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著菩薩本 世親菩薩釋
關燈
小
中
大
及以內 此三所緣生. 應知住有三 自體心無亂。
******************** 釋曰.言三種者.一外緣.二上緣.三內緣。
外緣謂白骨等觀所現影像是初學境界.上 緣謂未至定緣靜等相.內緣謂從其意言所現之相爲所緣境。
自體謂是心無亂相名之爲住.心無亂者於外等處三種緣時隨其所緣心無動亂。
頌曰. 第一住相應 定心者能見 於境無移念 相續是明人. 第二住相應 厭離心寂靜 專意無移念 相續是明人. 第三住相應 於前境凝住 定意無移念 相續是明人。
釋曰.此之三頌如其次第配外上內。
言於境無移念者謂於餘境心無散亂故名無 移.相續者堅守[一]持心令不斷絕.言明人者或因自思或從他教於靜慮法而起加行
是謂明人.應知如次是隨法行及隨信行種姓。
言厭離心寂靜專意無移念者謂於 其境生厭離心.前唯觀境未能生厭今時專注心生厭離而不散動。
於前境凝住者 注:[一]原刻作於.今依麗刻改.
********************
謂於意言所現之境.緣此境時其心凝定.故雲定意無移念相續是明人。
頌曰. 堅執及正流 幷覆審其意 轉得心歡喜 對治品生時. 惑生能息除 加行常無閒 能行任運道 不散九應知。
釋曰.於彼住中差别有九.謂最初住.正念住.覆審住.後别住.調柔住.寂靜住.降伏住. 功用住.任運住.此等並依阿笈摩經隨句次第而爲修習。
若於最初學緣境時其心 堅執名最初住.次於後時令其正念流注不斷名正念住.若依託此有亂心生更覆 審察緣境而住名爲覆審住.次於後時轉得差别名後别住.次於後時對治生起心 得自在生[一]歡喜時名調柔住.於此喜愛以無愛心對治生時無所愛樂其心安靜名
寂靜住.次於後時所有已生未生重障煩惱爲降伏故名降伏住.次於後時以加行
心於所緣境無閒隨轉一緣而住名爲功用住.次於後時於所緣境心無加行任運
注:
[一]原刻作觀.今依麗刻改.
********************
隨流無閒入定緣串習道名任運住。
此之九種心不流散名之爲住.應知以此不散 之言與堅執等皆相配屬。
頌曰 勵力幷有隙 有用及無用. 此中一六二 四作意應知。
謂外內邪緣 麤重幷作意. 此亂心有五 與定者相違. 於彼住心緣 不靜外散亂. 掉沈心味著 內散亂應知. 應識邪緣相 謂思親族等. 生二種我執 是名麤重亂. 見前境分明 分别觀其相 是作意散亂 異斯唯念心. 於作意亂中 復有其亂相 於乘及靜慮 初二應除遣。
釋曰.應知作意有其四種.一勵力荷負作意.二有閒荷負作意.三有功用荷負作意. 四無功用荷負作意。
此中堅執不散是勵力荷負作意.初用功力而荷負故.次正流 ******************** 等六種不散是有閒荷負作意中閒數有亂心起故.無閒加行是有功用行荷負作 意.入串習道是無功用行荷負作意.如是攝已謂一六二應知卽是四種作意。
又心散亂有其五種.一外心散亂.二內心散亂.三邪緣心散亂.四麤重心散亂.五作 意心散亂。
外心散亂者於住心境起緣之時遂緣餘事心流散故.內心散亂者謂掉 舉等三於所緣境中閒亂起故.邪緣散亂者於修定時諸有尋求親識等事而生顧 戀。
麤重心散亂者有二我執令其心亂.於修定時有此二事謂益及損.若身安隱名
******************** 釋曰.言三種者.一外緣.二上緣.三內緣。
外緣謂白骨等觀所現影像是初學境界.上 緣謂未至定緣靜等相.內緣謂從其意言所現之相爲所緣境。
自體謂是心無亂相名之爲住.心無亂者於外等處三種緣時隨其所緣心無動亂。
頌曰. 第一住相應 定心者能見 於境無移念 相續是明人. 第二住相應 厭離心寂靜 專意無移念 相續是明人. 第三住相應 於前境凝住 定意無移念 相續是明人。
釋曰.此之三頌如其次第配外上內。
言於境無移念者謂於餘境心無散亂故名無 移.相續者堅守
言厭離心寂靜專意無移念者謂於 其境生厭離心.前唯觀境未能生厭今時專注心生厭離而不散動。
於前境凝住者 注:
頌曰. 堅執及正流 幷覆審其意 轉得心歡喜 對治品生時. 惑生能息除 加行常無閒 能行任運道 不散九應知。
釋曰.於彼住中差别有九.謂最初住.正念住.覆審住.後别住.調柔住.寂靜住.降伏住. 功用住.任運住.此等並依阿笈摩經隨句次第而爲修習。
若於最初學緣境時其心 堅執名最初住.次於後時令其正念流注不斷名正念住.若依託此有亂心生更覆 審察緣境而住名爲覆審住.次於後時轉得差别名後别住.次於後時對治生起心 得自在生
此之九種心不流散名之爲住.應知以此不散 之言與堅執等皆相配屬。
頌曰 勵力幷有隙 有用及無用. 此中一六二 四作意應知。
謂外內邪緣 麤重幷作意. 此亂心有五 與定者相違. 於彼住心緣 不靜外散亂. 掉沈心味著 內散亂應知. 應識邪緣相 謂思親族等. 生二種我執 是名麤重亂. 見前境分明 分别觀其相 是作意散亂 異斯唯念心. 於作意亂中 復有其亂相 於乘及靜慮 初二應除遣。
釋曰.應知作意有其四種.一勵力荷負作意.二有閒荷負作意.三有功用荷負作意. 四無功用荷負作意。
此中堅執不散是勵力荷負作意.初用功力而荷負故.次正流 ******************** 等六種不散是有閒荷負作意中閒數有亂心起故.無閒加行是有功用行荷負作 意.入串習道是無功用行荷負作意.如是攝已謂一六二應知卽是四種作意。
又心散亂有其五種.一外心散亂.二內心散亂.三邪緣心散亂.四麤重心散亂.五作 意心散亂。
外心散亂者於住心境起緣之時遂緣餘事心流散故.內心散亂者謂掉 舉等三於所緣境中閒亂起故.邪緣散亂者於修定時諸有尋求親識等事而生顧 戀。
麤重心散亂者有二我執令其心亂.於修定時有此二事謂益及損.若身安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