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十

關燈
人應以餘緣得度.是人應成聲聞乘是人應成辟支佛乘 是人應成大乘.是人久習貪欲習瞋恚習愚癡是人習貪欲瞋恚是人習貪欲愚癡 如是各各分别.是人墮斷見是人墮常見是人多習身見是人多習邊見是人多習 戒取見取.是人多習憍慢是人多習自卑諂曲是人心多疑悔.是人好樂言辭有貴 義理有樂深義有樂淺事.是人先世集助道法是人今世集助道法是人但集福報 善根是人但集貫穿善根.是人應疾得道是人久乃得道.佛先觀察籌量隨應得度 而爲說法而度脫之.是故一切說法皆悉不空.如經說世尊先知見而說法非不知 見說法。

    無謬無失者.諸佛說法無謬無失.無謬者語義不乖違故.無失者不失義故. 不失道因緣故名不失不謬道果因緣故名不謬.不少故名不失不過故名不謬.以 通達四無礙智故念安慧常調和故遠離斷常無因邪因等諸見故.所說法中不使 人有迷悶所言初後無相違過.隨此義經應此中廣說.如經說諸比丘爲汝說法初 善中善後善語善義善淳一無雜具說梵行。

    以希有事說法者.隨所教化卽得道果 ******************** 是名希有.若有所答若所受記皆實不異是亦希有.佛有所說道此道不雜煩惱能 斷煩惱是亦希有.佛有所說皆有利益終不空言是亦希有.若人於佛法中勤心精 進能斷不善法增益善法是亦希有.復次有三希有現神通希有逆說彼心希有教 化希有.以是三希有說法名爲以希有說法。

    諸衆聖中最上導師者.諸佛知一切衆 生心所行所樂結使深淺諸根利鈍上中下智慧.善知通達故於衆聖中最上導師. 又能善知四諦相善知諸法總相别相.又以說法不空因緣不謬不失法故於衆聖 中最上導師。

    問曰.四衆亦能說法破外道令入佛法.何以但稱佛爲最上導師。

    答曰. 當以假喻說.若一切衆生智慧勢力皆如辟支佛是諸衆生若不承佛意欲度一人 無有是處.若是諸人說法時乃至不能全斷無色界結使毫釐之分.若佛欲度衆生 有所言說乃至外道邪見諸龍夜叉等及餘不解佛語者皆悉令解.是等亦能轉化 無量衆生.乃至今日聲聞衆令衆生住四果中皆是如來最上導師相.是故佛名最 上導師於衆聖中不共之法。

    四不守護法者.諸佛不守護身業不守護口業不守護 ******************** 意業不守護資生.何以故.是四事於他不護不作是念我身口意命恐他人知.何以 故.長夜修習種種清淨業故.皆善見知斷一切煩惱法故.成就一切無比善根故.善 行可行法無可訶故.具足行捨波羅蜜故.捨者眼見色捨憂喜心乃至意法亦如是. 婆呵提鬱多羅等諸經應此中說。

    四無所畏者.問曰.一法名爲無畏.何以故有四。

    答 曰.於四事中無有疑畏是故有四.一者如佛告諸比丘我自發誠言是一切智人此 中若有沙門婆羅門諸天魔梵及餘世間智人如法難言如來不知此法我於此中 乃至不見有疑畏相不見是相故得安隱無畏是初無畏.如實盡知一切法故.二者 自發誠言我一切諸漏盡若沙門婆羅門諸天魔梵言是漏不盡我於此中乃至不 見有微畏相不見是相故安隱無畏是二無畏.善斷諸煩惱及斷煩惱習氣故.三者 我說障道法此中若有沙門婆羅門諸天魔梵及餘世間智人如法難言是法雖用 不能障道我於此中不見有微畏相不見是相故得安隱無有疑畏是三無畏.善知 障解脫法故.四者我所說道如法說行者得至苦盡若有沙門婆羅門諸天魔梵及 ******************** 餘世間智人如法難言是法雖如說行不能至盡苦道我於此中無有微畏相不見 是相故得安隱無有疑畏是四無畏.善知至苦盡道故。

    是四無畏皆過怖畏心驚毛 豎等相故名爲無畏.又在大衆威德殊勝故名爲無畏.又善知一切問答故名爲無 畏.諸天會經此中應廣說。

    問曰.若佛是一切智人應於一切法盡無畏.何以說四。

    答 曰.略舉大要以開事端.餘亦如是。

    佛十力者.力名扶助氣勢不可窮盡無能沮壞.雖 有十名而實一智緣十事故名爲十力.佛智緣一切事故應有無量力.以此十力足 度衆生故[一]但說十力.但開此十力餘皆可知。

    初力者一切法因非因決定通達智名 爲初力.如佛說若是狂人不捨是語不捨邪見不捨是心來在佛前無有是處.如佛 告阿難世間二佛一時出世無有是處一佛出世則有是處.是事爲一佛世界故說 而實十方無量無邊諸世界中百千萬億無數諸佛一時出世.又經說身口意惡業 有妙愛果報無有是處.若身口意善業有妙愛果報則有是處.如是等五藏諸經應 此中廣說。

    第二力者於過去未來現在諸業諸受法佛如實分别知處所知事知果 注: [一]原刻作俱.今依麗刻改. ******************** 報.佛若欲知一切衆生過去諸業過去業報卽時能知.或業過去報在現在或業過 去報在未來或業過去報在過去.或業過去報在過去未來或業過去報在過去現 在或業過去報在未來現在.或業過去報在過去未來現在.或業現在報在現在或 業現在報在未來或業現在報在現在未來.或業未來報在未來.有如是等分别.受 法者四受法現受樂後世受苦現受苦後世受樂現受樂後受樂現受苦後受苦.處 者隨業時方所在又知是業受報處.事者或隨因緣或隨三不善根或多自作或多 因他如是等善惡業因緣佛盡知.報者知諸業各各有報善業或善處生或得涅槃 惡業諸惡處生.佛悉知是諸業本末因緣自身