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佛因目犍連說
菩薩從初發願乃至道場能爲一切世間天及人作福田又勝一切聲聞辟支佛.又
********************
如淨毗尼中摩訶迦葉於佛前說世尊善說希有所謂菩薩初一發願勝一切聲聞
辟支佛.又如偈中說菩薩初發心與大慈悲合爲於無上道卽是心爲勝是故以此
願住於世間上。
堅心者.菩薩於諸苦惱所謂活地獄黑繩地獄合會地獄小叫喚地 獄大叫喚地獄小炙地獄大炙地獄阿鼻地獄沸[一]屎劍林灰河阿浮陀尼羅浮陀阿
波簸阿羅邏休休鬱鉢羅拘勿陀須曼陀分陀利鉢頭摩寒熱地獄中種種拷掠如
是苦惱.畜生餓鬼阿修羅人天共相食噉互相恐怖饑餓穀貴從天退失慳妒瞋惱
恩愛别離怨憎合會生老病死憂悲惱等.此六道中所有諸苦若見若聞若受修十
善道爲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心終不壞.以是故此菩薩以堅心修十善道勝一
切世間.如說地獄及畜生餓鬼阿修羅天人六趣苦不能動其心是故諸菩薩以此
堅固心所修十善道勝一切世間。
深心者.大心用心愛心念心.諸菩薩以如是等心 修十善道勝一切世間.除諸佛世尊及久行菩薩.如說深心及用心利益世間心菩 薩以是心勝一切世間。
善清淨者.菩薩修十善業道三種清淨餘人所無.以是故勝 注:[一]原刻作憶.今依麗刻改.
********************
一切世間.如說菩薩人中寶具深心淨心以是善法力世間所不及。
方便者.菩薩以 方便力修於善法餘人所無.是故勝一切世間。
無量修者菩薩以五因緣故名無量 修.一時無量二善根無量三緣無量四究竟無量五迴向無量。
時無量者.諸菩薩修 行善業道過於時量.時量過故所修善業道亦無量是故勝一切世間.如說諸菩薩 師子所修善業道過諸算數時故修善最勝。
善根無量者.諸菩薩有無量無邊善根 從是善根所修善業道亦無量是故勝一切世間.如大乘法中淨毗尼經佛告迦葉 譬如生酥滿四大海菩薩有爲善根資糧亦如是.是福德迴向無爲智則大利益一 切衆生.是故菩薩雖處有爲能勝一切世間.如說爲一切衆生及求佛道故善根則 無量以是勝世間。
緣無量者.菩薩不緣有量衆生故修集善根.而所修善根不言爲 利益若幹衆生不利益若幹衆生.菩薩但緣一切衆生故修集善根.是故菩薩緣無 量衆生所修善業道亦無量勝一切世間.如淨毗尼經中佛告諸天子如大菩薩薄 有慈悲心求利益他是心能令無量衆生得利樂.深發心菩薩勤行精進亦如是能 ******************** 教化無量阿僧祇衆生令得涅槃樂.如說菩薩無量善功德自莊嚴皆爲度衆生無 量之大苦。
究竟無量者.初地中爲發願故已說十究竟.是究竟無量故菩薩所修善 業道亦無量是故勝一切世間.如說菩薩修善道從十究竟生是故勝一切無有能 壞者。
迴向無量者.如初地中說菩薩迴向果報無量.以是迴向果報無量所修善業 亦無量是故勝一切世間.如說以無量因緣修於善業道迴向佛乘故是以爲最上。
希有者諸菩薩修善道以五因緣故名希有.一堪受故二精進故三心堅故四慧故 五果故。
堪受者.我當作天人中尊一切智慧者.能如是堪受是爲希有.若人以指舉 三千大千世界於虛空中令住百千萬劫是事可成不足爲難.若發願言我當作佛 是爲希有甚難.如說爲無量佛法立誓當作佛是人無有比何況有勝者。
