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著菩薩本 世親菩薩釋
關燈
小
中
大
之爲益.身體羸弱卽是其損.或雲我今得樂或雲我今有苦.或雲是我之樂或雲是
我之苦.此中我者是執取義。
言作意心散亂者有其三種.於所緣相分明而住是思 察性.或從此乘更趣餘乘或從此定更趣餘定.謂極分别思察定時遂使心亂名心 散亂。
異斯唯念心者此餘對治初作意散亂.由不分别而緣於境但有念心.此明成 就心不忘念。
此三散亂初二應捨.第三由是從定趣定希勝上故亦非是過。
******************** 頌曰 住戒戒清淨 是資糧住處. 善護諸根等 四淨因應知。
正行於境界 與所依相符 於善事勤修 能除諸過失。
最初得作意 次得世閒淨 更增出世住. 三定招三果。
釋曰.住資糧者謂戒卽是無邊功德所依止處必先住戒戒行清淨無有缺犯。
若求 戒淨有四種因.一善護諸根.二飲食知量.三初夜後夜能自警覺與定相應.四於四 威儀中正念而住。
何故善護諸根等令戒清淨.由正行於境與所依相符善事勤修 能除於過。
初因卽是於所行境行清淨故.二於所依身共相符順於受飲食離多少 故.三於善事發起精勤故.四能除過失進止威儀善用心故.由此四因戒得清淨如 是應知。
由三種定得三出離.緣外境時得作意住.緣上境時得世清淨.緣內心時得出世清 ******************** 淨.住者卽是永得出離必趣涅槃更不退轉。
已釋於住勤修習。
頌曰. 多聞.及見諦. 善說.有慈悲. 常生歡喜心. 此人堪教定。
盡其所有事. 如所有而說. 善解所知境. 斯名善教人。
由聞生意言 說爲寂滅因 名寂因作意. 是謂善圓滿。
釋曰.圓滿有三.一師資圓滿.二所緣圓滿.三作意圓滿。
此中初頌說師資圓滿.意顯 其人善教圓滿.證悟圓滿.善語圓滿.無染心圓滿.相續說法加行圓滿.此顯教授師 衆德圓滿.由此師故得聞正法有所證悟。
次明所緣圓滿說第二頌.盡所有事.如事 而說.善所知境名爲善說.此明師資能說諸事窮盡無悋故名所緣圓滿。
次明作意 圓滿說第三頌.此顯以聞爲因所起意言能與聖道涅槃爲正因故.緣此意言所有 作意皆得圓滿。
此中因言顯聞即是意言之因.言寂滅者卽是涅槃及以道諦.自體 ******************** 寂滅及能趣滅故總言之.寂因作意者明此作意緣寂滅因。
何謂所緣了法無性.如 是緣時卽是其因亦是寂滅.故此作意名爲寂因.是一體釋。
又緣此作意亦名寂因. 此别句釋。
〈準如是釋應雲寂因作意.舊雲如理作意者非正翻也.〉 頌曰. 謂尋求意言 此後應細察 意言無卽定 靜慮相有三. 無異緣無相 心緣字而住 此是心寂處 說名奢摩他。
觀彼種種境 名毗鉢舍那. 復是一瑜伽 名一二分定。
麤重障見障 應知二種定 能爲此對治. 作長善方便。
釋曰.次明有依。
諸修定者必有依託.謂依三定說尋求等。
言尋求者顯是有尋.旣言 有尋準知有伺.言細察者顯無尋唯伺.意言無者欲顯無尋無伺.尋伺皆以意言爲 性.此據奢摩他法明其定義。
說無異緣等此明無差異義.但緣其字而心得住名無 ******************** 異緣.亦名無相.但緣其字[一]觀於義相所有作意非彼相故。
此住名奢摩他.奢摩是寂 止義.他是處義.非獨奢摩得盡於事.謂據其心寂止之處心得凝住依止於定.此定 卽是凝心住處故名奢摩他.異此便無。
