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十四

關燈
諸愚癡障礙處畏非時語畏不見言見畏不聞言聞畏 不覺而覺畏不知而知畏諸沙門垢畏共相憎惡畏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生處畏 墮地獄畜生餓鬼及諸難處略說畏一切惡不善法故來在此住.若人在家樂在衆 ******************** 鬧不修習道住在邪念不能得離如是怖畏.所有過去諸菩薩皆在阿練若處離諸 怖畏得無畏處得一切智慧.所有當來諸菩薩亦在阿練若處離諸怖畏得一切智 慧.今現在諸菩薩住阿練若處離諸怖畏得無畏處成一切智慧.以是故我怖畏一 切諸惡度諸怖畏故應住阿練若處.復次一切怖畏皆從著我生.貪著我故愛受我 故生我想故見我故貴我故分别我故守護我故.若我住阿練若處不捨貪著我者 則爲空在阿練若處.復次長者見有所得者則不住阿練若處住我我所心者則不 住阿練若處住顛倒者則不住阿練若處.長者乃至生涅槃想者尚不住阿練若處 何況起煩惱想者.長者譬如草木在阿練若處無有驚畏.菩薩如是在阿練若處應 生草木想瓦石想水中影想鏡中像想於語言生響想於心生幻想此中誰驚誰畏. 菩薩爾時則正觀身無我無我所無衆生無夀者命者無養育者無男無女無知者 見者.怖畏名爲虛妄分别我則不應隨虛妄分别.菩薩如是應如草木住阿練若處. 又知一切法皆亦如是斷鬬諍名阿練若處.無我無我所無所屬名阿練若處。

    不應 ******************** 樂在家出家衆鬧處住.諸佛不聽阿練若處比丘與在家出家者和合。

    問曰.佛不聽 與一切衆人和合耶。

    答曰.不然. 佛聽四和合 餘者則不聽 是故應親近 餘者則遠離。

     菩薩在阿練若處聽與四衆和合.所謂入聽法衆教化衆生供養於佛不離一切智 心和合.是故唯聽此四事和合餘者不應親近。

    復次菩薩應作是念雲何諸佛所聽 阿練若住處我當親近.我或非阿練若住處謂是住阿練若處或有錯謬。

    問曰.何等 是阿練若住處菩薩應當知。

    答曰.佛自經中說.阿練若住處名不住一切法不緣諸 塵不取一切法相不貪色聲香味觸.一切法平等故無所依止住名阿練若處住.息 心善故不相違住處名阿練若住.捨一切擔倚樂住故名阿練若住.脫一切煩惱無 怖畏住故名阿練若住.度諸流住故名阿練若住.住聖種故名阿練若住.知足趣得 故名阿練若住.易滿易養少欲住故名阿練若住.智慧足住故名阿練若住.正行多 聞住故名阿練若住.空無相無願解脫門現前故名阿練若住.斷諸縛得解脫住故 ******************** 名阿練若住.順十二因緣隨順住故名阿練若住.畢竟寂滅所作已作[一]住故名阿練 若住.阿練若住處者隨順戒品住助定品利益慧品易得解脫品易得解脫知見品 易行諸助菩提法能攝諸頭陀功德.阿練若住處通達諸諦.阿練若處見知諸陰.阿 練若處諸性同爲法性.阿練若處出離十二入.阿練若處不忘失菩提心.阿練若處 觀空不畏.阿練若處能護佛法.阿練若處求解脫者不失功德.阿練若處能得一切 智者則能增益阿練若處。

     菩薩如是行 疾得具六度。

     何以故.若菩薩在阿練若處住不貪惜身命是名檀波羅蜜.行三種善業清淨入細 頭陀行法是名屍波羅蜜.不瞋恨心於諸衆生慈心普徧但忍樂薩婆若乘不在餘 乘是名羼提波羅蜜.自立誓願於阿練若處不得正法忍終不捨此處是名毗棃耶 波羅蜜.得禪定故不觀生處修習善根是名禪波羅蜜.如身阿練若亦如是如身菩 提亦如是如實中無差别是名般若波羅蜜。

     注: [一]原刻作佐.今依麗刻改. ******************** 佛聽有四法 住阿練若處。

     何等四.如佛告長者一者多聞二善知決定義二樂修正憶念四隨順如所說行如 是人應住阿練若處。

    復有菩薩煩惱深厚是人若在衆鬧則發煩惱應在阿練若處 住降伏煩惱.復次菩薩得五神通是人欲教化成就天龍夜叉乾闥婆故應住阿練 若處.復有菩薩作是念諸佛所讚聽處是阿練若處.復次住阿練若處助滿一切善 法增長善根然後入聚落爲衆生說法.成就如是功德乃可住阿練若處。

    復次. 決定王經中 佛爲阿難說 阿練若比丘 應住四四法。

     菩薩住阿練若處者.一遠離在家出家二欲讀誦深經三引導衆生使得阿練若處 功德四晝夜不離念佛.復有四法.一乃至彈指頃於衆生中不生瞋恨心二不應一 時頃使睡眠覆心三於一念頃不應生衆生想四於一念頃不應忘捨菩提心.復有 四法.一常應閑坐不應聚衆二常樂經行三常觀諸法無新故想四不應離深空無 相無願法.復有四法.一行四禪不行世間禪行四無量緣衆生生悲心而不取衆生 ******************** 相二雖行慈心而不緣衆生雖行喜心而不貪樂雖行捨心而不捨衆生三自見身 有四聖種行而不自高卑下他人四自行多聞如所聞行是爲四。

    復次. 無智無精進 而住空閑處 卽得於四法 復得餘四法 又復得三事 如是佛所說。

     阿練若比丘於諸功德中應勤修習.何以故.阿練若功德中此二事能生諸功德故. 若比丘愚癡懈怠在阿練若處住者則得四非法一多睡眠二多貪利養三以此因 緣現矯異相四現不樂阿練若處.復有四法一增上慢未得謂得二於深經心懷憎 惡三壞空無相無願法四於持深經者心生瞋恨.復有三事一若在阿練若處不精 進無智慧或值女人墮在非法若得僧殘若得重罪若反戒還俗是爲三。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