精進者.多 有人堪受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能精進行六波羅蜜.若人以堪受發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能精進行六波羅蜜是名實堪受無量功德.精進希有故所修 善業道亦希有.如說希有大精進凡人念已怖菩薩實行之何得不希有。
心堅者.有 ******************** 人發精進心修集佛道若有障礙心不堅固則不能成.是故說發精進安住希有堅 心中則成其事壞諸障礙.是爲菩薩修善業道第一希有.如說若人無堅心尚不成 小事何況成佛道世間無上者。
慧者.是堪受精進堅心皆以慧爲根本.是故菩薩慧 爲第一希有.能生如是堪受精進堅心故以慧爲希有.以慧爲希有故所修善業亦 希有.如說如有人堪受欲得於佛法精進得堅心皆以慧爲本。
果者.修善業故得無 量無邊諸佛之法是故希有.如說行此善得道無量功德力爲諸衆生師誰聞而不 行。
堅願者菩薩以五因緣故名爲堅願.一於聲聞乘心不轉二於辟支佛乘不轉三 於外道事不轉四於一切魔事不轉五無因緣不轉.如說聞二乘解脫何不爲此道 若未入於位則失菩薩道又貪外道事或爲魔所壞或復無因緣自捨菩薩道。
善願 者菩薩以五因緣故名善願.一先籌量得失者二知道者三知道果者四不貪惜自 樂者五欲滅衆生大苦者.如是作願名爲善願.如說先見世過患佛道大利益知行 無上道及其無量果捨自寂滅樂欲除衆生苦發是無比願爲諸佛所讚。
大悲無礙 ******************** 者以五因緣故知菩薩有大悲.一利安無量衆生故於資生之物不生貪惜二不惜 身三不惜命四不觀時久遠五於怨親中等心利益.如說內外所愛物於中不貪著 爲利衆生故及捨於身命生死無量時猶如一眴頃怨親中平等名菩薩大悲。
無礙 者.菩薩以五因緣故悲心有礙.一以地獄苦故二以畜生苦故三以餓鬼苦故四以 惡人無返復故五以生死過惡故.若此五事不障其心是名無礙大悲.如說第一地 獄苦畜生餓鬼苦惡人及生死不障名大悲菩薩能如是佛說無礙悲。
善受行方便 者菩薩以五因緣故名善受行方便.一知方時二知他心所樂三知轉入道四知事 次第五知引導衆生。
知方時者.知是方處應以如是說法.知是時中應以如是說法. 知是等中應以如是說法.知是方處應以如是因緣度衆生.知是時中應以如是因 緣度衆生.菩薩先知是事已隨順而行.如說若以世尊意爲他人解說先應知二事 後隨時方說若不知時方而欲說佛慧不得所爲利而
堅心者.菩薩於諸苦惱所謂活地獄黑繩地獄合會地獄小叫喚地 獄大叫喚地獄小炙地獄大炙地獄阿鼻地獄沸
深心者.大心用心愛心念心.諸菩薩以如是等心 修十善道勝一切世間.除諸佛世尊及久行菩薩.如說深心及用心利益世間心菩 薩以是心勝一切世間。
善清淨者.菩薩修十善業道三種清淨餘人所無.以是故勝 注:
方便者.菩薩以 方便力修於善法餘人所無.是故勝一切世間。
無量修者菩薩以五因緣故名無量 修.一時無量二善根無量三緣無量四究竟無量五迴向無量。
時無量者.諸菩薩修 行善業道過於時量.時量過故所修善業道亦無量是故勝一切世間.如說諸菩薩 師子所修善業道過諸算數時故修善最勝。
善根無量者.諸菩薩有無量無邊善根 從是善根所修善業道亦無量是故勝一切世間.如大乘法中淨毗尼經佛告迦葉 譬如生酥滿四大海菩薩有爲善根資糧亦如是.是福德迴向無爲智則大利益一 切衆生.是故菩薩雖處有爲能勝一切世間.如說爲一切衆生及求佛道故善根則 無量以是勝世間。