次據毗鉢舍那法明其定義說次一頌.謂依 多境名爲衆觀.所言彼者謂與彼二俱相屬著卽奢摩他及所緣字.是依奢摩他得 毗鉢
言作意心散亂者有其三種.於所緣相分明而住是思 察性.或從此乘更趣餘乘或從此定更趣餘定.謂極分别思察定時遂使心亂名心 散亂。
異斯唯念心者此餘對治初作意散亂.由不分别而緣於境但有念心.此明成 就心不忘念。
此三散亂初二應捨.第三由是從定趣定希勝上故亦非是過。
******************** 頌曰 住戒戒清淨 是資糧住處. 善護諸根等 四淨因應知。
正行於境界 與所依相符 於善事勤修 能除諸過失。
最初得作意 次得世閒淨 更增出世住. 三定招三果。
釋曰.住資糧者謂戒卽是無邊功德所依止處必先住戒戒行清淨無有缺犯。
若求 戒淨有四種因.一善護諸根.二飲食知量.三初夜後夜能自警覺與定相應.四於四 威儀中正念而住。
何故善護諸根等令戒清淨.由正行於境與所依相符善事勤修 能除於過。
初因卽是於所行境行清淨故.二於所依身共相符順於受飲食離多少 故.三於善事發起精勤故.四能除過失進止威儀善用心故.由此四因戒得清淨如 是應知。
由三種定得三出離.緣外境時得作意住.緣上境時得世清淨.緣內心時得出世清 ******************** 淨.住者卽是永得出離必趣涅槃更不退轉。
已釋於住勤修習。
頌曰. 多聞.及見諦. 善說.有慈悲. 常生歡喜心. 此人堪教定。
盡其所有事. 如所有而說. 善解所知境. 斯名善教人。
由聞生意言 說爲寂滅因 名寂因作意. 是謂善圓滿。
釋曰.圓滿有三.一師資圓滿.二所緣圓滿.三作意圓滿。
此中初頌說師資圓滿.意顯 其人善教圓滿.證悟圓滿.善語圓滿.無染心圓滿.相續說法加行圓滿.此顯教授師 衆德圓滿.由此師故得聞正法有所證悟。
次明所緣圓滿說第二頌.盡所有事.如事 而說.善所知境名爲善說.此明師資能說諸事窮盡無悋故名所緣圓滿。
次明作意 圓滿說第三頌.此顯以聞爲因所起意言能與聖道涅槃爲正因故.緣此意言所有 作意皆得圓滿。
此中因言顯聞即是意言之因.言寂滅者卽是涅槃及以道諦.自體 ******************** 寂滅及能趣滅故總言之.寂因作意者明此作意緣寂滅因。
何謂所緣了法無性.如 是緣時卽是其因亦是寂滅.故此作意名爲寂因.是一體釋。
又緣此作意亦名寂因. 此别句釋。
〈準如是釋應雲寂因作意.舊雲如理作意者非正翻也.〉 頌曰. 謂尋求意言 此後應細察 意言無卽定 靜慮相有三. 無異緣無相 心緣字而住 此是心寂處 說名奢摩他。
觀彼種種境 名毗鉢舍那. 復是一瑜伽 名一二分定。
麤重障見障 應知二種定 能爲此對治. 作長善方便。
釋曰.次明有依。
諸修定者必有依託.謂依三定說尋求等。
言尋求者顯是有尋.旣言 有尋準知有伺.言細察者顯無尋唯伺.意言無者欲顯無尋無伺.尋伺皆以意言爲 性.此據奢摩他法明其定義。
說無異緣等此明無差異義.但緣其字而心得住名無 ******************** 異緣.亦名無相.但緣其字
此住名奢摩他.奢摩是寂 止義.他是處義.非獨奢摩得盡於事.謂據其心寂止之處心得凝住依止於定.此定 卽是凝心住處故名奢摩他.異此便無。
次據毗鉢舍那法明其定義說次一頌.謂依 多境名爲衆觀.所言彼者謂與彼二俱相屬著卽奢摩他及所緣字.是依奢摩他得 毗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