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資糧論卷第三
關燈
小
中
大
。
答. 菩薩爲菩提 乃至未不退. 譬如然頭衣 應作是勤行。
雖於諸法應如是捨而菩薩決定修行如然頭衣乃至未得不退轉菩提.菩薩爲菩 提故應當勤行。
於中菩薩有五種不退菩提因緣應知.何者爲五.如華聚等經中說. ******************** 若聞具足大願諸菩薩及佛世尊名號故是爲第一因緣.若願生彼佛世尊國土故 是爲第二種因緣.受持及說般若波羅蜜等深經故是爲第三因緣.修習現前住等 三摩提及隨喜得者故是爲第四因緣.此四因緣說未得忍菩薩不退轉.若此菩薩 住菩薩不動地已得無生忍說爲究竟決定不退轉是爲第五因緣。
問.若此四種因緣中隨以一因緣菩薩得不退轉者.先說如然頭衣應當勤行彼雲 何成。
答. 然彼諸菩薩 爲求菩提時 精進不應息 以荷重擔故。
雖復四因緣中隨一因緣菩薩皆得不退而精進不應休息.由先作是言我當令諸 衆生皆得涅槃.以荷如是重擔故於其中間精進不息。
問.何故於其中間精進不得休息。
答. 未生大悲忍 雖得不退轉 菩薩猶有死. 以起放逸故。
******************** 於四因緣中隨何因緣得不退轉菩薩.於彼未生大悲乃至未得無生忍於其中間 受業力死生者.由入放逸故.是以菩薩應當勤行如然頭衣爲得無生忍故於其中 間精進不息。
問.菩薩復有何死。
答. 聲聞獨覺地 若入便爲死. 以斷於菩薩 諸所解知根。
如前所說四種因緣隨何因緣得不退轉此菩薩未有大悲未得忍未過聲聞獨覺 地.或以惡友力怖生死苦故或受生中間故或劫壞時間瞋嫌菩薩毀謗正法故失 菩提心起聲聞獨覺地心已.或於聲聞解脫若獨覺解脫作證.彼斷菩薩根所謂大 悲.是以諸菩薩及佛世尊名爲諸解知死。
問.此應思量菩薩爲畏住泥犂.爲畏墮聲聞獨覺地。
答. 假使墮泥犂 菩薩不生怖. 聲聞獨覺地 便爲大恐怖。
******************** 菩薩設住泥犂與無數百千苦俱.不比墮聲聞獨覺地怖畏。
問.何故如此。
答. 非墮泥犂中 畢竟障菩提. 聲聞獨覺地 則爲畢竟障。
設入泥犂於正覺道不能作畢竟障礙.住泥犂時乃至惡業盡邊於菩提道暫爲障 礙.菩薩若墮聲聞獨覺地則畢竟不生.故聲聞獨覺地於正覺道乃爲障礙.由是義 故菩薩入於泥犂不比墮聲聞獨覺地怖畏。
問.其怖如何。
答. 如說愛夀人 怖畏於斬首. 聲聞獨覺地 應作如是怖。
經中佛世尊作如是說如愛夀人怖畏斬首.菩薩欲求無上菩提怖畏聲聞獨覺地 亦應如此.是故菩薩雖入泥犂不比墮聲聞獨覺地怖畏。
問.已說未得無生忍諸菩薩障礙法.此菩薩雲何得無生忍。
答. ******************** 不生亦不滅 非不生不滅 非俱不俱說 空不空亦爾。
此中菩薩觀緣生時作是念有緣法但施設.如無生中有生是故生者自體不成.自 體不成故生則非有.如生自體非有彼滅爲二二俱無體.如生滅彼不生不滅爲二 亦二俱無體.彼生滅二種中生不生滅不滅亦不有互相違故。
空亦如是.如有者無 自體故.彼不空及空不空亦爾。
問.若作是念以緣生故諸法無自體者.何故復作是念亦無有緣生法。
答. 隨何所有法 於中觀不動 彼是無生忍. 斷諸分別故。
如是菩薩如實觀緣生時得離諸法自體見.離自體見故卽斷取法自體.得斷取法 自體時作是念非無內外法而無法自體.雖有緣生法但如葦束幻夢.若法從緣生 彼自體不生.作是觀已若沙門若婆羅門所不能動而不取證.彼以樂觀無生法斷 諸分別故說名無生忍.此菩薩卽住菩薩不動地。
