如來復有廣說。

    頌曰. 自性.義.建立. 數.次第.善巧. 想差別.應知 顯藴世俗義。

     論曰。

    自性者.謂變壞領納了置造作了別是諸藴自性。

     義者.謂聚積義是藴義.此聚積義有四種.如成善巧品當說。

     建立者謂於色藴有四種建立.一相建立二生建立三損減建立四差別建立。

    相建 立者.色藴相略有五種.一自相二共相三所依能依相屬相四受用相五業相.自相 注: [一]瑜伽卷九十二. [二]下據蘊善巧以釋俗諦.原文見瑜伽卷五十三至五十六.瑜伽詳說善巧有六.今舉蘊例餘也. ******************** 者謂堅等是地等相各別清淨是眼等相.共相者謂一切色變壞相.所依能依相屬 相者謂大種是所依造色是能依.受用相者謂內處受用增上力故各別外色境界 得生或有色聚唯有堅生或唯有濕或唯有煖或唯有動或復雜生由隨順內處受 用故.業相者如地等大種有依持攝受成熟增長相如是等。

    生建立者有五種生.一 依止生二種子生三勢引生四順益生五違損生。

    依止生者謂依止大種卽於大種 處所有餘所造色生.由是因故說四大種造所造色攝在一處是造義。

    種子生者謂 從自種子生.如堅鞕聚或時遇緣變生流濕.或流濕聚變生堅鞕.或不煖聚變生煖 熱.或有煖聚變生於冰.或從不動變生於動.或復從動變生不動.如是好色惡色等 展轉相生差別應知.如是若就自相則互無若就其種則互有.是故從彼彼聚如是 如是差別色法生.如是等類名種子生應知。

    勢引生者謂內色根增上力故現常相 續外物得生如器世間.又先業勢引故諸內處生若樂欲現前.諸天及北洲人所有 ******************** 衆具多分由勢引生故流轉應知.若人中器世間唯常相續如是等類勢引生應知。

     順益生者謂得自順益緣彼彼色法展轉滋長展轉增勝而生.猶如水等潤洽芽等. 如是等類名順益生。

    翻此故名違損生應知。

    損減建立者.謂建立極微。

    復由五種極 微建立應知.一由分析故二由差別故三由獨一故四由助伴故五由無分性故。

    由 分析故者謂由慧分析諸麤色法漸漸轉減至最細邊建立極微非由體故.由如是 因故說極微無起無滅.又亦非謂集諸極微以成麤色。

    由差別故者略有十五種極 微.謂眼等根極微有五種.色等境極微有五種.地等界極微有四種.法處所攝實有 色極微有一種。

    由獨一故者謂建立實極微自相。

    由助伴故者謂建立聚極微.由於 地等一極微處有餘色法同處不相離故建立聚極微。

    由無分性故者非一極微復 有餘細分.由非聚故.若聚極微可有衆分.若一極微所住之處此處不可分析更立 餘分.是故極微無有細分。

    差別建立者有二十六種色.一欲界繫色謂具諸色.二色 ******************** 界繫色謂除香味.三無色界繫色謂等持自在色非業異熟色.四清淨界色謂出世 法增上所生如靜慮解脫色及佛菩薩色.五內色謂根及根所居處色.六外色謂除 根及根所居處餘色聲香味觸.七所依色謂眼等五根.八所緣色謂五境界及法處 所攝色.九能取色謂卽所依色.十所取色謂卽所緣色.十一執受色謂受起所依如 諸色根及根所居處色心及心法所居處故同一損益是執受義.十二無執受色謂 此外餘色.十三同分色謂自識不空根色由與識同境轉故.十四彼同分色謂自識 空根色唯自類相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