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資糧論卷第四

關燈
城者未涅槃故.我於涅槃不應獨入.我當如是發起精進隨我所作唯爲 利益諸衆生故.亦爲諸衆生得涅槃故先應如是起作.次卽心與三解脫門隨順相 應.隨順者順後義也。

    若不如是.彼之心箭無巧方便攝故.行三解脫門時卽墮聲聞 解脫若獨覺解脫中。

     今更有巧方便. ******************** 有著衆生等 久夜及現行 顛倒與諸相. 皆以癡迷故。

     小兒凡夫諸衆生等以癡迷故於無始際流轉久夜著四顛倒.無常謂常苦謂樂不 淨謂淨無我謂我.及於內外衆界入中計我我所謂有所得.久夜行已及現在行。

     著相顛倒者 說法爲斷除. 先發如是心 次後習相應。

     如是諸衆生等以癡迷故起我我所二種計著.又於色等無所有中妄起分别取相 生四種邪顛倒.我爲說法令其斷除.先發如是心已然後於三解脫門中修習相應. 若異此而修三解脫門者則趣近涅槃道。

     菩薩利衆生 而不見衆生. 此亦最難事 希有不可思。

     菩薩起衆生想此亦最難不可思未曾有如畫虛空.於最勝義中本無衆生.此菩薩 不知不得而爲利樂衆生故勤行精進.唯除大悲何處更有如此難事。

     雖入正定住 習應解脫門. 未滿本願故 不證於涅槃。

     ******************** 此應思量.若到正定位菩薩以三十二法故入正定位與解脫門相應時.中間未滿 本願.爲證涅槃爲不證。

    以世尊經中說雲四大可令改異.無有入正定位菩薩中間 未滿本願證於涅槃.是故到正定位菩薩未滿本願不證涅槃。

     若未到定位 巧便力攝故. 以未滿本願 亦不證涅槃。

     若初發心菩薩未到正定位.彼以巧方便所攝故.修三解脫門時中間未滿本願亦 不證涅槃。

     極厭於流轉 而亦向流轉. 信樂於涅槃 而亦背涅槃。

     此菩薩於流轉中以三種熾火故應極厭離不應起心逃避流轉.當於衆生爲子想 故而向流轉.及應信樂涅槃如覆護舍宅故然復應背涅槃。

    爲滿一切智智故.於流 轉中若有厭離而於涅槃亦有信樂.若不向流轉不背涅槃.未滿本願修習解脫門 時則於涅槃作證。

     ******************** 應當畏煩惱 不應盡煩惱. 當爲集衆善 以遮遮煩惱。

     以是流轉因故應畏煩惱.不應畢竟盡於煩惱.若斷煩惱則不得集菩提資糧.是故 菩薩以遮制法遮諸煩惱.由遮煩惱令其無力故得集菩提資糧善根.以集善根故 滿足本願能到菩提。

     問何故不以斷滅故滅諸煩惱。

    答. 菩薩煩惱性 不斷是涅槃. 非燒諸煩惱 生菩提種子。

     如諸聲聞聖人等涅槃爲性.以攀緣涅槃得沙門果故.諸佛不以涅槃爲性.諸佛煩 惱爲性.以菩提心由此生故。

    聲聞獨覺燒諸煩惱不生菩提心種子.以二乘心種子 無流故.是故煩惱爲如來性.以有煩惱衆生發菩提心出生佛體.故不離煩惱。

     問.若燒煩惱不生菩提心種子者.何故法華經中與燒煩惱諸聲聞等授記。

    答. 記彼諸衆生 此記有因緣. 唯是佛善巧 方便到彼岸。

     ******************** 不知成熟何等衆生.彼中因緣唯佛所知.以到調伏彼岸不共餘衆生相似故.而彼 不生菩提心種子者以入無爲正定位故。

    如經說如空及蓮華峻崖與深坑界不男 迦柘亦如燒種子.如虛空中不生種子如是於無爲中不曾生佛法亦不當生.如高 原曠野不生蓮華如是聲聞獨覺入無爲正定位中不生佛法.峻崖者於一切智智 城道中有二峻崖所謂聲聞地峻崖獨覺地峻崖.聲聞獨覺若有一切智者則非菩 薩二峻崖也.深坑者如丈夫善學跳擲雖墮深坑安隱而住若不善學而墮深坑便 死坑內.如是菩薩修習無爲善相應故雖修無爲而不墮無爲中聲聞等修習無爲 不善相應則墮無爲中.界者聲聞繫在無爲界故不復能於有爲中行是故彼中不 生菩提之心.不男者如根敗丈夫於五欲利不復有利如是聲聞具無爲法於諸佛 法利亦無有利.迦柘者如迦柘珠諸天世間雖善修理彼迦柘珠終不能爲鞞瑠璃 寶如是聲聞雖復具諸戒學頭多功德三摩提等終不能坐覺場證無上正覺.亦如 ******************** 燒種子者如被燒種子雖置地中水澆日煖終不能生如是聲聞燒煩惱種子已於 三界中亦無生義.以如是等經故當知聲聞得無爲法已不生菩提之心。

     菩提資糧論卷第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