******************** 偈言. 旣
答. 菩薩爲菩提 乃至未不退. 譬如然頭衣 應作是勤行。
雖於諸法應如是捨而菩薩決定修行如然頭衣乃至未得不退轉菩提.菩薩爲菩 提故應當勤行。
於中菩薩有五種不退菩提因緣應知.何者爲五.如華聚等經中說. ******************** 若聞具足大願諸菩薩及佛世尊名號故是爲第一因緣.若願生彼佛世尊國土故 是爲第二種因緣.受持及說般若波羅蜜等深經故是爲第三因緣.修習現前住等 三摩提及隨喜得者故是爲第四因緣.此四因緣說未得忍菩薩不退轉.若此菩薩 住菩薩不動地已得無生忍說爲究竟決定不退轉是爲第五因緣。
問.若此四種因緣中隨以一因緣菩薩得不退轉者.先說如然頭衣應當勤行彼雲 何成。
答. 然彼諸菩薩 爲求菩提時 精進不應息 以荷重擔故。
雖復四因緣中隨一因緣菩薩皆得不退而精進不應休息.由先作是言我當令諸 衆生皆得涅槃.以荷如是重擔故於其中間精進不息。
問.何故於其中間精進不得休息。
答. 未生大悲忍 雖得不退轉 菩薩猶有死. 以起放逸故。
******************** 於四因緣中隨何因緣得不退轉菩薩.於彼未生大悲乃至未得無生忍於其中間 受業力死生者.由入放逸故.是以菩薩應當勤行如然頭衣爲得無生忍故於其中 間精進不息。
問.菩薩復有何死。
答. 聲聞獨覺地 若入便爲死. 以斷於菩薩 諸所解知根。
如前所說四種因緣隨何因緣得不退轉此菩薩未有大悲未得忍未過聲聞獨覺 地.或以惡友力怖生死苦故或受生中間故或劫壞時間瞋嫌菩薩毀謗正法故失 菩提心起聲聞獨覺地心已.或於聲聞解脫若獨覺解脫作證.彼斷菩薩根所謂大 悲.是以諸菩薩及佛世尊名爲諸解知死。
問.此應思量菩薩爲畏住泥犂.爲畏墮聲聞獨覺地。
答. 假使墮泥犂 菩薩不生怖. 聲聞獨覺地 便爲大恐怖。
******************** 菩薩設住泥犂與無數百千苦俱.不比墮聲聞獨覺地怖畏。
問.何故如此。
答. 非墮泥犂中 畢竟障菩提. 聲聞獨覺地 則爲畢竟障。
設入泥犂於正覺道不能作畢竟障礙.住泥犂時乃至惡業盡邊於菩提道暫爲障 礙.菩薩若墮聲聞獨覺地則畢竟不生.故聲聞獨覺地於正覺道乃爲障礙.由是義 故菩薩入於泥犂不比墮聲聞獨覺地怖畏。
問.其怖如何。
答. 如說愛夀人 怖畏於斬首. 聲聞獨覺地 應作如是怖。
經中佛世尊作如是說如愛夀人怖畏斬首.菩薩欲求無上菩提怖畏聲聞獨覺地 亦應如此.是故菩薩雖入泥犂不比墮聲聞獨覺地怖畏。
問.已說未得無生忍諸菩薩障礙法.此菩薩雲何得無生忍。
答. ******************** 不生亦不滅 非不生不滅 非俱不俱說 空不空亦爾。
此中菩薩觀緣生時作是念有緣法但施設.如無生中有生是故生者自體不成.自 體不成故生則非有.如生自體非有彼滅爲二二俱無體.如生滅彼不生不滅爲二 亦二俱無體.彼生滅二種中生不生滅不滅亦不有互相違故。
空亦如是.如有者無 自體故.彼不空及空不空亦爾。
問.若作是念以緣生故諸法無自體者.何故復作是念亦無有緣生法。
答. 隨何所有法 於中觀不動 彼是無生忍. 斷諸分別故。
如是菩薩如實觀緣生時得離諸法自體見.離自體見故卽斷取法自體.得斷取法 自體時作是念非無內外法而無法自體.雖有緣生法但如葦束幻夢.若法從緣生 彼自體不生.作是觀已若沙門若婆羅門所不能動而不取證.彼以樂觀無生法斷 諸分別故說名無生忍.此菩薩卽住菩薩不動地。
******************** 偈言. 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