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揚聖教論卷第三
關燈
小
中
大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攝事品第一之三
通達者謂七種通達.廣說如經.一字通達.謂於三十二字無分別故所行相義如實
覺了先已於心增上法行善修治故.二字相通達.謂於師子之形諸字相等有分別
故所行相義如實覺了餘如前說.三能取通達.謂於所緣相應心法唯了別相如實
覺了餘如前說.四所取通達.謂於一切諸識境界唯識影相如實覺了餘如前說.五
繫縛通達.謂於相縛及麤重縛如實覺了餘如前說.六解脫通達.謂於相縛解脫及
麤重縛解脫如實覺了餘如前說.七法性通達.謂於繫縛解脫無始世來諸行緣起
及彼寂滅真如法性如實覺了先已於心增上法行善修治故。
******************** 地者謂菩薩十地.廣說如經.一極喜地.謂諸菩薩住此地中先已於心增上法行善 修治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現觀得諸菩薩現觀由正證得無上現觀故諸大菩薩 於此地中住增上喜是故此地名為極喜.二離垢地.謂諸菩薩住此地中先善修治 初地行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地證得極淨妙屍羅蘊對治一切微犯戒垢是故此 地名為離垢.三發光地.謂諸菩薩住此地中先善修治第二地故超過一切聲聞獨 覺地證得極淨三摩地蘊大智光明之所依止是故此地名為發光.四燄慧地.謂諸 菩薩住此地中先善修治第三地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地證得極淨緣諸覺分能 取法境微妙慧蘊能現前燒一切煩惱是故此地名為燄慧.五極難勝地.謂諸菩薩 住此地中先善修治第四地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地證得極淨緣諦所知諸法微 妙慧蘊成極難成不住流轉寂滅聖道是故此地名極難勝.六現前地.謂諸菩薩住 此地中先善修治第五地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地證得極淨緣智非智二種所作 ******************** 諸行流轉止息法境微妙慧蘊多分有相任運相續妙智現前是故此地名為現前. 七遠行地.謂諸菩薩住此地中先善修治第六地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地證得極 淨微妙解脫解脫智見蘊由已遠入一切現行諸相解脫是故此地名為遠行.八不 動地.謂諸菩薩住此地中先善修治第七地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地證得極淨微 妙解脫解脫智見蘊解脫一切相自在障故得無功用任運相續道之所依止是故 此地名為不動.九善慧地.謂諸菩薩住此地中先善修治第八地故超過一切聲聞 獨覺地證得極淨微妙解脫解脫智見蘊解脫一切無礙辯障無過廣慧之所依止 是故此地名為善慧.十法雲地.謂諸菩薩住此地中先善修治第九地故超過一切 聲聞獨覺地證得極淨微妙解脫解脫智見蘊解脫發起大神通智障如雲法身圓 滿所依是故此地名為法雲地。
波羅蜜多者謂十波羅蜜多.廣說如經.一施波羅蜜多.謂依菩提心悲為導首.十種 ******************** 法行助善修治.七種通達為堅固根.或因資財或因正法或因無畏.五種功德大我 所攝性.一無著故捨二不觀故捨三無失故捨四無分別故捨五迴向故捨.由此行 故而諸菩薩以資生具攝諸有情及由親近多修習故令彼資糧圓滿當成無上正 徧知果。
如施波羅蜜多如是戒乃至慧應知.此中差別者.第二戒波羅蜜多謂或因 息離不善或因攝受善法或因利益有情律儀戒所攝身語意業性由此行故諸菩 薩以不恚不惱攝諸有情.第三忍波羅蜜多謂或因忍受他不饒益不恚性或因安 受諸苦不亂性或因審察諸法正慧性由此行故諸菩薩以忍受一切不饒益事及 損害事攝諸有情.第四勤波羅蜜多謂或因被發心鎧或因方便加行或因利益有 情相續純熟心勇猛性為欲引生一切善根由此行故而諸菩薩雖未伏惑而能一 向專修諸善.第五靜慮波羅蜜多謂或因對治煩惱或因發起功德或因利益有情 心住一緣性由此行故而諸菩薩伏諸煩惱令住不現行法.第六慧波羅蜜多謂或 ******************** 因對治煩惱或因發起功德或因利益有情簡擇諸法性由此行故而諸菩薩永斷 一切煩惱障所知障種子.第七善巧方便波羅蜜多謂諸菩薩以此方便或由隨順 或由違逆或由不同意樂或由作恩報恩或由威逼或由清淨以三種利益攝諸有 情於種種善處令受令調令安住令成立.第八願波羅蜜多謂諸菩薩中隨有其一 為性懈怠煩惱多故遂發正願而修諸善令我未來獲得自性勇猛正勤煩惱微薄 由此因故於餘生中如所發求鹹果其願於修善法得強盛力.第九力波羅蜜多謂 諸菩薩由於所修善法得強盛力依此力故速疾發起靜慮波羅蜜多.第十智波羅 蜜多謂諸菩薩於菩薩藏靜慮波羅蜜多所攝法則智所引世間慧依此慧故而諸 菩薩速能發起出世無分別不住流轉寂滅道所攝慧波羅蜜多。
