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以不恭敬因緣故佛法則滅.跋
陀婆羅若求菩薩道者若求聲聞者於所從聞讀誦書寫是法處生恭敬心父母心
注:
[一]原刻作怠.今依麗刻改.
[二]下引大集經賢護分見佛品.
********************
善知識心大師心者於所讀誦書寫未得者令得已得久住則有是處.何以故.以恭
敬心故佛法不滅.是故跋陀婆羅我今告汝於是師所應生深恭敬心父母心善知
識心大師心是則隨我所教。
助屍羅果品第三十三[一]如是菩薩爲求多聞知多聞義已隨說行故能令屍羅清淨.清淨屍羅法應當修行。
問曰.何等法能令屍羅清淨。
答曰. 護身口意業. 亦不得護法. 終不令我見 及以餘見雜. 迴向薩婆若. 此四淨屍羅。
行者修此四法屍羅自然清淨.護身口意業者常應正念身口意業乃至小罪不令 錯謬譬如龜鼈常護頭足.此人深樂空故於第一義中而亦不得護三業法有人雖 見法空謂知空者在是故說不[二]雜我見衆生見人見夀者見命見知者見.迴向薩婆
若者持戒果報不求餘福但爲度一切衆生以求佛道.是爲四。
復有四法能令屍羅 注:[一]以下各段引寶積經郁伽長者會.又與瑜伽菩薩地戒品清淨戒對同.
[二]原刻作離.今依麗刻改.
********************
清淨.所謂
無我我所心 亦無斷常見. 入於衆緣法 則能淨屍羅。
無我我所心者不貪著我我所心但知此心虛妄顛倒而無我法.無斷常見者以斷 常見多過故.入衆緣法者知諸法從衆緣生無有定性行於中道.如是四法能淨屍 羅。
復有四法能淨屍羅.所謂 行四聖種法. 及十二頭陀. 亦不樂衆鬧. 念何故出家。
四聖種者所謂趣得衣服而足趣得飲食而足趣得坐臥具而足樂斷樂修行.十二 頭陀者所謂受阿練若法受乞食法糞掃衣一坐常坐食後不受非時飲食但有三 衣毛毳衣隨敷坐樹下住空地住死人間住.亦不樂衆鬧者不與在家出家者和合 有人雖行阿練若法多知多識故多人往來是故說不樂衆鬧若至餘處若心不與 和合.何故出家者行屍羅者作是念我何故而出家念已隨出家事欲成就故如所 說行.是爲四。
復有四法能淨屍羅.所謂 ******************** 五陰無生滅. 六性如法性. 見六情亦空. 不著世俗語. 如是之四法 亦能淨屍羅。
五陰無生滅者思惟五陰本末故見五陰無生滅.見地等六性如法性如法性不可 得六性亦不可得.知六情雖是苦樂等心心數法因緣以正智推求亦知是空了達 三種皆知是空.有行者貪著於空則還妨道是故說莫貪著空隨於世俗說空名字. 如是法者能淨屍羅。
問曰.若爾者雲何言五陰諸法。
答曰.以空故五陰諸法空.最後 言莫著於空者空亦應捨.如是無有邪疑法妨礙屍羅。
問曰.五陰諸法以有相可相 故決定有.如說色是苦惱相覺苦樂是受相.現有如是等諸相雲何言非空非不空。
答曰.惱壞是色相何等爲是色若惱是色相離相無可相.此相在何處無相無可相 世界終無有無相有可相.相與及可相非合非不合其來無所從去亦無所至.若有 合非合成於相可相如是則爲失相及可相相以相成可相相.亦不自成相自不能 成雲何成可相.世界甚可愍分别相可相迷惑諸所經邪師所欺誑.相可相則是無 ******************** 相無可相如是眼見事如何不能知.隨計相可相有如是戲論隨起戲論時則墮煩 惱處。
