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資糧論卷第六

關燈
怨責他 皆是我自罪 業報故來現。

     諸有他來打罵恐怖殺縛幽閉皆是自罪應當有此.終不瞋他.此是我業前世已作 今時還受相似不愛之果.彼諸眾生都無有罪.唯是我罪業報來現應當有此。

     應極尊重愛 供養於父母. 亦給侍和尚 恭敬阿闍梨。

     於父母所應當極愛尊重供養應作天想.隨父母意令得悅樂離諂幻心.又應恭敬 給侍和尙阿闍梨.隨和尙阿闍梨所說法中無有內祕皆為外化。

     為信聲聞乘 及以獨覺乘 說於最深法 此是菩薩錯。

     此中菩薩有四種菩薩錯失應當捨離.所謂於聲聞獨覺乘諸眾生中為說最深之 ******************** 法是菩薩錯。

     為信深大乘 眾生而演說 聲聞獨覺乘 此亦是其錯。

     於信深大乘諸眾生中為說聲聞獨覺乘是菩薩錯。

     大人來求法 慢緩不為說 而反攝受惡. 委任無信者。

     若有正住大眾生來有所求時應即為說善法.而更慢緩破戒惡法反攝受之.是菩 薩錯。

    於大乘中未有信解未以四攝事成熟者而信任之.是菩薩錯。

    是為四種。

     遠捨所說錯 所說頭多德 於彼當念知 亦皆應習近。

     此中所說四種錯失應遠捨離.以此去菩提遠故.若聲聞獨覺乘中所說頭多等及 餘功德但知彼等不與菩提作障礙者.於彼彼中亦應習近。

     等心平等說 平等善安立 亦令正相應 諸眾生無别。

     此四種菩薩道應當習近.何等為四.所謂諸眾生中起平等心.諸眾生中平等說法. ******************** 諸眾生中平等善安立.諸眾生中令正相應.此等皆無差别.是為四種。

     為法不為利 為德不為名 欲脫眾生苦 不欲自身樂。

     此四種真實菩薩應當覺知.何等為四.所謂但為於法不為財利.但為功德不為名 稱.但欲脫眾生苦.不欲自身安樂。

     密意求業果 所作福事生 亦為成熟眾 捨離於自事。

     若於業果密意欲求作三福事.生此福時唯為菩提利樂眾生.亦唯為菩提成熟於 眾.為利眾故捨離自事.此是四種真實菩薩。

     親近善知識 所謂法師佛 勸勵出家者 及以乞求輩。

     此四種菩薩善知識應當親近.何等為四.所謂法師是菩薩善知識為助持聞慧故. 佛世尊是菩薩善知識為助持諸佛法故.勸出家者是菩薩善知識為助持諸善根 故.乞求者是菩薩善知識為助持菩提心故.此四種菩薩善知識應當親近。

     ******************** 依止世論者 專求世財者 信解獨覺乘 及以聲聞乘。

     此四種菩薩惡知識應當知之.何等為四.所謂世論者習近種種雜辯才故.攝世財 物者不攝法故.獨覺乘者少義利少作事故.聲聞乘者自利行故。

     此四惡知識 菩薩應當知 復有應求者 所謂四大藏。

     如前所說四種知識是惡知識知已應離.復有應求得者所謂四大藏。

     佛出聞諸度 及於法師所 見之心無礙 樂住空閑處。

     此四種菩薩大藏應當得之.何等為四。

    所謂奉事出世諸佛.聽聞六波羅蜜.以無礙 心見於法師.以不放逸樂住空閑之處.此是四種菩薩大藏應當得之。

     地水火風空 悉與其相似 一切處平等 利益諸眾生。

     與地水火風虛空等有二因緣相似菩薩應當攝受.所謂平等故利益故.如地等大 及虛空五種於有心無心中一切處平等無有異相諸眾生等常所資用而無變異 ******************** 不求報恩.我亦如是乃至覺場究竟為諸眾生之所資用而無變異不求報恩。

     當善思爲義 勤生陀羅尼 勿於聽法者 為作於障礙。

     義者佛所說義.於彼當善思惟若共談若獨住應如是作.又安住禁戒清淨心意精 勤鮮潔當生及聞銀主海主等陀羅尼.又於聽法者所勿以微少因緣而作障礙.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