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資糧論卷第五
關燈
小
中
大
ss="h">[目*妾]
相.彼二是愛眼觀先相。
我己解釋三十二大丈夫相出生之業.别有種種菩薩之行今當解釋。
應當如所言 卽隨如是作 如言若卽作 他人則生信。
應當如言卽如是作.若如所言卽如是作他則生信.隨有言教卽當信受。
應當擁護法 覺察放逸者 及作金寶網 羅覆於支提。
於此法中應自擁護.若有背法放逸衆生於彼亦應方便覺察令其向法.及於如來 支提之所應以種種寶網羅覆.爲令相好滿足故。
有欲求婇女 莊嚴以施之 亦與說佛德 及施雜光瓔。
若有求婇女者卽便莊嚴婇女而以布施.此諸婇女普皆端正.以此布施爲令自意 所求愛事皆滿足故。
又以無量異種說佛功德之法.應在集會之處高出美妙悅意 ******************** 之聲而爲演說.爲得諸聲分清淨故.又以種種光明照曜瓔珞之具悅彼心眼而以 布施.爲得諸隨形好滿足故。
造作佛形像 端坐勝蓮華 及於六法中 修習同喜樂。
以金銀真珠貝石等造作佛像坐勝蓮華.爲得化生及爲得佛身故。
六種同喜法者 於彼同梵行中慈身業口業意業不分受用物戒具足見具足.此等六種同喜法中 應數習近.爲得徒衆不被諸外論衆所壞故。
可供無不供 爲命亦不謗 佛之所說法 及以說法人。
可供無不供者於中應可供養所謂和尚阿闍梨父母兄第等.無不供養者無不敬 畏。
雖爲活命終不謗法.及此說佛法人亦不應謗不應輕欺.爲護自善助故。
金寶散教師 及教師支提. 若有忘所誦 與念令不失。
應以金銀散於教師.亦應以摩尼金寶散教師寶支提。
菩薩有三摩提名現在佛對 ******************** 面住.此等三摩提於生生中現前修習.爲得聞持故.若有衆生忘失所誦引世利樂 經書於彼衆生與作憶念.爲不忘失菩提心故.及爲得憶念現知故。
未思所作已 勿躁勿隨他 外道天龍神 於中皆莫信。
所作業行若身口意於中諸處若未思所作已勿爲躁急亦勿隨他應如是行.若異 於此則生熱惱亦是悔因.於遊行出家尼揵等諸外道及於天龍夜叉揵闥婆等中 皆不應信。
心應如金剛 堪能通諸法. 心亦應如山 諸事所不動。
安置其心應如金剛.有慧力堪能故.於諸世出世法中如其自性如實通達.於諸事 中安置其心亦應如山.八種世法所不能動。
喜樂出世語 莫樂依世言. 自受諸功德 亦應令他受。
或有言說能出世間若與佛法僧相應若與六度相應若與菩薩地相應若與聲聞 ******************** 獨覺地相應.彼中應作喜樂.或有言說依止世間增長世間與貪瞋癡相應.彼中不 應喜樂。
若有諸受戒學頭多等殊勝功德善人所讚所受取者.於彼等中皆應受取. 亦應令他受此功德。
修五解脫入 修十不淨想. 八大丈夫覺 亦應分别修。
於中解脫入者一者爲他說法二者自說法三者自誦法四者於法隨覺隨觀五者 取隨何等三摩提相.此是五解脫入應當念修。
十不淨想者謂脹想青瘀想膿爛想 潰出想噉想斷解想分散想血塗想肉落想骨想.此是十不淨想貪若生時應當念 修.本爲斷除欲貪故。
八大丈夫覺亦應分别修者於中有八大丈夫覺.謂少欲是法 多欲非法是爲初覺.知足是法不知足非法是爲第二.遠離是法雜鬧非法是爲第 三.發精進是法懈怠非法是爲第四.安住念是法忘失念非法是爲第五.入定是法 不入定非法是爲第六.智慧是法無智慧非法是爲第七.不樂戲論是法樂戲論非 ******************** 法是爲第八.此等八大丈夫覺應當覺之.多欲等八不善助應當斷除。
天耳與天眼 神足與他心 及與宿命住. 應修淨五通。
於中天眼天耳憶念宿住知他心神足.此等五種智通應當修習。
