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十四

關燈
 則得持戒力 善知起善業 使令得增長. 是則爲佛子 深入離垢地。

     持戒力者一心清淨具足十善道戒則得修集福德力.能起善業者善知自身增長 善道亦令他衆生深入者所行轉遠盡其邊底.佛子者能隨法行名爲佛子.於初地 始生至二地增長.是菩薩應如是勤行精進。

     菩薩若得至 離垢地邊際 爾時則得見 百種千種佛。

     初地中已說般舟三昧見現在佛助三昧法.所謂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四十不共 法念佛於一切法無所貪著.亦說利益三昧能成就果報勢力。

    問曰.若菩薩於初地 ******************** 中已到其邊能見諸佛.初入第二地卽應見諸佛.雲何言乃至第二地邊乃見諸佛. 若爾者入第二地初中應失此三昧至後乃得。

    答曰.初入第二地中亦見諸佛亦不 退失是三昧.汝不能善解偈義故作此難.第二地初中但見百種佛.乃至其邊得見 百種千種佛。

    見諸佛已心大歡喜欲得佛法故勤行精進. 卽能以四事 供養於諸佛 能於諸佛所 復受十善道。

     四事者衣服飲食臥具醫藥.餘義則可知。

     作如是行已 從佛受善道 至百千萬劫 不毀亦不失。

     不毀者不令戒羸弱.或以清淨事名不毀.都不復行名爲不失。

    是菩薩如是過初地 住第二地已.如說. 善離慳貪垢 樂行清淨捨 若離慳貪垢 深愛清淨戒。

     清淨名但以善心行捨不雜諸煩惱.深愛名堅住其中究竟不捨.此地中慳貪垢破 戒垢無有遺餘是故此地名爲離垢。

    菩薩如是無慳貪破戒心於四攝法中愛語偏 ******************** 利.六波羅蜜中戒度偏利.利名多行勢力轉深。

     [一]問曰.若第二地中屍羅波羅蜜已得勢力.今此地中應解說屍羅波羅蜜分生力淨 差别。

    答曰. 略說屍羅度 有六十五分. 生.力.淨.差别. 處處論中說。

     屍羅波羅蜜無量無邊.但略說有六十五分.餘戒生戒力戒淨戒差别論中先後處 處說相。

    如寶頂經中和合佛法品中無盡意菩薩於佛前說六十五種屍羅波羅蜜 分.屍羅名不惱一切衆生.於他物中無劫盜想.不著外色.不誑衆生.眷屬具足故不 兩舌.多忍惡言故無有惡口.常思惟籌量利益語故無散亂語.喜人樂故心無貪取. 忍諸苦故無有瞋惱.不稱譽師故名爲正見.信淨心故信佛.知法真實故信法.樂尊 重恭敬賢聖衆故信僧.念佛以五體投地供養禮敬.乃至小戒深心怖畏故戒不羸 弱.不依餘乘故不毀戒.離邪行故戒不缺損.不起惡煩惱故名不雜戒.畢竟常樂增 長善法故名不濁戒.隨意行故名自在戒.不爲智者所訶故名爲聖所讚戒.常在念 注: [一]以下旁論.六十五分義出無盡意菩薩經卷一.藏要本第十三頁右一行以下. ******************** 安慧故名爲易行戒.一切無過故名不可訶戒.守護諸根故名爲善護戒.諸佛所念 故名爲名聞戒.如法物中知量取故名爲少欲戒.斷慳貪故名知足戒.身心遠離故 名遠離戒.離衆鬧語故名阿蘭若戒.不視他面望有所得故名爲具足聖種戒.屬善 根故名細行頭陀戒.生人天中故名隨說行戒.救一切衆生故名爲慈戒.忍一切苦 故名爲悲戒.心不退沒故名爲喜戒.離憎愛故名爲捨戒.降伏心故名爲自見過戒. 護彼心故名爲不錯戒.善護戒故名爲善攝戒.成熟衆生故名爲布施戒.無所願故 名忍辱戒.不懈退故名精進戒.集助禪法故名爲禪戒.多聞善根無厭足故名爲智 慧戒.從多聞得智慧故名爲求多聞戒.集助七覺法故名親近善知識戒.捨邪道故 名離惡知識戒.觀無常故名不貪身戒.勤集善根故名不信命戒.深心清淨故名不 悔戒.行清淨故名不假僞戒.深心無垢故名無熱戒.善起業故名無憂戒.不自高故 名無慢戒.離染欲故名不戲調戒.心質直故名不高戒.心調和故名有羞戒.惡心不 發故名調善戒.滅諸煩惱故名爲寂滅戒.如說行故名爲隨所教戒.行四攝法故名 ******************** 教化衆生戒.不失自法故名爲護法戒.本來清淨故名一切願滿戒.迥向無上道故 名至佛法戒.等心一切衆生故名得佛三昧戒.大德舍利弗是六十五分諸菩薩清 淨戒則爲無盡。

    生戒者.處處說.略說有八種生戒.四從身生四從口生.從身生者離 奪命離苦惱衆生離劫盜離邪婬.從口生者離妄語兩舌惡口散亂語.是名八.是八 種戒從受生是受法.若以身若以口若以心受和合爲二十四.教他受亦二十四.隨 喜受亦二十四.修習行時亦二十四.合九十六皆是欲界繫從是晝夜生.何以故.初 受心已滅是第二心晝夜常生用.福德亦如是.所以者何.初布施心滅已從第二心 後用時常生是名善身業.有十善業道所攝有不攝.欲界所繫如是.色界繫有二種 一從身生一從口生.從身生者離十不善道所不攝罪.從口生者離散亂語.是戒以 身受口受心受二三爲六教他亦六隨喜亦六習行時亦六四六二十四.先說九十 六合爲百二十.如是從行生戒.復有證道時生戒退道時生戒初生時生戒以事廣 故今但略說。

    戒力者.隨波羅蜜增長戒轉得力.隨所得地戒亦堅固得力。

    戒淨者.不 ******************** 毀壞缺減等如先說.復次戒淨不淨相[一]七梵行法中說.如經說以七種婬欲名戒不 淨.一者雖斷婬欲而以染心受女人洗浴按摩二以染心聞女人香共語戲笑三以 染心目共相視四雖有障礙以染心聞女人音聲五先共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