復次行者以不來不去門觀諸陰性入空.如說生老病死法生時無從來生老 病死法滅時無所去.諸陰界入性生時無從來滅時無所去佛法義如是.如火非人 功亦不在鑽木和合中亦無而因和合有薪盡則火滅滅已無所去諸緣合故有緣 散則皆無.眼識亦如是不在於眼中不在於色中亦不在中間不在和合中亦不離 和合亦不從餘來而因和合有和合散則無諸法亦如是生時無從來滅時無所至. 如彼龍心力而有陰雲現不從龍身出亦不餘處來而此大陰雲雨流滿世界然後 乃消滅亦無有去處如雲無來去諸法亦如是生時無從來滅時無所去.如壁上畫 人不在一一綵亦不在和合壁中亦復無畫師所亦無畫筆中亦無不從餘處來而 因和合有和合散則無諸法亦如是有時無從來無時無所去.燈燄不在油亦不從 炷出亦不餘處來而因油炷有因緣盡則滅滅時無去處諸法來去相皆亦復如是。
復有四法能淨屍羅.所謂 ******************** 能自思量身 不自高下他. 此二無所得. 心倚無有慢. 觀諸法平等.是四淨屍羅。
能自思量者行者作是思我身不淨無常死相爲何所直.如是念已卽不自高下於 他人.信解身及他無我我所故無所得.倚者得如是法故心輕柔輭堪任受法.以此 倚樂心不自高。
觀諸法平等者.以空觀有爲無爲法一切悉等無上中下差别.如說 若當因於下而有中上者下不作中上雲何因下有下自作下者中上先定有.若當 因於中而有下上者中不作下上雲何因中有中自作中者下上先定有.若當因於 上而有中下者上不作中下雲何因上有上自作上者中下先定有.因下不得作不 因亦不得若先定有者不應因於下若先定無者雲何成中上.因中不得作不因亦 不得若先定有者不應因於中若先定無者雲何成下上.因上不得作不因亦不得 若先定有者不應因於上若先定無者雲何成中下。
復次以空一相故觀諸法皆平 等.衆生亦如是.如說智者于空中不說分别相空一而無異能如是見空是則爲見 ******************** 佛佛不異空故.說言諸佛一一切衆生一一切法一法無上中下别一切佛世尊離 自性他性一切諸衆生亦離自他性一切法亦爾離自性他性以是因緣故是故名 一相.有諸佛則非無諸佛亦非有諸衆生非無諸衆生非有諸法亦非無諸法亦非 離於有無故名之爲平等.一切佛世尊衆生及諸法一切不可取名諸法平等.一切 佛衆生及法無差别不可分别故名之爲平等.諸佛
助屍羅果品第三十三
問曰.何等法能令屍羅清淨。
答曰. 護身口意業. 亦不得護法. 終不令我見 及以餘見雜. 迴向薩婆若. 此四淨屍羅。
行者修此四法屍羅自然清淨.護身口意業者常應正念身口意業乃至小罪不令 錯謬譬如龜鼈常護頭足.此人深樂空故於第一義中而亦不得護三業法有人雖 見法空謂知空者在是故說不
復有四法能令屍羅 注:
無我我所心者不貪著我我所心但知此心虛妄顛倒而無我法.無斷常見者以斷 常見多過故.入衆緣法者知諸法從衆緣生無有定性行於中道.如是四法能淨屍 羅。
復有四法能淨屍羅.所謂 行四聖種法. 及十二頭陀. 亦不樂衆鬧. 念何故出家。
四聖種者所謂趣得衣服而足趣得飲食而足趣得坐臥具而足樂斷樂修行.十二 頭陀者所謂受阿練若法受乞食法糞掃衣一坐常坐食後不受非時飲食但有三 衣毛毳衣隨敷坐樹下住空地住死人間住.亦不樂衆鬧者不與在家出家者和合 有人雖行阿練若法多知多識故多人往來是故說不樂衆鬧若至餘處若心不與 和合.何故出家者行屍羅者作是念我何故而出家念已隨出家事欲成就故如所 說行.是爲四。
復有四法能淨屍羅.所謂 ******************** 五陰無生滅. 六性如法性. 見六情亦空. 不著世俗語. 如是之四法 亦能淨屍羅。