菩提資糧論卷第五 ********************
我己解釋三十二大丈夫相出生之業.别有種種菩薩之行今當解釋。
應當如所言 卽隨如是作 如言若卽作 他人則生信。
應當如言卽如是作.若如所言卽如是作他則生信.隨有言教卽當信受。
應當擁護法 覺察放逸者 及作金寶網 羅覆於支提。
於此法中應自擁護.若有背法放逸衆生於彼亦應方便覺察令其向法.及於如來 支提之所應以種種寶網羅覆.爲令相好滿足故。
有欲求婇女 莊嚴以施之 亦與說佛德 及施雜光瓔。
若有求婇女者卽便莊嚴婇女而以布施.此諸婇女普皆端正.以此布施爲令自意 所求愛事皆滿足故。
又以無量異種說佛功德之法.應在集會之處高出美妙悅意 ******************** 之聲而爲演說.爲得諸聲分清淨故.又以種種光明照曜瓔珞之具悅彼心眼而以 布施.爲得諸隨形好滿足故。
造作佛形像 端坐勝蓮華 及於六法中 修習同喜樂。
以金銀真珠貝石等造作佛像坐勝蓮華.爲得化生及爲得佛身故。
六種同喜法者 於彼同梵行中慈身業口業意業不分受用物戒具足見具足.此等六種同喜法中 應數習近.爲得徒衆不被諸外論衆所壞故。
可供無不供 爲命亦不謗 佛之所說法 及以說法人。
可供無不供者於中應可供養所謂和尚阿闍梨父母兄第等.無不供養者無不敬 畏。
雖爲活命終不謗法.及此說佛法人亦不應謗不應輕欺.爲護自善助故。
金寶散教師 及教師支提. 若有忘所誦 與念令不失。
應以金銀散於教師.亦應以摩尼金寶散教師寶支提。
菩薩有三摩提名現在佛對 ******************** 面住.此等三摩提於生生中現前修習.爲得聞持故.若有衆生忘失所誦引世利樂 經書於彼衆生與作憶念.爲不忘失菩提心故.及爲得憶念現知故。
未思所作已 勿躁勿隨他 外道天龍神 於中皆莫信。
所作業行若身口意於中諸處若未思所作已勿爲躁急亦勿隨他應如是行.若異 於此則生熱惱亦是悔因.於遊行出家尼揵等諸外道及於天龍夜叉揵闥婆等中 皆不應信。
心應如金剛 堪能通諸法. 心亦應如山 諸事所不動。
安置其心應如金剛.有慧力堪能故.於諸世出世法中如其自性如實通達.於諸事 中安置其心亦應如山.八種世法所不能動。
喜樂出世語 莫樂依世言. 自受諸功德 亦應令他受。
或有言說能出世間若與佛法僧相應若與六度相應若與菩薩地相應若與聲聞 ******************** 獨覺地相應.彼中應作喜樂.或有言說依止世間增長世間與貪瞋癡相應.彼中不 應喜樂。
若有諸受戒學頭多等殊勝功德善人所讚所受取者.於彼等中皆應受取. 亦應令他受此功德。
修五解脫入 修十不淨想. 八大丈夫覺 亦應分别修。
於中解脫入者一者爲他說法二者自說法三者自誦法四者於法隨覺隨觀五者 取隨何等三摩提相.此是五解脫入應當念修。
十不淨想者謂脹想青瘀想膿爛想 潰出想噉想斷解想分散想血塗想肉落想骨想.此是十不淨想貪若生時應當念 修.本爲斷除欲貪故。
八大丈夫覺亦應分别修者於中有八大丈夫覺.謂少欲是法 多欲非法是爲初覺.知足是法不知足非法是爲第二.遠離是法雜鬧非法是爲第 三.發精進是法懈怠非法是爲第四.安住念是法忘失念非法是爲第五.入定是法 不入定非法是爲第六.智慧是法無智慧非法是爲第七.不樂戲論是法樂戲論非 ******************** 法是爲第八.此等八大丈夫覺應當覺之.多欲等八不善助應當斷除。
天耳與天眼 神足與他心 及與宿命住. 應修淨五通。
於中天眼天耳憶念宿住知他心神足.此等五種智通應當修習。
菩提資糧論卷第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