如是十波羅蜜多 於一切地中皆具修習.若增上者施波羅蜜多唯在初地.如其次第乃至智波羅蜜 多在第十地應知。
********************[一]復次頌曰.
菩薩行.攝事. 及彼陀羅尼. 三摩地等門. 諸無量作意。
論曰.菩薩行者謂四種菩薩行.廣說如經.一到彼岸行謂十波羅蜜多總攝說為到 彼岸行.皆是大乘出離義故.二徧覺分行謂三十七菩提分法總攝說為徧覺分行. 如實覺了一切所知義故.三神通行謂六神通總攝說為神通行.皆為引攝所化有 情
******************** 地者謂菩薩十地.廣說如經.一極喜地.謂諸菩薩住此地中先已於心增上法行善 修治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現觀得諸菩薩現觀由正證得無上現觀故諸大菩薩 於此地中住增上喜是故此地名為極喜.二離垢地.謂諸菩薩住此地中先善修治 初地行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地證得極淨妙屍羅蘊對治一切微犯戒垢是故此 地名為離垢.三發光地.謂諸菩薩住此地中先善修治第二地故超過一切聲聞獨 覺地證得極淨三摩地蘊大智光明之所依止是故此地名為發光.四燄慧地.謂諸 菩薩住此地中先善修治第三地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地證得極淨緣諸覺分能 取法境微妙慧蘊能現前燒一切煩惱是故此地名為燄慧.五極難勝地.謂諸菩薩 住此地中先善修治第四地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地證得極淨緣諦所知諸法微 妙慧蘊成極難成不住流轉寂滅聖道是故此地名極難勝.六現前地.謂諸菩薩住 此地中先善修治第五地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地證得極淨緣智非智二種所作 ******************** 諸行流轉止息法境微妙慧蘊多分有相任運相續妙智現前是故此地名為現前. 七遠行地.謂諸菩薩住此地中先善修治第六地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地證得極 淨微妙解脫解脫智見蘊由已遠入一切現行諸相解脫是故此地名為遠行.八不 動地.謂諸菩薩住此地中先善修治第七地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地證得極淨微 妙解脫解脫智見蘊解脫一切相自在障故得無功用任運相續道之所依止是故 此地名為不動.九善慧地.謂諸菩薩住此地中先善修治第八地故超過一切聲聞 獨覺地證得極淨微妙解脫解脫智見蘊解脫一切無礙辯障無過廣慧之所依止 是故此地名為善慧.十法雲地.謂諸菩薩住此地中先善修治第九地故超過一切 聲聞獨覺地證得極淨微妙解脫解脫智見蘊解脫發起大神通智障如雲法身圓 滿所依是故此地名為法雲地。
波羅蜜多者謂十波羅蜜多.廣說如經.一施波羅蜜多.謂依菩提心悲為導首.十種 ******************** 法行助善修治.七種通達為堅固根.或因資財或因正法或因無畏.五種功德大我 所攝性.一無著故捨二不觀故捨三無失故捨四無分別故捨五迴向故捨.由此行 故而諸菩薩以資生具攝諸有情及由親近多修習故令彼資糧圓滿當成無上正 徧知果。
如施波羅蜜多如是戒乃至慧應知.此中差別者.第二戒波羅蜜多謂或因 息離不善或因攝受善法或因利益有情律儀戒所攝身語意業性由此行故諸菩 薩以不恚不惱攝諸有情.第三忍波羅蜜多謂或因忍受他不饒益不恚性或因安 受諸苦不亂性或因審察諸法正慧性由此行故諸菩薩以忍受一切不饒益事及 損害事攝諸有情.第四勤波羅蜜多謂或因被發心鎧或因方便加行或因利益有 情相續純熟心勇猛性為欲引生一切善根由此行故而諸菩薩雖未伏惑而能一 向專修諸善.第五靜慮波羅蜜多謂或因對治煩惱或因發起功德或因利益有情 心住一緣性由此行故而諸菩薩伏諸煩惱令住不現行法.第六慧波羅蜜多謂或 ******************** 因對治煩惱或因發起功德或因利益有情簡擇諸法性由此行故而諸菩薩永斷 一切煩惱障所知障種子.第七善巧方便波羅蜜多謂諸菩薩以此方便或由隨順 或由違逆或由不同意樂或由作恩報恩或由威逼或由清淨以三種利益攝諸有 情於種種善處令受令調令安住令成立.第八願波羅蜜多謂諸菩薩中隨有其一 為性懈怠煩惱多故遂發正願而修諸善令我未來獲得自性勇猛正勤煩惱微薄 由此因故於餘生中如所發求鹹果其願於修善法得強盛力.第九力波羅蜜多謂 諸菩薩由於所修善法得強盛力依此力故速疾發起靜慮波羅蜜多.第十智波羅 蜜多謂諸菩薩於菩薩藏靜慮波羅蜜多所攝法則智所引世間慧依此慧故而諸 菩薩速能發起出世無分別不住流轉寂滅道所攝慧波羅蜜多。
如是十波羅蜜多 於一切地中皆具修習.若增上者施波羅蜜多唯在初地.如其次第乃至智波羅蜜 多在第十地應知。
********************
論曰.菩薩行者謂四種菩薩行.廣說如經.一到彼岸行謂十波羅蜜多總攝說為到 彼岸行.皆是大乘出離義故.二徧覺分行謂三十七菩提分法總攝說為徧覺分行. 如實覺了一切所知義故.三神通行謂六神通總攝說為神通行.皆為引攝所化有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