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十二

關燈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略行品第二十七 菩薩歡喜地 今已略說竟 菩薩住是中 多作閻浮王. 常離慳貪垢 不失三寶念 心常願作佛 救護諸衆生。

     初地名歡喜已略說竟.諸佛法無量無邊是地爲本.若廣說亦無量無邊.是故言略 說。

    菩薩住是地中多作閻浮提勢力轉輪王.先世修習是地因緣故信樂布施無慳 貪垢.常施三寶故不失三寶念.常念作佛救諸衆生.如是等善念常在心中。

    復次. 若欲得出家 勤心行精進 能得數百定 得見數百佛 能動百世界 飛行亦如是 若欲放光明 能照百世界. 化數百種人 能住夀百劫 能釋數百法 能變作百身 ******************** 能化百菩薩 示現爲眷屬. 利根過是數 諸佛神力故. 已說初地相 果力淨治法 今當復更說 第二無垢地。

     果名得數百定見數百佛等.勢力名能化數百衆生。

    餘偈義先已說.不復解餘偈.今 當復說第二無垢地。

     問曰.汝欲廣說菩薩所行法.初地義尚多.諸學者恐轉增廣則懈怠心生不能讀誦. 是故汝今應爲不能多讀誦者略解菩薩所行諸法。

    答曰. 菩薩所有法 是法皆應行 一切惡應捨  是則名略說。

     如上來諸品中所說能生能增長諸地法.如上諸品中說若於餘處說者皆應令生. 菩薩過惡事皆應遠離.是名略說菩薩所應行.如法句中說.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 淨其意是諸佛教。

    有一法攝佛道菩薩應行.雲何爲一.所謂於善法中一心不放逸. 如佛告阿難我不放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說.不放逸成佛世間無與等 若能不放逸何事而不成。

    復有二法能攝佛道.一不放逸二智慧.如說.不放逸智慧 ******************** 佛說是利門不見不放逸而事不成者。

    復有三法能攝佛道.一學勝戒二學勝心三 學勝慧.如說.戒生上三昧三昧生智慧智散諸煩惱如風吹浮雲。

    復有四法能攝佛 道.一諦處二捨處三滅處四慧處.如說.諦捨定具足得慧利清淨精進求佛道當集 此四法。

    復有五法能攝佛道.一信根二精進根三[一]念根四定根五慧根.如說.信根精 進根念定慧堅牢是法大悲合終不退佛道如人得五根能通達五塵如得信等根 能通諸法相。

    復有六法能攝佛道.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波羅蜜.如說. 如所說六度降伏諸煩惱常增長善根不久當得佛。

    復有七法能攝佛道所謂七正 法.信慚愧聞精進念慧.如說.欲得七正法當樂定精進除去七邪法能知諸功德是 人能疾得無上佛菩提拔沒生死者今在安隱處。

    復有八法能攝佛道所謂八大人 覺.少欲知足遠離精進念定慧樂不戲論.如說.若人決定心住八大人覺爲求佛道 故除諸惡覺觀如是則不久[二]疾得無上道如人行善者必當得妙果。

    復有九法能攝 佛道.所謂大忍大慈大悲慧念堅心不貪不恚不癡.如說.具足於大忍大慈及大悲 注: [一]原刻作禪定.今依麗刻改. [二]原刻此四字作能亦度人.今依麗刻改. ******************** 又能住於慧念及堅心中深心入無貪無恚癡善根若能如是者佛道則在手。

    復有 十法能攝佛道所謂十善道.自不殺生不教他殺見殺心不稱讚見殺心不喜乃至 邪見亦如是以是福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說.不惱害衆生亦不行劫盜 不婬犯他婦是三爲身業不妄語兩舌不惡口綺語不貪惱邪見是七口意行如是 則能開無上佛道門若欲得佛者當行是初門。

    如是等法菩薩應生.生已應守護.守 護已應增長。

    於一惡事從一轉增.亦應當知求佛道者於一惡法應疾遠離.所謂遠 離放逸.如說.若人不能度生死險惡道是爲可訶責最是罪惡事雖樂於富樂而生 貧賤家不能種善福爲人作奴僕皆由於放逸因緣之所緻是故有智者疾遠如惡 毒若未成大悲無生忍不退而行放逸者是則名爲死。

    復有二過應疾遠離.一貪聲 聞地二貪辟支佛地.如說.若墮聲聞地及辟支佛地是名菩薩死亦名一切失雖墮 於地獄不應生怖畏若墮於二乘菩薩應大畏雖墮於地獄不永遮佛道若墮於二 乘畢竟遮佛道佛說愛命者斬首則大畏如是欲作佛二乘應大畏。

    復有三過應疾 ******************** 遠離.一憎諸菩薩二憎菩薩所行三憎甚深大乘經.如說.小智以小緣憎恚諸菩薩 亦憎菩薩道亦憎大乘經不解故不信墮在大地獄怖畏大驚喚是事應遠離。

    復有 四過應疾遠離.一諂二曲三急性四無慈愍.如說.自言是菩薩其心多諂曲急性無 所容不行慈愍心是近阿鼻獄離佛道甚遠。

    復有五過應疾遠離.一貪欲二瞋恚三 睡眠四調戲五疑是名五蓋覆心.如說.若人放逸者諸蓋則覆心生天猶尚難何況 於得果若勤行精進則能裂諸蓋若能裂諸蓋隨願悉皆得。

    復有六過與六波羅蜜 相違應疾遠離.一慳貪二破戒三瞋恚四懈怠五調戲六愚癡.如說.慳貪垢汙心破 戒而懈怠無知如牛羊好瞋如毒蛇心亂如獼猴遠離諸善法不捨是諸惡是名惡 菩薩生天爲甚難何況得佛道。

    復有七過應疾遠離.一樂多事務二樂多讀誦三樂 睡眠四樂語說五貪利養六常欲令人喜七迷悶於道心隨愛行.如說.弊人樂事務 樂多誦外經癡人樂睡眠樂共聚衆語雖願欲作佛而深著利養是恩愛奴僕迷悶 於佛道如是諸惡人自言是菩薩。

    復有八法應疾遠離.一邪見二邪思惟三邪語四 ******************** 邪業五邪命六邪方便七邪念八邪定.如說.若有愚癡人行於八邪道學邪諸經法 好隨逐邪師遠離八聖道深妙諸功德堅染著煩惱而或願菩提如是愚癡人欲度 於大海捨好堅牢船抱石欲求度。

    復有九法應疾遠離.一不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二聞已不信三若信不受四若受不誦持五若誦持不知義趣六若知不說七若 說不如說行八若如說行不能常行九若能常行不能善行.如說.癡人不欲聞無上 正真道聞已不能信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