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資糧論卷第二

關燈
三摩地不散亂淨觀自心行淨知諸衆生各各根如應說法淨.〈本闕 二淨.〉彼十六種禪那波羅蜜由此三十二淨故得清淨得入如來地。

    此中有輸盧迦. 若彼十六種 及三十二淨 與禪度相應 是爲求菩提. 到禪那彼岸 善知禪那業 智者五神通 出生不退墮. 諸色無有盡 通達其實性 亦以勝天眼 普見諸色相. 雖以淨天耳 遠聞諸音聲 智者通達知 聲非可言說. 所有衆生心 觀其各各相 諸心猶如幻 了知其自性. 衆生宿世住 如實能念知 諸法無過去 亦知其自性. 往詣俱知土 見土具莊嚴 土相如虛空 了知其實性. 衆生諸煩惱 皆以亂心生 是故勝智者 廣修諸禪定。

     ******************** 問所解釋禪那波羅蜜者略說已竟.今應次第說般若波羅蜜。

    答.般若波羅蜜者如 前解釋爲初資糧中已說.我今更釋其相.如先偈說施戒忍進定此五種之餘彼諸 波羅蜜智度之所攝.此餘有四波羅蜜.謂善巧方便波羅蜜願波羅蜜力波羅蜜智 波羅蜜等.此四波羅蜜皆是般若波羅蜜所攝。

    般若波羅蜜者若佛世尊於菩提樹 下以一念相應智覺了諸法是般若波羅蜜.又是無礙相以無身故.無邊相等虛空 故.無等等相諸法無所得故.遠離相畢竟空故.不可降伏相無可得故.無句相無名 身故.無聚合相離去來故.無因相離作者故.無生相生無有故.無去至相離流轉故. 無散壞相離前後際故.無染相不可取故.無戲論相離諸戲論故.無動相法界自體 故.無起相不分别故.無量相離量故.無依止相依止無有故.無汙相不出生故.不可 測相無邊際故.自然相知諸法自性故.又般若波羅蜜是聞慧相及正思惟入.彼聞 慧相有八十種謂樂欲等.正思惟入有三十二種謂安住奢摩他等.又般若波羅蜜 ******************** 不與十六種宿住等無明俱.如是等般若波羅蜜相隨量已說.若具說者乃有無量。

     此般若波羅蜜所攝方便善巧波羅蜜中有八種善巧.所謂衆善巧界善巧入善巧 諦善巧緣生善巧三世善巧諸乘善巧諸法善巧.此中善巧波羅蜜無有邊際。

    又復 隨於何等生趣以何等行相爲菩提故得自增長善根及調伏衆生.於彼彼生趣於 彼彼行中此一切處凡所應作種種方便諸大人等所分别說.我今說彼經中微滴 之分。

    若已作今作微少之善能令滋多能令無量此爲方便.不自爲己唯爲衆生此 爲方便.唯以陀那令諸波羅蜜滿足此爲方便。

    如是以屍羅攝諸生處.以羼提莊嚴 身口心爲於菩提.以毗梨耶安住精進.以禪那不退於禪.以般若捨離無爲.以慈爲 作依護.以悲不棄流轉.以喜能忍不喜樂事.以捨發起諸善.以天眼攝取佛眼.以天 耳滿足佛耳.以他心智知各各根.以宿住念知三世無礙.以自在通得如來自在通. 以入衆生心欲知諸行相.已度還入.無染而染.捨擔更擔.無量示量.最勝現劣。

    以方 ******************** 便故涅槃相應而墮在流轉.雖行涅槃不畢竟寂滅.現行四魔而超過諸魔.達四諦 智及觀無生而不入正位.雖行憒鬧而不行順眠煩惱.雖行遠離而不依身心盡.雖 行三界而於界中不行世諦.雖行於空而一切時恆求佛法.雖行無爲而不於無爲 作證.雖行六通而不盡漏.雖現聲聞獨覺威儀而不捨樂欲佛法.如是等巧方便波 羅蜜中所有教化衆生方便彼等方便是菩薩教化巧方便住處應知。

    此中有輸盧 迦. 畜生道中諸苦惱 地獄餓鬼生亦然 於流轉中相應受 衆生種種諸過惡. 此等苦聚不能障 於衆生處起哀愍 諸佛便說彼菩薩 一切世間無礙悲. 論中若有善該綜 衆多别人所作業 工巧等明及餘事 皆以愛語授與之. 戒財聞修寂調等 以此功德攝化他 攝已復令常相續 勝仙說爲住善道. 或現女身化男子 令其調伏而受教 或現男身化女人 令其調伏而受教. ******************** 若不厭於染境樂 愍其無道令入道 隨衆生門種種化 極逼惱處亦不捨. 或有信解於無我 及知諸法離自性 是人未離世間法 但作如此觀察轉. 於業及果生信順 而有無邊諸苦事 當於受彼苦果時 不喜諸苦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