五陰無生滅者思惟五陰本末故見五陰無生滅.見地等六性如法性如法性不可 得六性亦不可得.知六情雖是苦樂等心心數法因緣以正智推求亦知是空了達 三種皆知是空.有行者貪著於空則還妨道是故說莫貪著空隨於世俗說空名字. 如是法者能淨屍羅。
問曰.若爾者雲何言五陰諸法。
答曰.以空故五陰諸法空.最後 言莫著於空者空亦應捨.如是無有邪疑法妨礙屍羅。
問曰.五陰諸法以有相可相 故決定有.如說色是苦惱相覺苦樂是受相.現有如是等諸相雲何言非空非不空。
答曰.惱壞是色相何等爲是色若惱是色相離相無可相.此相在何處無相無可相 世界終無有無相有可相.相與及可相非合非不合其來無所從去亦無所至.若有 合非合成於相可相如是則爲失相及可相相以相成可相相.亦不自成相自不能 成雲何成可相.世界甚可愍分别相可相迷惑諸所經邪師所欺誑.相可相則是無 ******************** 相無可相如是眼見事如何不能知.隨計相可相有如是戲論隨起戲論時則墮煩 惱處。
復次行者以不來不去門觀諸陰性入空.如說生老病死法生時無從來生老 病死法滅時無所去.諸陰界入性生時無從來滅時無所去佛法義如是.如火非人 功亦不在鑽木和合中亦無而因和合有薪盡則火滅滅已無所去諸緣合故有緣 散則皆無.眼識亦如是不在於眼中不在於色中亦不在中間不在和合中亦不離 和合亦不從餘來而因和合有和合散則無諸法亦如是生時無從來滅時無所至. 如彼龍心力而有陰雲現不從龍身出亦不餘處來而此大陰雲雨流滿世界然後 乃消滅亦無有去處如雲無來去諸法亦如是生時無從來滅時無所去.如壁上畫 人不在一一綵亦不在和合壁中亦復無畫師所亦無畫筆中亦無不從餘處來而 因和合有和合散則無諸法亦如是有時無從來無時無所去.燈燄不在油亦不從 炷出亦不餘處來而因油炷有因緣盡則滅滅時無去處諸法來去相皆亦復如是。
復有四法能淨屍羅.所謂 ******************** 能自思量身 不自高下他. 此二無所得. 心倚無有慢. 觀諸法平等.是四淨屍羅。
能自思量者行者作是思我身不淨無常死相爲何所直.如是念已卽不自高下於 他人.信解身及他無我我所故無所得.倚者得如是法故心輕柔輭堪任受法.以此 倚樂心不自高。
觀諸法平等者.以空觀有爲無爲法一切悉等無上中下差别.如說 若當因於下而有中上者下不作中上雲何因下有下自作下者中上先定有.若當 因於中而有下上者中不作下上雲何因中有中自作中者下上先定有.若當因於 上而有中下者上不作中下雲何因上有上自作上者中下先定有.因下不得作不 因亦不得若先定有者不應因於下若先定無者雲何成中上.因中不得作不因亦 不得若先定有者不應因於中若先定無者雲何成下上.因上不得作不因亦不得 若先定有者不應因於上若先定無者雲何成中下。
復次以空一相故觀諸法皆平 等.衆生亦如是.如說智者于空中不說分别相空一而無異能如是見空是則爲見 ******************** 佛佛不異空故.說言諸佛一一切衆生一一切法一法無上中下别一切佛世尊離 自性他性一切諸衆生亦離自他性一切法亦爾離自性他性以是因緣故是故名 一相.有諸佛則非無諸佛亦非有諸衆生非無諸衆生非有諸法亦非無諸法亦非 離於有無故名之爲平等.一切佛世尊衆生及諸法一切不可取名諸法平等.一切 佛衆生及法無差别不可分别故名之爲平等.諸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