緣無量者.菩薩不緣有量衆生故修集善根.而所修善根不言爲 利益若幹衆生不利益若幹衆生.菩薩但緣一切衆生故修集善根.是故菩薩緣無 量衆生所修善業道亦無量勝一切世間.如淨毗尼經中佛告諸天子如大菩薩薄 有慈悲心求利益他是心能令無量衆生得利樂.深發心菩薩勤行精進亦如是能 ******************** 教化無量阿僧祇衆生令得涅槃樂.如說菩薩無量善功德自莊嚴皆爲度衆生無 量之大苦。
究竟無量者.初地中爲發願故已說十究竟.是究竟無量故菩薩所修善 業道亦無量是故勝一切世間.如說菩薩修善道從十究竟生是故勝一切無有能 壞者。
迴向無量者.如初地中說菩薩迴向果報無量.以是迴向果報無量所修善業 亦無量是故勝一切世間.如說以無量因緣修於善業道迴向佛乘故是以爲最上。
希有者諸菩薩修善道以五因緣故名希有.一堪受故二精進故三心堅故四慧故 五果故。
堪受者.我當作天人中尊一切智慧者.能如是堪受是爲希有.若人以指舉 三千大千世界於虛空中令住百千萬劫是事可成不足爲難.若發願言我當作佛 是爲希有甚難.如說爲無量佛法立誓當作佛是人無有比何況有勝者。
精進者.多 有人堪受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能精進行六波羅蜜.若人以堪受發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能精進行六波羅蜜是名實堪受無量功德.精進希有故所修 善業道亦希有.如說希有大精進凡人念已怖菩薩實行之何得不希有。
心堅者.有 ******************** 人發精進心修集佛道若有障礙心不堅固則不能成.是故說發精進安住希有堅 心中則成其事壞諸障礙.是爲菩薩修善業道第一希有.如說若人無堅心尚不成 小事何況成佛道世間無上者。
慧者.是堪受精進堅心皆以慧爲根本.是故菩薩慧 爲第一希有.能生如是堪受精進堅心故以慧爲希有.以慧爲希有故所修善業亦 希有.如說如有人堪受欲得於佛法精進得堅心皆以慧爲本。
果者.修善業故得無 量無邊諸佛之法是故希有.如說行此善得道無量功德力爲諸衆生師誰聞而不 行。
堅願者菩薩以五因緣故名爲堅願.一於聲聞乘心不轉二於辟支佛乘不轉三 於外道事不轉四於一切魔事不轉五無因緣不轉.如說聞二乘解脫何不爲此道 若未入於位則失菩薩道又貪外道事或爲魔所壞或復無因緣自捨菩薩道。
善願 者菩薩以五因緣故名善願.一先籌量得失者二知道者三知道果者四不貪惜自 樂者五欲滅衆生大苦者.如是作願名爲善願.如說先見世過患佛道大利益知行 無上道及其無量果捨自寂滅樂欲除衆生苦發是無比願爲諸佛所讚。
大悲無礙 ******************** 者以五因緣故知菩薩有大悲.一利安無量衆生故於資生之物不生貪惜二不惜 身三不惜命四不觀時久遠五於怨親中等心利益.如說內外所愛物於中不貪著 爲利衆生故及捨於身命生死無量時猶如一眴頃怨親中平等名菩薩大悲。
無礙 者.菩薩以五因緣故悲心有礙.一以地獄苦故二以畜生苦故三以餓鬼苦故四以 惡人無返復故五以生死過惡故.若此五事不障其心是名無礙大悲.如說第一地 獄苦畜生餓鬼苦惡人及生死不障名大悲菩薩能如是佛說無礙悲。
善受行方便 者菩薩以五因緣故名善受行方便.一知方時二知他心所樂三知轉入道四知事 次第五知引導衆生。
知方時者.知是方處應以如是說法.知是時中應以如是說法. 知是等中應以如是說法.知是方處應以如是因緣度衆生.知是時中應以如是因 緣度衆生.菩薩先知是事已隨順而行.如說若以世尊意爲他人解說先應知二事 後隨時方說若不知時方而欲說佛慧不得所爲利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